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味1加1小技巧

    現在這社會,真不能用一個框框去限制和評論所有人的未來前景,沒讀多少書,過得不錯的也大有人在,在一些領域還做出一番成就。但是,讀書少,在一些地方真的會因知識和學歷而受限制,望而卻步的。義務教育9年還是要完成的,這是 權利 也是 義務,也是知識文化的基礎啊!

  • 2 # 心理諮詢師婁麗華

    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家長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形成現在這種狀況跟家庭教育緊密相關。如果家長現在意識到孩子的問題,主動尋求心理諮詢,跟孩子一起改變。孩子的未來還是非常美好的。

  • 3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作為一名工齡20多年的老師來分析一下 一年級的孩子不想上學遲到,早退,以後會是什麼樣兒?

    1.家長的陪伴,老師的鼓勵,讓孩子成功逆襲,最後大有作為。

    孩子本身的可塑性很強。只要家長重視,老師重視,完全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孩子上不想上學肯定會有一定的原因。 家長和老師密切溝通,找出孩子不想上去的原因。看孩子是因為迷戀上了電視或者是遊戲;還是因為在學校受到欺負過的不開心;或者是因為家庭原因,使孩子不想上學……

    找到原因之後,家長和老師一起想辦法,針對原因改變現狀。家長多陪伴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也多關心、鼓勵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還小,不要隨便放棄一個正在成長的生命。只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是完全可以改變孩子的。

    2.家長和老師聽之任之,孩子書讀不出來,最後甚至誤入歧途。

    孩子已經有了不好的習慣了,如果家長和開始還不重視,還不幫助孩子,孩子只能慢慢墮落。

    不是我危言聳聽,很多孩子誤入歧途就是從厭學、逃學開始。只要孩子逃學,他就有更大的機會接觸社會上不良的東西,就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染上抽菸、喝酒、賭博、暴力、偷盜等不良習氣。書讀不出來,沒學到知識,還是小事,還是可能憑著努力有一番作為。但是如果孩子長成了一棵歪脖子樹就可惜了。

    孩子有了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人指引,沒有人幫助他改正缺點,糾正錯誤,小錯鑄成大錯就可能毀了孩子一生‘

  • 4 # 朵朵爸爸

    一年級是小朋友剛接觸學校,對於一個陌生的環境的適應有些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幫助和教導,多和孩子溝通,認知孩子是什麼原因的厭學,要從根本解決問題。

  • 5 # 的盧飛雪

    以“不想上學,遲到和早退”來預判一個孩子的命運是不公平的,就跟預判一個從小成績一貫優異、能夠輕鬆考入北大學府的孩子,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一樣沒有意義。

    誠然,聽聞“一年級就不想上學”這個訊息後,大多數成人都會發出“這麼小就不學習,將來這孩子可咋辦啊”這樣的慨嘆和擔憂,同時,幾乎每個人的內心都已給出了不太積極的答案:將來這孩子完了!

    這些消極的判定,會給孩子埋下“心理消極暗示”的種子,甚至使他自己也認定一生也就這樣了,從而一路沉淪。

    可是,漫漫人生,充滿變數,孩子不願意走大多數人走的那一條路,卻有可能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另一條路。

    而準確把握孩子不想上學的“病因”尤為重要!否則,頭痛卻醫腳,再多的“醫治”方法都是緣木求魚。

    阿德勒在《兒童人格教育》一書的第二章裡,給出了一個孩子不想上學的案例,在這男孩5歲之前,是家中的獨子,享受著家庭所有成員的愛意,每個人都非常願意滿足他的要求,他表現得很正常,很有教養,生活得非常快樂。

    之後幾年裡,他有了兩個妹妹,這時候他則表現出了沒有教養的樣子,並且對母親做出脅迫性的態度和動作,使母親憤怒,母子之間的關係也緊張起來。

    在8歲之前,這個男孩的行為並不算過分,母親依舊儘量滿足他的要求,輔助他的學習,成績還可以。不過後來,這男孩越來越想支配自己的母親了,態度蠻橫,喜歡發號施令,採取各種令人生厭的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

    8歲之後,男孩的行為越來越讓父母難以忍受,開始自暴自棄,辦事拖拉,學習直線下降。有時,為了達成自己的要求,撕扯母親的頭髮,擰她的耳朵,掰她的手指,後來,甚至捉弄起他的妹妹來。

    在學校裡他也劣跡斑斑,學校通知了他的家人,若仍然不思悔改,學校則建議家長把他帶回家去。很顯然,他已經不適應學校的生活了。

    阿德勒在書中分析認為,男孩在之前的八年裡,時刻被父母關注著,所有人圍著他轉,自己儼然是他所在世界裡的王。後來妹妹出生,他被關注的焦點轉移了,轉到了妹妹身上,他突然之間失去了王位。但他不甘心失敗,於是採取一些非常規的、消極的方式,想要獲取父母對他的關注,重新奪回自己的王位。

    剛開始採取不學習、令父母難受的方式獲得關注,後來乾脆在學校裡搗亂,企圖讓校方開除他,然後就可以回到家裡,繼續操控他的母親。

    那麼,題主口中的孩子,不想去上學並故意遲到和早退,是不是也有一些類似的原因呢?

    大多數原因可能是:驀然脫離處處包容溫暖,甚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家庭,而處在一個人人講求平等、老師並不特殊對待某位學生的學校裡,心理上產生的巨大落差而導致的逃避行為吧!

    又可能是:脫離自由自在、不必用功的家庭和幼兒園,來到必須端坐整齊、天天必須做作業的學校裡,由於強烈的不適應而導致的厭學!

    還有其他的可能:孩子在家裡事事處處被表揚,但學校裡不一樣,孩子們藏龍臥虎者大有人在,一旦感覺自己比不上別人,獲得不了表揚,驀然感到失落,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

    知道了原因之後,可以作出如下的解決方法:

    布拉夫曼博士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一書中曾說:他們從未想過孩子會有能力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隱藏”的焦慮。

    那麼,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就應當是矮下身來,平視孩子的目光,用溫柔的動作和聲音走心地跟孩子談一談,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並結合自己當時上小學時的感受,慢慢引導孩子表達出心底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

    倘若認為對方是值得信任的朋友,孩子通常什麼都會傾訴!

    第二步,家長也要學習,逐步改變自己的態度,既不過度表揚,也不過度否定,每天都要跟孩子聊一聊,抱抱孩子,親親孩子,給孩子的心靈充電。

    要知道,“上進是孩子的天性”,否則人類早就停止不前了,即使學業再糟糕的孩子,也會羨慕那些名列前茅的同學,期望站在領獎臺上的是他自己。孩子不愛學習,或者趕不上別人,恰是由於心靈的力量缺失,就跟吃不飽就會跑不動是同樣的道理。

    那麼孩子心靈的力量來自哪裡呢?來自父母的幫助,和愛!

    建議這位孩子的父母,從今天起,每天都全身心的陪陪孩子,抱抱孩子,親親孩子,認真幫助他的作業,讓他每天都感覺內心裡滿滿的,既有溫暖又有感恩,那就是心靈力量的源泉。只要家長不間斷,孩子的力量也是無窮的,他會越來越自信,對學習也會越來越投入。

    最後,祝孩子走出自己問題的陰影,走到一片溫暖的Sunny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那麼多人喜歡《創造101》中的楊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