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侃侃噹噹
-
2 # 歷史折戟
現代都做不到人人平等,還指望清朝時人人平等?而且雍正也沒有推行過人人平等的政策吧,不知道提問者從哪裡的資料看到的?
雍正上臺後推行的主要政策是1.攤丁入畝 2.官紳一體納糧 3.火耗歸公。提問者可以去了解下
-
3 # 修行悟道
雍正帝在繼位之後,推行了一項非常受老百姓歡迎的政策,就是廢除“賤民制度”,也就是社會地位已經低到不能再低的地步了,“賤民制度”是奴隸社會的遺物,比奴隸還要悲慘。為什麼在當時的清朝會有這麼多的社會低下的人呢?主要有以下幾點:1、有的是極度貧困賣身為賤民;2、有的是犯了罪淪為了賤民;3,有的是歷史原因形成的。那麼賤民身份也有好幾種,我們細細道來。
雍正初年的時候,有官員向雍正反應,陝西、山西一帶有一群人叫“樂戶”,他們這些人就是當時明朝建文帝的忠臣的家屬,建文帝本來要消除王室的勢力,結果他的叔叔朱棣造反推翻了建文帝,後來這些大臣的家屬就被朱棣流放,讓他們世代為賤民,永世不得翻身,如果不是政治迫害,他們怎會淪為如此下場?雍正帝聽了這些事情之後,非常有感觸,讓大臣們商議,立即實行解除他們社會低下的身份。讓他們自由通婚、開墾荒田並加入各行各業。
雍正帝從“樂戶”開始推行廢除“賤民制度”,這對於那些世代都是身份卑微的人來說是一種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新生,在浙江一帶,有一種人的身份叫“墮民”,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不能經商,不能和自由人通婚,他們只能從事唱戲、接生、屠宰、抬轎等最為低下的職業,住在城市的陰暗角落,這些墮民是南宋一位叫焦光瓚的將軍的部下,當時金兵大舉進攻南宋的時候,他不戰而降,朝廷就把他們的部下貶為“墮民”。雍正老爺子也要官員照辦,讓他們解除賤民身份,跟自由人一樣,所有的政策一律平等。
廣東地區的官員上報,他們那裡有一種賤民叫做“蜑戶”,這些人是少數名族,世世代代給官府採集珍珠,他們的身份更加的悽慘,不能上岸居住,只能居住在船上,要是碰到颱風啥的,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個問題,雍正七年,雍正帝也下旨恢復了他們的自由人身份,讓他們上岸居住,加入農業,開墾荒地等。但是雍正帝的這項舉措也不是徹底的。
在幾百年的賤民制度下,雖然被解除了身份,但是要想參加科舉,還有很多制度上的限制,這畢竟是讓幾百年來因為政治迫害而備受牽連的這些世世代代為奴的人獲得了極大的自由,至少在法律上這些人已經跟正常人一樣,雍正帝實施這項舉措主要還是因為賤民制度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發展,長此以往下去,社會矛盾可能會越來越大,那麼以此看來,雍正帝的政治理想還是為了百姓著想,為了社會的穩定發展而著想。此德政之舉是幾百年來的一項偉大改革。
-
4 # 在下古麒
我們在看古代歷史電視劇的時候,時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劇情。就是比如說有一個官員一不小心得罪了皇帝,被視作是“觸犯龍顏,大逆不道”,便會受到懲罰,打為奴隸,也就是編入“賤籍”,成為賤民。
當然,這種“賤籍”也是分為許多種的,比如說北京的“樂戶”,安徽的“世僕”,還有江南的“丐戶”等等,他們大體上都是屬於“賤籍”,從社會地位上來說,也是要低於士、農工、商階層的,是社會的最底層。
我們就拿江南的“丐戶”來說吧。據明朝沈德符所著的《敝帚軒剩語·丐戶》中記載說:
“今浙江有丐戶者,俗名大貧,其人非丐,亦非必貧也。或雲本名惰民,訛為此稱。其人在里巷間,任猥下雜役,主辦吉凶及牙儈之屬,其妻入大家為櫛工,及婚姻事執保監諸職,如吳所謂伴婆者……男不許讀書,女不許纏足,自相配偶,不與良民通婚姻。即積鏹鉅富,禁不得納貲為官吏。”
很顯然,這些大貧所擁有的社會權利要遠遠低於普通的平民百姓,甚至不允許讀書,也只能在特定的圈子裡尋找配偶,無才無財又無權,和奴隸沒有什麼兩樣。從社會生產力的角度來說,這些“賤民”所受的遭遇儼然會使得整個社會的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受挫,甚至容易形成社會的負面影響,是極為不穩定的因素。
至雍正時期,這種“賤籍”制度才算是被正式廢除,使得社會趨於平穩,社會生產力也有所提高。那麼,為何雍正又會決定要廢除“賤籍”制度了呢?
