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獲取大範圍資料資料。遙感用航攝飛機飛行高度為10km左右,陸地衛星的衛星軌道高度達910km左右,從而,可及時獲取大範圍的資訊。例如,一張陸地衛星影象,其覆蓋面積可達3萬多km2。這種展示宏觀景象的影象,對地球資源和環境分析極為重要。
2.獲取資訊的速度快,週期短。由於衛星圍繞地球運轉,從而能及時獲取所經地區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最新資料,以便更新原有資料,或根據新舊資料變化進行動態監測,這是人工實地測量和航空攝影測量無法比擬的。例如,陸地衛星4、5,每16天可覆蓋地球一遍,NOAA氣象衛星每天能收到兩次影象。Meteosat每30分鐘獲得同一地區的影象。
3.獲取資訊受條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人類難以到達,如沙漠、沼澤、高山峻嶺等。採用不受地面條件限制的遙感技術,特別是航天遙感可方便及時地獲取各種寶貴資料。
4.獲取資訊的手段多,資訊量大。根據不同的任務,遙感技術可選用不同波段和遙感儀器來獲取資訊。例如可採用可見光探測物體,也可採用紫外線,紅外線和微波探測物體。利用不同波段對物體不同的穿透性,還可獲取地物內部資訊。例如,地面深層、水的下層,冰層下的水體,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還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遙感技術所獲取資訊量極大,其處理手段是人力難以勝任的。例如Landsat衛星的TM影象,一幅覆蓋185km×185km地面面積,象元空間解析度為30m,象元光譜解析度為28位的圖,其資料量約為6000×6000=36Mb。若將6個波段全部送入計算機,其資料量為:36Mb×6=216Mb。為了提高對這樣龐大資料的處理速度,遙感數字影象技術隨之得以迅速發展。
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農業、林業、地質、海洋、氣象、水文、軍事、環保等領域。在未來的十年中,預計遙感技術將步入一個能快速,及時提供多種對地觀測資料的新階段。遙感影象的空間解析度,光譜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都會有極大的提高。其應用領域隨著空間技術發展,尤其是地理資訊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發展及相互滲透,將會越來越廣泛。
1.可獲取大範圍資料資料。遙感用航攝飛機飛行高度為10km左右,陸地衛星的衛星軌道高度達910km左右,從而,可及時獲取大範圍的資訊。例如,一張陸地衛星影象,其覆蓋面積可達3萬多km2。這種展示宏觀景象的影象,對地球資源和環境分析極為重要。
2.獲取資訊的速度快,週期短。由於衛星圍繞地球運轉,從而能及時獲取所經地區的各種自然現象的最新資料,以便更新原有資料,或根據新舊資料變化進行動態監測,這是人工實地測量和航空攝影測量無法比擬的。例如,陸地衛星4、5,每16天可覆蓋地球一遍,NOAA氣象衛星每天能收到兩次影象。Meteosat每30分鐘獲得同一地區的影象。
3.獲取資訊受條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人類難以到達,如沙漠、沼澤、高山峻嶺等。採用不受地面條件限制的遙感技術,特別是航天遙感可方便及時地獲取各種寶貴資料。
4.獲取資訊的手段多,資訊量大。根據不同的任務,遙感技術可選用不同波段和遙感儀器來獲取資訊。例如可採用可見光探測物體,也可採用紫外線,紅外線和微波探測物體。利用不同波段對物體不同的穿透性,還可獲取地物內部資訊。例如,地面深層、水的下層,冰層下的水體,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還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遙感技術所獲取資訊量極大,其處理手段是人力難以勝任的。例如Landsat衛星的TM影象,一幅覆蓋185km×185km地面面積,象元空間解析度為30m,象元光譜解析度為28位的圖,其資料量約為6000×6000=36Mb。若將6個波段全部送入計算機,其資料量為:36Mb×6=216Mb。為了提高對這樣龐大資料的處理速度,遙感數字影象技術隨之得以迅速發展。
目前,遙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農業、林業、地質、海洋、氣象、水文、軍事、環保等領域。在未來的十年中,預計遙感技術將步入一個能快速,及時提供多種對地觀測資料的新階段。遙感影象的空間解析度,光譜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都會有極大的提高。其應用領域隨著空間技術發展,尤其是地理資訊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發展及相互滲透,將會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