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先生藝術空間

    不熟悉的工作環境,對他的能力持保留態度的工作團隊,緊迫的準備時間……眼前障礙重重,但西蒙斯最終還是一戰成名,打造出了令時尚界耳目一新的迪奧全新風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備受矚目的考驗中,拉夫·西蒙斯選擇用鮮花奠定整場秀的基調。

    這是一個向創始人克里斯汀·迪奧半個世紀前對花與花園的愛的致敬——當年迪奧先生以“Corolle”(來自“corolla”,意為花冠)命名自己的第一個服裝系列,並開創性地將幹百合花枝縫到衣服裡。

    這場美到極致的花卉行為藝術迅速成為社交媒體熱點,同時也顯示出時尚界對鮮花的痴迷,此後鮮花狂熱逐漸席捲奢華酒店、高檔餐廳、博物館、沙龍,以及千千萬萬個家庭。

    原本,用鮮花裝飾屋子、將自然帶入室內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人們一開始所做的,只是在簡單的木桌上放一瓶花。2012年以後,花卉的地位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過去幾年間誕生的大量花藝作品,幾乎不可能用一種風格加以概括。花藝的形式極為多樣,它們自由、鬆弛,洋溢著生活的趣味,有時也很簡約、淡雅。

    隨之而來的是不斷湧現的花藝師和私人花匠,他們用自己的審美與才華,並且重新定義了花瓶中的植物。

    身為巴爾的摩花園(Baltimore Bloemen)的創始人,科勒曾與比利時時尚設計師安·迪穆拉米斯特、德里·範·諾頓,以及時尚巨頭愛馬仕合作。

    但將這位年輕的花卉設計師推向聚光燈的,還是與設計師拉夫·西蒙斯的創意合作。

    2012年,西蒙斯籌備自己在吉爾·桑達的最後一場秀時,委託科勒創作六個極具女性氣息的裝置,呼應服裝的色調、材質與中世紀風格。最終的作品震撼人心,各種顏色和形態的鮮花被組合在一起:暗色和淡粉色的憂鬱的玫瑰搭配深色葉片和粉色蘭花,豔粉色銀蓮花和玫瑰構成刺激感官的組合。每個花束都放置在有機玻璃盒中,並被戲劇性的燈光打亮,營造出赤裸裸的現代對比,在西蒙斯的收官秀大放異彩。

    真正讓科勒站穩腳跟的,是隨後為西蒙斯的克里斯汀·迪奧首秀打造的大型裝置:巴黎一家精品酒店中五個相互連通的房間的高大牆壁,完全被一百萬朵鮮花覆蓋。這些沉浸式的主題展示一共使用了玫瑰、蘭花、飛燕草、大麗花、一枝黃花、芍藥花、康乃馨燈等二十二種鮮花,數量過於龐大,甚至導致全球蘭花市場的波動。

    科勒將這次千載難逢的委任描述為一場“極致的暴亂”。這件令人難以置信的裝置作品將酒店的過往的浪漫主義與如今的現代主義融合,讚頌了花卉的爛漫與美麗,飽和色彩的炫酷牆壁充滿當代精神。

    小型裝置和花束同樣傾向於使用強烈的色彩、有趣的對比,力求展現每一朵花的獨特之美。科勒一視同仁,康乃馨、大麗花等曾經“過時”的品種也出現在作品中,可見花藝師對鮮花愛之深切。

    透過作品,科勒強調了如今時尚與花卉日漸緊密的關聯。

    “它們生長,它們開花,它們凋零。你不可能永遠留住它們。”他在2012年對《Dazed & Confused》雜誌說道,“某種程度上來說時尚也是如此——來來去去不可留。花卉是富足、浪漫的象徵,它們的氣味、外觀吸引著人們,它們強化情感,甚至創造情感。和時尚別無二致。”

