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草箱中醫

    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中很常見,導致腹瀉的原因其實並不單一,面對腹瀉,寶媽需要弄清楚5大問題:

    什麼是腹瀉?

    寶寶是何種腹瀉,該注意什麼?

    腹瀉的輕重緩急狀態是什麼?

    寶媽們該怎麼護理?

    容易產生哪些誤區?

    認識腹瀉,仔細觀察、辨別寶寶是否腹瀉

    腹瀉在中醫裡面即“洩瀉”。《黃帝內經》所謂:溼多成五洩也。小兒致病之原,或內由生冷乳食所傷,或外因風寒暑溼所感,抑或飢飽失時,脾不能運,冷熱相干,遂成洩瀉。甚至久瀉不止,元氣漸衰,必成慢驚重症。

    嗯.......一頭霧水???

    用現在的話來講,腹瀉即人體在遇到外界邪氣侵襲,即過量刺激的自然排病反應。如溫度過冷、過熱;對身體有害的物質侵襲,如病毒等;身體存在沒有代謝的廢水等。是身體機能的一場正邪大戰。

    為何在小兒多發?小兒臟腑嬌嫩,抵禦外邪的能力較弱,脾胃不足,消化功能還不健全,極其容易被外在邪氣侵襲,特別是秋冬季節的寒溼,損傷了孩子脾胃,導致運化不足,水谷不分,就容易產生腹瀉。

    小兒腹瀉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夏季及秋季時發病率相對較高,嚴重時會導致死亡,而長期腹瀉也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髮育,降低機體免疫力。

    正確認識小兒腹瀉,進行有效治療,對預防腹瀉後引發的生長髮育障礙至關重要。

    什麼情況下寶寶是腹瀉了?

    一般當寶寶每天排便次數較平時增多,每日3-5次及以上稀便或水樣大便,呈淡黃色,或色褐而臭,有的有少量黏液。或伴有噁心、嘔吐、腹痛、發熱、口渴等症,就是腹瀉了。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排洩的成形大便,以及用母乳餵養的嬰兒排洩的鬆散“糊狀”大便,並不是腹瀉。

    辨別小兒腹瀉的5型別

    在中醫看來,產生腹瀉最常見有5型別,中醫建議寶媽們能夠冷靜客觀的觀察自己寶寶的症狀,在能夠辨別的時候,進行正確的護理,在辨別不出時,需要及時就醫。切不可盲目止瀉。

    中醫中,小孩子腹瀉常見有5類: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針對不同症狀所推薦的方法都不是直接用於止瀉,而是用於治療背後的發病原因。

    另外在秋季,由西醫所說的由輪狀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急性腹瀉,其症狀主要是先吐後瀉,可能發燒(或不發燒),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起病急,發病快,傳染性強。

    其實在中醫裡面是與季節的特徵有關,病毒在任何時候都存在,為什麼在秋季易導致爆發腹瀉?

    立秋之後,天氣逐漸轉涼,暑熱猶存,正是寒熱交替的時期,在加上溼氣的影響,因此體質較弱,且夏日飲食沒有注意積有寒、溼的小朋友就易受邪氣侵襲,導致腹瀉,多為中醫分類中的寒溼型與溼熱型。

    細察腹瀉的輕重緩急

    寶媽在護理出現腹瀉的寶寶時,還要時刻注意寶寶的情況,以能夠鑑別孩子的病情變化、輕重緩急,那麼相應的表現是哪些呢?

    1. 重症,需要儘快找醫生處理

    孩子表現:休克、意識減弱;尿少、體涼、眼窩凹陷;脈動微弱;低血壓或檢測不到血壓、面板蒼白。

    2. 中度,選擇性就醫及家庭護理

    孩子表現:口渴、煩躁不安、面板缺乏彈性、眼睛凹陷、前囟凹陷(津液缺失,可以喝點溫熱的淡糖鹽水)

    3. 正常,不用過度擔心,細心護理

    孩子表現:精神正常、無汗或者微汗、沒有明顯驚厥發熱等症狀、手腳溫熱。

    5大合理護理須知

    1)調整飲食。根據寶寶病情情況、消化能力和對食物的耐受力進行合理餵養,逐漸調整飲食,食用易消化食物,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預防營養不良。

    2)注意衛生情況,防止感染傳播。食具、玩具、尿布等應定時煮沸消毒,避免腸道內感染,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女寶寶腹瀉時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衛生,預防泌尿道感染。

    3)補充液體,預防脫水,在津液流失的情況下,可以給寶寶備些淡糖鹽水喝。

    4)加強臀部護理。由於寶寶腹瀉頻繁,大便刺激肛周面板和黏膜,易造成面板損傷,家長要特別注意臀部護理。每次便後要用細軟的紗布蘸溫水清洗臀部並吸乾,宜用吸水性好、柔軟的棉質尿布。清洗後可塗抹油脂類的藥膏,以防紅臀。

    5)關懷寶寶。腹瀉多日,寶寶通常比較難受、焦躁,儘量為寶寶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家長多陪伴和安撫寶寶。

    4大誤區要避免

    在明確寶寶出現腹瀉症狀時,很多寶媽不清楚情況容易陷入一些應對誤區,不僅不會對寶寶腹瀉改善,甚至會帶來其他不良後果。

    1)不分青紅皂白就進行止瀉

    在中醫看來,這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腹瀉是疾病的症狀,其背後還有產生的原因,如果僅僅解決了病症,那麼身體的邪氣無法解決,後續積壓在身體仍舊會出現一些問題。且發病初期,身體正在進行自我調節,排出有害物質以減少對身體的毒害作用。

    2)濫用抗生素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腹瀉,不明原因就認為是細菌造成的,濫用抗生素,最關鍵的還是要找到原因來處理。

    3) 一拉就吃高營養食品補補或禁食少水

    拉肚子是正氣與邪氣在對抗,很多父母寶寶拉一點就想著趕緊補回來,但馬上吃高營養食品會消耗正氣,疾病會好的慢。

    另一極端行為就是一拉就禁食少水,其實對於嚴重腹瀉來說,最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津液的大量流失,這時是應該補水的。另外孩子腹瀉期間有食慾,是需要進食的,嬰兒要照常喝奶,大一些的寶寶可以吃一些流食。

    4)拉肚子就會脫水的觀念

    很多家長出於恐懼,認為一拉肚子就會脫水,但仔細觀察孩子發病的輕重緩急,就會發現不一定都會脫水,合理護理更有利於寶寶健康。

    希望寶寶們都能安然度過秋季,健健康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款大眾朗逸值不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