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骨頭渣子

    首先第一點,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魏國佔領的地區屬於中國最繁華的地方,人口密度大,而蜀國僅僅只有如今西南三省的部分地區,人口密度沒有魏國大,所以就徵兵數來說魏國大於蜀國,至於魏國雖然邊境大,但是周圍威脅沒有太多,北方胡人當時不成氣候,東北遼東勢力弱小,構不成太大威脅,吳國雖有長江防禦,但是吳國進攻性不足。

    第二點,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分天下,指的是蜀國佔領荊州和益州兩州,荊州人口多,而且進攻或防守都有很大優勢,不像四川,山路崎嶇,對於運輸壓力很大,但是關羽的大意失荊州,造成蜀國痛失一臂,只有從益州北伐的一條路,前面也說了,山路崎嶇,古代行軍打仗,後勤很重要,秦嶺雖然是益州的天然屏障,也是一種束縛。

    第三點,關羽失荊州後,不止造成蜀國戰略的失敗,也使蜀國經濟遭受損失,劉備東進攻吳,慘遭失敗,精銳損失,然後蜀國,三英進沒,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諸葛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官營範圍,提高蜀綿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但是以一州之地對抗坐擁中國精華地區的魏國,無異於螳臂當車。

    第四點,諸葛亮北伐,從蜀國後主建興四年(226年)開始到諸葛亮病逝,數次北伐,但是建功不多,因為地理位置,魏國可以以逸待勞,魏只要在關中派大將鎮守足以抵抗遠道而來的蜀國軍隊。

    蜀國經濟不如魏吳,人口不如魏吳,所以蜀國滅亡的原因是從關羽失荊州開始,劉備東進身死就已經埋下了滅亡的禍根。

  • 2 # 白河夜船

    1、到了蜀國後期,人才已經嚴重緊缺,除姜維外,已經沒有了能統率大軍的全才,朝中沒有賢臣,所以,人才緊缺是一方面的原因。後期蜀國能叫上名的大臣能有多少?恰恰沒有前期厲害。

    2、還有一因是荊州之失。蜀國滅亡,一部分是因為人才少,而人才少,是因為人口少,而人口少,是因為地盤太少,那麼我們自然回想起219年的那場荊州爭奪戰,這一戰劉備慘敗,在曹操,孫權夾攻下,丟了荊州全部(江陵,公安等),當時荊州是人口眾多的,在之前劉表的治理下,十分富庶,自然人才眾多,而關羽竟丟了它,並且把自己搭進去,蜀國又損一員大將,不但人才得不到補充,人力,物力,財力也得不到補充,而且失去了從江陵攻襄陽到宛城的北伐路線,這一條道十分平坦,利於運糧,運兵,比諸葛亮北伐的秦嶺一線好出兵得多。而且前期蜀國一直強佔荊州,然而吳國又對荊州十分執著,對蜀國從借荊州到佔荊州十分不滿,而蜀國又想聯合吳國對抗魏國,這是戰略層面的重大失誤。荊州的失去,讓蜀國的經濟大打折扣,造成了糧食的供應不足,後來諸葛亮和司馬懿在隴西進行割麥大戰,就是很好的體現。後來姜維屯田十年,積攢下來的糧食都不夠一次北伐。

    3、魏國是最強大的,吳,蜀是弱小的,兩國齊心協力對抗還有的一拼但是我剛才說過,蜀國滅亡主要原因是荊州之失,荊州是誰奪的?孫權。策劃奪荊州計劃的是誰?呂蒙。荊州一丟,蜀國損失慘重,劉備為了奪回來又出兵,又被陸遜一把火燒的大損元氣,最終蜀漢先走一步。而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已經讓蜀國對外的策略發生改變,從原來的中原逐鹿邊城自保北伐。

    4、人口的不足,便直接造成了人才的緊缺,在古代人口的多少,對國家的整體實力有重要作用。後期的蜀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遠比不上前期的蜀國。

    才學淺薄,還望補充。

  • 3 # 野菜野菜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三國鼎立只是暫時的局面。

    終究會被強大的一國統一。這就要從很多方面去看,國土面積,戰略佈署,財力物力人力,決策者的高度,在本國推行的各種制度。

    在這場絕戰中,最後取得勝利的是篡奪曹魏的司馬氏。

    也就是樓主所指的蜀國輸給了魏國吧。

    蜀國後期,人才青黃不接,地處川蜀地帶,在各方面的實力均不如吳國,更不要說蜀國了。

    後來三國領導者各自稱帝,但最後統一三國的還是司馬氏司馬炎。

  • 4 # 崧哥說歷史

    這個問題本身有一點問題吧,蜀國沒有輸給魏國,而是輸給了魏國的繼任者晉國。可以說魏蜀吳三國都輸給了晉國!

