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貓哥影視趣事

    紫日是一部很好的作品,分別從中國農民,日本女人,俄羅斯軍人三個角度去看待這場戰爭,也是對人性的考驗,秋葉子的純真,娜佳的英姿,楊玉福的善良以及他他們對和平的渴望。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用平凡人的故事感動你我。

  • 2 # 一痴影視

    《紫日》是我最喜歡的戰爭片,沒有之一。

    《紫日》是馮小寧導演的“戰爭與和平系列”的最後一部片子,和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的《喜宴》一樣,延續著主題思想,卻達到了境界的最高提升。影片講述了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之際,快被日本人殺掉的河北農民楊玉福,被蘇聯計程車兵拯救了,後來卻因誤闖了日本基地,導致了一場由日本少女秋葉子,蘇聯女兵佳娜和中國農民楊玉福的森林逃亡。最後在出逃成功後,日本宣佈投降,秋葉子卻因為日本人的自我殘殺死亡了。

    作為一個戰爭主題的影片,從側面來體現主題本來就不容易,戰爭場景也不多,但是戰爭的氛圍卻一直在,死亡的陰影一直籠罩在森林的天空。馮小寧導演的鏡頭都是很富有詩意的,正如佳娜說的那樣:“我記得,那是我見過最美的秋天。”雖然這句話指代戰爭結束,可配上大片金黃的樹林,秋高氣爽的藍天白雲,顯得格外應景,彷彿可以感受到微微冰涼溼潤的空氣,這樣主旋律的場景被賦予著希望和蒼涼的雙重感受。除了大興安嶺美好的畫面感,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為數不多的戰爭場面,一方面是和森林美景的強大對比,另一方面是個人視角:在刻畫戰爭的時候,導演不止一次用到了主人公的個人視角,那種慌亂的茫然的鏡頭,讓觀眾有了極強的代入感,不再是賣弄大場面的煙火炮灰,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有更切身的體驗。倒敘插敘並用的《日》,還變換了敘事主角,似乎有點複雜,但一點也不影響清楚的表述故事情節。運用倒敘並不是一個並別緻的方法,卻也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在倒敘中有插敘這種回憶的重疊,使得電影有了很強烈的層次感。至於插敘的運用,可謂是全片最重要的表現方式了,正是在三人情感磨合的逃亡途中,各自有不同的回顧,加重了情感的衝突,也是影片戰爭基調奠定的基礎。影片上半部分是以楊玉福為主角的回憶,下半部分換成了以佳娜為主的敘述。故事發生到一半,也就是三人的逃亡漸漸進入穩定階段,換一個講述人,使得之前的疲乏一掃而空,並且根據劇情發展,佳娜女性的細膩更適合情感的融合。馮小寧導演不僅僅在鏡頭上富有詩意,電影中的意象也是充滿了詩歌的感覺:因為硝煙變成紫色的落日,象徵和平的八音盒,還有那把最後被卸下了子彈的槍,都貫穿全片,指向同一個主題——對戰爭的消亡以及和平到來的嚮往。影片中有很多鏡頭,關於“戰爭與和平”的鏡頭,都讓人為之動容:28分鐘,楊在回憶被聯絡殺人的日本軍人殺死的母親的片段,那時候三張變形的臉在嚎叫,那是三個被戰爭扭曲的心靈;40分鐘,日本軍殘忍的屠殺像是一種可以享受的遊戲,沒有了理智是不能叫做人的;56分鐘,穿和服塗上口紅的秋葉子,在雨中送別戀人大西耕的悲傷,可是戰爭就是這樣的粗暴毫不留情;一小時21分鐘楊把子彈一顆顆投入水中,他是那樣的厭惡這些子彈;一小時34分的秋葉子手持鮮花奔跑著,大喊:“戰爭結束了!可以回家了!”將花瓣灑向天空,花瓣和少女都嬌豔欲滴的張揚著希望的光芒……戰爭的殘酷是不要強調的,只是那樣輕描淡寫的帶過都有著無法承受的沉重,這是一塊巨大的傷疤,盤亙在歷史裡,勿需碰觸都會感受到切膚之痛。生活在安穩年代的我們,實在無法想象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就算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動盪也都有遙不可及而事不關己,可是和平卻不會喪失其分量,永遠是追隨的方向。