實際上,“廢除賤籍”最早是雍正時期的監察御史年熙(年羹堯的兒子)提出來的。雍正元年三月,年熙上書請求除豁山西、陝西樂戶的賤籍。在奏摺中,他指出山西、陝西的“樂戶”的祖先大多是在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後,因不滿那些支援建文帝的臣子,於是將那些臣子殺害,而將他們的妻女罰入教坊司,充當官妓,世代相傳,久習賤業。可見這些“樂戶”們實際上是忠士之後,怎能沉淪於此。
雍正看過奏摺之後,大為感慨,於是立即下旨決定廢除賤籍制度,恢復“賤民”的自由身份,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所擁有的權利都同普通的老百姓無異,甚至還可以透過科舉制度提升自己的地位,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的整體生產力,也為雍正自己增添了一筆“功績”。
回覆列表
雍正初年的時候,有官員向雍正反應,陝西,山西一帶有一群人叫“樂戶”,他們這些人就是當時明朝建文帝的忠臣的家屬,建文帝本來要消除王室的勢力,結果被他的叔叔朱棣造反,推翻了他,後來這些大臣的家屬就被朱棣流放,讓他們世代為賤民,永世不能翻身,如果不是政治迫害,他們怎麼可能淪為這樣的下場呢。雍正帝聽了這些事情之後,非常的有感觸,讓大臣商議,立即實行解除他們的社會低下的身份。讓他們自由通婚,開墾荒田,加入各行各業。
我們所熟知的《紅樓夢》裡面給賈府唱戲的那些戲子們當時就是社會中的賤民,雖然他們多才多藝,但是他們連賈府裡的下三等的傭人的身份都不如。雍正帝從“樂戶”開始推行廢除“賤民制度”這對於那些世代都是身份卑微的人來說是一種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新生,在浙江一帶,有一種人的身份叫“墮民”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不能經商,不能和自由人通婚,他們只能從事,唱戲,接生,屠宰,抬轎等等最為低下的職業,住在城市的陰暗的角落,這些墮民是南宋的一位將軍叫做焦光瓚,當時金兵大舉進攻南宋的時候,他是不戰而降,就被人朝廷把他們的部下貶為“墮民”。雍正老爺子也要官員照辦,讓他們解除賤民身份,跟自由人一樣,所有的政策一律平等。
廣東地區的官員上報,他們那裡的有一種賤民叫做“蜑戶”,這些人是少數名族,世世代代給官府採集珍珠,他們的身份更加的悽慘,不能上岸居住,只能居住在船上,這要是碰到颱風啥的,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個問題了,雍正七年的時候,雍正帝也下旨恢復他們的自由人身份,讓他們上岸居住,加入農業,開墾荒地等等。但是雍正帝的這項舉措也不是徹底的。
在幾百年的賤民制度下,雖然被解除了身份,但是要想參加科舉,還有很多制度上的限制,但是,這畢竟是讓幾百年來因為政治迫害而備受牽連的這些世世代代為奴的人獲得了極大的自由,至少在法律上這些人已經跟正常人一樣,雍正帝實施這項舉措主要還是因為賤民制度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發展,長此以往下去,社會矛盾可能會越來越大,那麼以此看來,雍正帝的政治理想還是為了百姓而著想,為了社會的穩定發展而著想。德政之舉,幾百年來的一項偉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