    在埃裡克·肖萬童話般的花卉裝置面前,所有人都會瞬間回到童年:那些多姿多彩的花瓣,那些被蘭花花環包裹的愛之神廟,無一不散發著類似迪士尼的氣息。

    它們不禁讓人想起迪士尼動畫《幻想曲》(Fantasia)中的《田園交響曲》(Pastoral Symphony)。沒錯,我們期望出其不意的一刻:歡脫的半人馬與害羞的獨角獸正在紅色玫瑰金字塔背後躍躍欲試,趁我們不注意一下躥出來。

    埃裡克·肖萬被稱為“花卉小王子”“鮮花魔法師”,考慮到如今最優秀的花藝師都會轉型為藝術家,這些稱號便不足為奇了。

    他經常出現在名人濟濟的雜誌中,頭髮被風吹起,襯衫一塵不染。父母都是安茹的農民,他的成功經歷可謂搶眼。結束了昂熱花藝學校的課程後,年輕的肖萬懷揣著無數想法直奔首都。他將自己定義為高階花藝師,隨著他的田園風花束出現在時尚活動與奢華建築室內,這種浪漫的花園風格很快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肖萬為時裝店和時尚晚宴創作的花卉裝置全都突破了傳統邊界,這也預示著他即將找到自己的標誌風格——理想化的奇幻景觀。

    2012年,受迪奧時裝秀之邀,他用一百萬片閃閃發亮的花瓣覆蓋了一棟私人宅邸的牆壁鍍金裝飾;2014年,依然是與迪奧合作,他在盧浮宮的庭院中央打造了一座藍綠色小山,將近40萬棵飛燕草插放在巨大的半球上。

    一些人認為埃裡克·肖萬的作品很媚俗,但毫無疑問,它們全部是奇觀,也的確震撼人心。

    憑藉出色的敘事技巧與品位,他創作出能夠讓觀眾沉浸其中的超現實裝置。

    無論是婚禮還是高階時尚秀,肖萬的作品都比自然更加美麗,大膽又和諧,色彩豔麗又溫和,這些耗資巨大的專案令人過目難忘。

    花卉設計師齋藤建太的代表性特點之一,是他的大部分作品只使用當地野草和野花。其中包括石柱、牡丹、桔梗花等客戶也許叫不出名的花卉,但住在日本的人都對這些花很熟悉。

    齋藤一年四季在林中散步,得以觀察這些植物的生命形態——從發芽到長出花苞,再到開花、變色,最終凋零、死亡——並體驗季節輪迴之美。隨後,齋藤便將這些自然特徵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這也解釋了齋藤為何不使用花園種植的植物。這些野草、野花受到世世代代日本人的喜愛,曾經被用來向神明獻祭,還在古老的文獻與日本傳統繪畫中出現。

    他堅持使用絲毫不耀眼的簡單花草,因為它們自古便伴隨日本人的生活,已經成為連線人與自然的歷史載體。藉助這些傳統綠植與花卉,齋藤得以將古代與現代的關聯視覺化。

    齋藤在佈景中會使用背景牆與光影對比,這也是他作品的另一個特點。

    古賀市森林的花草被精心放置,好似要融化到後面的土牆中。除了白色野花,齋藤很少使用強光或純白色。他喜歡土色背景牆,以及能讓他想起古賀市山丘的花盆。明亮的人工色彩絕不會出現。

    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在著名散文《陰翳禮讚》中讚美光陰之間的朦朧美,齋藤將這種美與每一種花的生命力結合,以極致精細的手法將其展現給世界。他的作品因此獨具風味。

    “不是祖母輩的花藝師。”一位作者如是評價書中的一位年輕花卉設計師。實際上,這句話可以用來形容《綻放的藝術:當代花藝創意設計》中的所有傑出花藝師。

    無論是職業生涯剛剛開始的從業者,還是已經在花藝界打拼多年的老手,在過去十年間,他們作品的邊界以指數級速度向外拓展,全新的創作理念已經生根發芽

    不管是從花園中採摘植物裝飾餐桌,還是為迪奧的巴黎沙龍打造花卉奇觀,只要有鮮花存在,我們的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墳墓戰鬥力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