    《紫日》除了戰爭與和平的主題之外,另一個被表現出的思考是更為深刻的,那就是人性。影片選取的三個主人公,中國的農民楊玉福,日本的少女秋葉子,蘇聯的女兵佳娜,都非常具有代表

    性,因為戰爭的背景使得三人在逃亡的途中一直都有著強烈的人性掙扎。前半部分三人幾乎是沒有任何交流的,國家不同語言不通,想法也不一樣,秋葉子幾次把楊和佳娜引入陷阱,她只是一種忠於國家的單純想法,雖然這種忠於國家的想法是被誤導和洗腦的,也是體現出這個日本少女的單純之處。在逃離日軍追捕時,秋葉子大聲尖叫試圖引來日軍的時候,讓人不僅僅是緊張,更

    多的是一種對秋葉子的憤怒,她本該死在毒藥或者槍口下,可以說是佳娜的堅持救了她,可還一而再再而三的恩將仇報,在家國仇恨之下,楊本該殺了她。劇情也按照這種思路發展著,卻又出現了佳娜和楊都無法下手的事實,楊拿著刀回憶掙扎,最終還是原諒了秋葉子,這個原諒是永遠的,不僅僅代表不會殺了她也代表不會放棄她。在森林裡逃亡,日軍的追殺變淡了,但是來自自

    然的危險是更難逃離的。秋葉子落入沼澤,看著她一點一點的下沉,就連我也認為這是上天給楊和佳娜的一個機會,一個報仇一個不用自己動手的機會。楊和佳娜的一個短暫的對視卻包含了多少複雜的情感,決定依然是拯救,在拯救秋葉子的過程中,又出了一點小小的插曲出現了這樣一個鏡頭:秋葉子陷在沼澤裡拿著槍,槍口對著楊和佳娜。這是多麼驚心動魄的場景,楊腦中閃過

    被秋葉子開槍死去的畫面實在太逼真了,太符合邏輯了,可他選擇了相信秋葉子明亮的眼神是沒有惡意的。之後遇到的大火就是三人關係的巨大轉折點,秋葉子救了他們,最讓我感動的是火焰熄滅後,他們從地上爬起來,相視而笑的瞬間。那種笑是對存活下來的感激,也有對之前所發生的一切釋懷的表達,也許就在那個時刻他們意識到了自己本該有的身份,在戰爭面前是敵人,但

    在更大的敵人——自然面前,一切仇恨和猜忌都會消失。下半部分的逃亡就變得較為輕鬆了,掙扎少了交流多了,楊和秋葉子可以用簡單的中文交流,佳娜也能從眼神肢體語言瞭解對方,戰爭淡出了世界一樣,只有樹林和天空,以及那輪紅得發紫的太陽。途中佳娜走失過一次,楊和秋葉子等了她兩天,他們已經是一個整體了,有了情感和相互的聯絡,化敵為友的情感建立比別的情

    感更難也更深刻。出了森林所發生的一切記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日本的戰敗給秋葉子的打擊讓她又開始反覆不定,楊和她在河邊激烈的一段對話是她完全改觀和昇華的地方。終於那個單純的日本少女,恢復了對生活的巨大渴望,戰爭結束,她相信可以回家了,可以見到大西耕了,未來是一片光明美好。這樣我們才看到秋葉子最純粹的美,也為之感動。可在影片的最後幾分鐘

    ,那場屠殺結束了秋葉子生命的屠殺,讓人措不及防。

    影片在主角的設定上是頗費心思的,背景時期裡面的中國是個弱小的受害者,可是楊玉福是個有血有義的中國老爺們,是三人的支柱和力量;日本作為一個殘暴血腥的侵略者,秋葉子卻是個單純可愛的少女,帶著童真和美麗;蘇聯是一個強大的保護者幫助者的形象,佳娜則是一個柔弱的女性,雖然是少尉,但也無法改變她作為女人的依賴性。人物身份和國家背景的差異,也是衝破戰爭仇恨,人性得以體現的基礎。

    《紫日》,那顆被硝煙染色的太陽,終於落下;而充滿人性光輝的“紅日”,在冉冉升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自駕遊需要準備哪些東西,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