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埋藏的歷史

    清朝的兵和勇的區別如下:

    1、建制不同:

    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勇:是就地臨時招募的軍隊,稱作“鄉勇”。戰事一結束就立即解散,並非國家常備軍隊。

    2、內部劃分不同:

    兵:兵以民族劃分。有滿八旗、漢八旗、蒙八旗以及綠旗兵。

    勇:以地區或主官劃分。曾國藩以團練起家,組建“湘勇”,李鴻章組建“淮勇”等。

    3、效忠物件不同:

    兵:聽令於朝廷,直接忠於皇帝。

    勇:只是忠於自己的將軍。勇營的官兵只是忠於自己的長官,並不直接效忠於皇上和朝廷,實在是私人武裝。

    4、戰鬥力不同:

    兵:初期八旗兵是世界上最強的騎兵部隊,雖然人少,但是戰鬥力很強。後期統一中國後,八旗兵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腐化,已經無法勝任戰爭。這才有綠旗兵的出現。及至滿清後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面衰落,戰鬥力大大下降。例如,面對太平軍時,八旗兵和綠營兵都不堪一擊。

    勇:在血腥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湘勇和淮勇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因此 ,當 到了清朝末年,“勇”就日漸代替“兵”,變成清朝主要的軍事力量。

  • 2 # 一沫陽光的邂逅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族統治的,在清代軍隊的“兵”又分為“八旗兵”與“綠營兵”,“八旗兵”是由滿人組成的,“綠營兵”是由漢人組建的,因為漢人人口眾多且分佈區域廣,故而“八旗兵”負責保衛京畿的安全,而“綠營兵”則負責防衛京城及其他周邊的安全。正因如此,“綠營兵”往往是“八旗兵”數倍或數十倍之多。

    清朝前期開疆拓土,滿族的戰鬥力還是不可小覷,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內平定,國家逐漸處於安定的環境中,曾經的“八旗兵”開始習慣於這種韜光養晦,戰鬥力減弱,無奈,朝廷只能將目光投到“綠營兵”身上了。康熙年間的幾場重大戰事中,比如“平定準格爾”“雅克薩之戰”等,其中“綠營兵”功不可沒。

    雍正即位後,欲恢復其“八旗兵”地位,相應出臺好多政策,最後還是收穫甚微,不盡人意,從此以後再無“八旗兵”用武之地了。

    乾隆以後社會穩定,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官兵內部開始貪汙腐化,由於長期沒有戰事發生,士兵缺乏實戰能力,此時“八旗”與“綠營”皆無戰鬥力可言,所以朝廷就在民間各地組建“練兵團”,俗稱“鄉勇”,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民兵預備役”。只有在戰亂情況下才啟用,等戰亂結束後就立即解散了,平時都只是忙於農活的農民,可以說不花朝廷一分錢,為政府節省大量開銷。

    若從此時來看的話,“勇”要比“兵”厲害得多。

  • 3 # 柚子愛民謠

    清朝士兵中衣服上的兵字表示他們是清朝的正規軍隊,而衣服上有勇字的清兵,他們是來自漢臣組建的鄉勇之兵,在一開始不是正規軍隊,後來因為日益強大才會破格提升為正規軍,這兵與勇字就是為了區分他們。清朝入關之前的正規軍隊是八旗子弟兵,不過當時清朝人口肯定沒有漢族多,清朝入關之前統治東北地區,那地方面積也不大,所以滿清的八旗兵士也夠用了,而且因為入關之前,清朝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好,這些八旗子弟兵非常驍勇,畢竟經常打仗,不把自己的本領練好,就是拿命上戰場送給敵人人頭的,所以那個時候,清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但是清朝入關之後,要治理的土地面積翻了幾倍,當時清軍的八旗兵人數就大大不夠了,因此清軍便開始建立綠營兵,這些兵士其實都是漢人,不過這些漢人也不是一般的漢人,是清朝入關前的一些包衣出身,本來他們一直都是輔佐八旗兵的,後來這些人也成了清軍的主力。可惜到了清朝晚期,不管是八旗子弟兵還是綠營兵,他們的戰鬥力都非常弱了,這個時候鄉勇兵便出現了,這些鄉勇兵就是漢人組建的軍隊,他們有戰事的時候,便聚集在一起外出作戰,當沒有戰事後,他們便安心務農,不過他們上了戰場之後,戰鬥力很強,所以當時晚清便破提升鄉勇兵為正規兵,於是他們的衣服上便有勇字。

