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掛在明堂射古今

    這句話出自《繫辭·上》“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而“百姓日用而不知”,我覺得顧炎武的一段話用來解釋挺有道理的“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三星在天’,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後世文人學土,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到對古人對天文認識的過程,這從農諺的流傳就可見一斑。從網上對農諺的解釋看,這是“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裡總結出來的經驗”。還說“農業生產又是由人在進行的,因此農諺中還有很多內容離不開人與人的關係,經營管理的經驗等”,從這個解釋不難看出為什麼有農夫婦人甚至小孩的話了。

    再對農諺起源的解釋看“由於農諺的來源可以不斷地追溯,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農諺的起源是與農業起源一致的。而農業的起源遠早於文字記載,所以農諺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說,音樂、舞蹈、歌謠都起源於勞動,那麼,農諺實在是農業勞動中從歌謠分化出來的一支重要分支。”

    也可以看到顧炎武所說的“七月流月”其實也就是先人在日常勞動實踐中形成的歌謠,而隨著時間的流傳讓很多人已經茫然無知了。

    再看“百姓日用而不知”就可以看到,也是這樣,慢慢的形成了固定的象“二十四節氣歌”這樣的歌謠後,也就“百姓日用而不知”了。再加上統治者對天文的掌控,有很多文人學士也是問之茫然了。

    而從《繫辭》這段話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也可以看出,這是對自然規律的總結,就象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法自然”一樣。寫到這我也覺得上古三代的《易經》是不是就是先民勞動智慧的整合,來幫助人們生產生活。

    到孔子的時代就已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是出自這段話中的“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也就是說按顧炎武說法“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而到了孔子時代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了。

    從這些說,我覺得“百姓日用而不知”這句話用農諺的解釋還是靠譜的。而《易經》的起源我覺得也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的,幾千年的農業實踐成就了我們這個農業大國!

  • 2 # 資料完善度低

    百姓用而不知?又對又不對(就像現在,人人都在用哲學,卻不知哲學為何物)。這在當時絕對正確,但放現代,那就是三歲前幼兒的認知,初初級。事物是發展的,它不會停止在某階段。事實上,人類從誕生開始,就知道"吃喝拉撒睡",這是天生的。

    動物如兔子,出洞吃草,也知道先觀察預測有無天敵風險,而後才出洞,這點老鼠更精。故有狡兔三窟之說,可見這是一切動物之本能,與《周易》何關?

    只是人有主觀能動性,透過語言文字把它總結和表達出來,而不像動物,永遠只能"傳幫帶",否則小鳥它既不會飛,也不會啄食。

    中國社會進入"周代",語言文字已比之前的"夏商"有很大的發展和提高,已經能總結成《書》了,它產生於周,故而名《周易》,這就像一個幼兒,不在"看圖說話"而是可以揹著書包上學堂了。這對幼兒來講是巨大進步,可對成年人,那就是小兒科。

    任何書藉或口傳經驗,都是對實踐經驗和感性認知的總結,用於指導後人學習借鑑之用。一段時期的認識和總結,只代表一定時期的認知,而事物是發展進化的,人的認識也在不斷地在實踐中發展、進化和提高。這就是人與動物最本質區別,動物如老鼠、燕子之類,它們永遠只停留在初級認知,就像有人說,一條在聰明的狗,它也只有三歲幼兒的"智商",是無法再進化的。

    總把《周易》講來講去,是要把未來的華人往陰溝裡帶,我懷疑你們是不是華人?

  • 3 # 帝國烽火

    《周易》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是中國 的哲學起源,而哲學的內容是華人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的東西。

    《周易》乾卦講述了事情的發展規律,從一開始在萌芽狀態,到最後成長階段的過程,這種情況是我們日常中很常見的內容,但是《周易》揭示了其規律,並且告誡人們在不同時段需要注意的問題。

    但是由於《周易》的內容晦澀難懂,對一般讀書人都不容易理解,更不用說是老百姓了。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4 # 待曉兒

    孔子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不是指《周易》這本書,而是指周易中所蘊含的道理、經驗。這兩者的關係是分先後的,肯定是先有了生活經驗的積累,然後才被抽象形成了周易。可以說《周易》是一本講述生活經驗的集子,並不是卜噬之書,這也符合中國古典哲學的特色,即輕理論而重經驗。

    《周易》占卜出的吉凶是一個過程,也是需要占卜者自己來判斷的。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問明天會不會下雨,《周易》算不出來,因為下還是不下,答案很明確,以當時的科技理論水平,還不能觀測大氣的運動。只能靠運氣去猜,這個沒有什麼價值,也不符合《周易》的經驗總結規律。

    那《周易》到底是用來預示什麼的?

    我們就拿熟悉的乾卦來舉例。從最下的第一爻到最上的第六爻,代表的是一個事物不同階段應該如何自處的道理,就說一個人吧,剛開始告訴人“潛龍勿用”,寓指的是一個人沒有好的時機,自身還沒有什麼力量的時候要學會蟄伏,學會隱忍,不要急於去展露頭角。就好比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最應該做的不是急於表現自己,而是多看多學,豐富自己的經驗。

    而下一個階段就是“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事物剛剛有了發展的苗頭,同時也是最容易被摧毀的時候,這個階段就是讓人要十分謹慎萬分小心。好比一個人在職場度過了新人階段,對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但相對於前輩來講,還是有經驗上的不足。這個時候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存在不成熟的成分,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因為莽撞而誤事。

    度過了小心謹慎階段後,就到了“九五,飛龍在天”的時候了,事物發展達到鼎盛,應該努力進取,放手一搏。經過多年打磨,職場的新人變成了經驗豐富的精英,這個時候要去奮力拼搏,該實現夢想的時候,定要當仁不讓!

    而夢想實現的時候,事物發展到鼎峰,所以《周易》在最上一爻告訴人“亢龍有悔”,實際上講的就是“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事業有成,也要心懷敬畏,不可過於自大,以至多年努力一朝付諸流水。所以在“上九”,《周易》又加一句,“見群龍無首,吉”,意思是群龍相聚,誰也不爭奪首位,很好。不要盛氣凌人,不要驕傲自滿,在巔峰的時候多聽聽他人的意見,與人為善,能做到這一點,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這些道理不是《周易》創造的,而是《周易》點破的,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在這之前,百姓也這麼做,但更多地是出於一種摸索,而道理講出來以後,人們恍然大悟,知道了就應該怎麼去做,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這就是所謂的“日用而不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葉插桃蛋氾濫了要分家,自己的花房已是擁擠無比,無法住單間,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