    蜀國為什麼會輸給晉國,簡單來說就是蜀國天時地利人和統統不佔,所以輸給晉國是理所當然的。

    一、為什麼說蜀國不佔天時。

    這是看蜀晉兩國的政治生態的,蜀國在諸葛亮死後就腐朽墮落了,後主劉禪信任宦官黃皓,黃皓又看姜維不順眼,屢想陷害,搞得堂堂大將軍姜維都不敢回成都,只能在外屯田。而且其中還有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推波助瀾,可見蜀漢政權內部就矛盾重重。而晉國司馬炎上位正是欣欣向榮的時期,全國上下是統一了思想的基本沒有內鬥。

    二、為什麼說蜀國不佔地利。

    我們知道蜀魏、蜀晉交戰皆是蜀國主動發動的戰爭,蜀國的糧草必須從內地運往前線,而蜀地盡是大山,運送糧草相當困難,而魏國、晉國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區,運送糧草比蜀國方便簡單的多!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北伐屢次因為糧草問題而折戟的原因。

    三、為什麼說蜀國不佔人和。

    蜀國地少人少,據專家考證當時蜀國和晉國的人口對比大約是1:4,也就是說晉國有400萬人口,那麼蜀國只有100萬人口左右,人少就兵少,而且所創造的生產資料也少,10萬軍隊對上40萬軍隊還不佔天時地利,那麼即使是諸葛亮也幹不贏魏(晉)國的!

  • 5 # 野草的沉思

    三國時期,有兩個人,可以說旗鼓相當,不分上下。這兩個人,誰能佔先,誰便可定天下。這兩個人,一是曹操,二是諸葛亮。

    曹操為魏國之主,一言九鼎,無人敢抗衡。故曹操所向披糜,統一北方,奠定天下一統之根基。

    諸葛亮為蜀漢軍師,丞相。統管蜀漢軍,政。但是有三個人他管不了,這三個人是劉備,關羽,張飛。張飛沒壞什麼大事。但是關羽,劉備卻是實實在在壞了蜀漢的大事。

    諸葛亮在《隆中策》中規劃了蜀漢全域性。其中特別提到在奪取益州,建立政權後,要有一個鞏固時間,然後待時局有變,兩路出兵,奪取中原。

    如果諸葛亮的這個規劃能夠得以落實,那麼,蜀漢是有可能統一中國的。

    特別是漢中之戰,斬了曹魏名將夏侯淵,襄樊之戰,擒殺曹魏名將於禁,龐德之後,歷史的天秤明顯地傾向了蜀漢一方。

    但是,就在這時,由於關羽沒有聽諸葛亮之言,忽略了統一戰線政策,受到了東吳偷襲,一敗塗地,荊州丟失。

    荊州對於蜀漢來說,至少佔有三分之一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說,失去荊州,蜀漢國力就消去了三分之一以上。

    這時的蜀漢,剛建立不久,一切都剛剛步入正軌,無論政治還是經濟,都才恢復,遠談不上訊固,更談不上強大。可是劉備不管這些,也不聽諸葛亮的勸阻,貿然傾全國兵力發動徵吳之戰,結果大敗。蜀漢精銳損失殆盡。

    到這時候,諸葛亮縱有天大的本事,也已無力迴天了。他之後的北伐,與其說是爭天下,不如說是為了盡忠。現在有些人因為諸葛亮北伐失敗而效事後諸葛,批評諸葛亮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實在有點"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球迷樂了!巴爾韋德終於“醒酒”了!庫蒂尼奧更像是一位中場球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