  • 4 # 美妙行

    兵是國家編制,國家發軍餉。勇是民兵,軍餉來自民間。嚴格說,兵訓練有素,更能打仗。不過清朝後期,鎮壓太平天國,八旗兵表現太差,後來曾國藩率湘勇打敗了起義軍

  • 5 # 津沽一頁書

    清朝立國,以滿洲八旗作為主要武裝力量,不過後來即使多次擴充,加入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等,滿打滿算不到20萬人,作為國家機器來統治廣大的中國,還是很有難度的。

    因此,在八旗外清朝統治者設立了綠營兵制,時間大約是入關之後,將投降的明軍大批改造,成為世襲的綠營兵。這些綠營兵對清朝統一大江南北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三藩之亂時,是康熙手中的第一強兵。

    三藩之亂後,天下逐漸歸於一統,久無戰事。綠營和八旗漸失生氣,戰鬥力急劇下降。

    雍正八年(1730),鄂爾泰鎮壓西南少數民族烏蒙部落時,就利用過鄉兵,一般認為這是清代使用鄉兵之始。乾隆末年,由於八旗兵業已腐朽,不堪戰鬥,綠營兵也暮氣日深,漸趨腐敗,福康安鎮壓臺灣林爽文起義時,不得不招募地方“義勇”,與官兵並用。

    到了清末,八旗兵和綠營兵被譏為“雙槍兵”:一手煙槍,一手洋槍。尤其是在於太平軍的交戰中,綠營和八旗兵節節敗退,潰不成軍,逐漸為新起的湘軍、淮軍和北洋軍閥所代替。

    再要說清朝兵丁的穿戴了,上身基本上是一件短衫,四面開衩以便騎馬、運動,在短衫外面罩一件坎肩,類似馬甲。坎肩中間一個圓圓的補子。

    於是,為了區分“兵”和“勇”,這個號坎上的補子有了用處。

    這件坎肩叫做號坎,從此後標明瞭這些人的所屬,後來大人們發現這樣很方便,就進一步在上面寫上兵、卒、捕、役、庫、勇等字。

    如果考查一下就會發現,古時候管這些為國家服役的人叫丁,號坎上寫什麼字就叫什麼丁。

    庫丁就是看守糧倉、銀庫、貨棧、碼頭等地的人員,類似於現在的內衛。

    兵丁、卒丁是綠營計程車兵,勇是地方團練士兵,

    捕和役是衙門裡當差的人。

    晚清時代成立郵政局,郵局的僱員補子上還有個郵字。

    所以,兵和勇,是區分清朝部隊士兵來源的標誌,兵是綠營兵,有實行薪給制,按年或月發一定的銀餉和米糧。武器裝備主要有弓、箭、刀、矛等冷兵器,炮、鳥槍、銃槍、抬槍及火箭、火毬、火罐、噴筒等火器,此外還有云梯、藤牌、鹿角等,僅比八旗兵的薪餉和武器裝備差。

    而勇最開始是地方義勇、鄉勇,可以說是臨時招募的當地戰兵,後來到了與太平天國、列強作戰時,團練鄉勇成了主力軍,成了國家招募的半職業武裝,但實權掌握在招募者手中。

    兵和勇的實力,就是綠營兵和團練鄉勇實力的對比,如果是比較真實歷史上兩者並存時期的話,兵是遠遠弱於勇的,不然也不會被取代。

    如果用綠營兵和鄉勇最強的時候,也就是三藩之亂與太平天國時兩者的戰力來對比,個人感覺勇強於兵,因為雖然三藩之亂的綠營兵對手是正規軍,但團練鄉勇所面對的是被“拜上帝教”洗腦的大軍,後者實力應該更強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媒總結科比、鄧肯和加內特可能入選19年名人堂,一句“可能”惹怒球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