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漂浮菌
-
2 # 了不迪
紂王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真的像小說裡演繹的那樣,殘忍暴虐,搞到天怒人怨嗎?
對這個問題,專業的史學界裡也在一直爭論。原因就是現存的關於紂王的史料大多數都是經過了儒家知識分子加工的,因為道統的原因,紂王暴虐這個形象一直在被層累地加強,真實的資訊越來越少。所以說,紂王的形象在嚴肅的史學界也是莫衷一是。
在《淮南子》裡,就說關於紂王的惡名是後世不斷被放大的。顧頡剛先生詳細考證了所謂紂王犯下的罪,發現,在《尚書》裡,紂王有6條罪名,最大的罪是酗酒。《論語》裡紂王有三宗罪,其中包括比干之死。到了戰國,紂王的罪名增加了27條。再到西漢,又新增了22條。後來有不停增加,直到十惡不赦了。
及至宋元,理學思想佔據主導,歷史敘事一方面樹立起堯舜這樣的完人聖君,同理,也會有另一個方向上的極致暴君,紂王就成了一個及天下所有殘暴於一身的暴君形象。一句話,聖人有多好,紂王就得有多壞。
其實,說白了,從文獻的角度來說,紂王是一個功過參半的悲劇人物。在世的儒家化典籍裡面,他的形象越變越糟糕,最後成了暴君的代表。後世講武王伐紂的裡,紂王的形象其實也在變化。比如《武王伐紂平話》裡的紂王更多是民間視角,先是因身份受尊敬,之後是自己作,然後出了事兒,但具體的罪狀沒有那麼誇張。到了《列國志傳》,則跟正史接近,但也沒有惡劣到家。及至《封神演義》,紂王也是因身受尊敬,但為君過於暴虐,這裡面還加入和很多文學修辭的手法,編排了很多故事,虛構了不少細節。到這裡,紂王就成了一個歷史符號和文學加工的化身,本來面目已經被遮蓋到看不見了。
-
3 # 李麻花ing
關於真實的紂王是個怎樣的人,我認為十個人有十種評價。每個人都有自己見解,當然意見也會不一樣。有人認為紂王是這樣的紂王是個殘暴的君主,對奴隸很殘暴。不但對奴隸殘暴,對貴族也很殘暴。而我認為紂王是一個這樣的人: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的人。繼位後,他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
-
4 # 紅雨說歷史
帝辛,後世稱商紂王。紂王在位30年,是商朝的亡國之君,最後鹿臺自焚而自焚而死。
帝乙死的時候,本來應該立長子微子啟為國君,但是起的母親身份比較卑微,所以冊封了三子辛為君。紂王即位後,建都於朝歌。
紂王即位,其實前期是比較重視農業生產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商朝的經濟也得到了恢復。商紂王攻打東夷,進一步擴張了商朝的勢力範圍。商朝的疆土到達了山東,安徽,浙江,福建沿海一帶。紂王對東夷部落的用兵,保證了商朝的穩定性,一統東南各部落。
紂王的征伐,在一定程度上給東南各部落帶去了先進的文明和先進的生產力,促進了民族融合和東南各部的發展。
紂王敢於革除舊弊。商朝的時候出征有殺俘虜和奴隸的習慣,但是紂王不殺死俘虜和奴隸而是讓他們參軍作戰,參加勞動。這樣補充了商朝的兵力,也促進了商朝經濟的發展。而且商紂王不在祭祀鬼神,他們和祖父武丁一樣挑戰神權,選賢任能。
但是紂王統治後期,居功自傲,好大喜功,奢靡浪費。他建造酒池肉林,暴殄天物;陷害忠臣,剛愎自用,根本不聽大臣的建議。比干,箕子這樣的忠臣,不是被他殺死,就是被他囚禁。他的極盡奢靡,終於惹得天怒人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各諸侯國,對商朝發起進攻,“牧野之戰”商兵也不滿紂王,臨陣倒戈。商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臺,自焚而亡。
-
5 # 數碼屠夫
商紂王儘管有罪行,可也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和曹操的情況差不多。他如今的這個形象,都是被後世人以訛傳訛造成的
說到商紂王,我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昏庸”、“荒淫”、“暴君”,這幾個字眼,而一直以來在我們的認知裡,商紂王的形象都是這麼一個形象。
我們都是透過什麼來了解商紂王是一個暴君的呢?我想應該是《封神演義》這本神魔小說吧。可能看這本小說的並不多,但看這個電視的肯定有不少人。不管之前最開始的版本的,還是現在正在熱播這個版本的,不難發現,商紂王的確是一個暴君。
根據《史記》一書中記載,商紂王確實是如《封神演義》裡面飾演的那樣殘暴。在《史記》裡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商紂王沉迷酒色,命令很多男人和女人都光著身子,一起玩樂,而王叔比干也確實是被挖了心。如此看來,商紂王的罪行是真得了。
但其實並非這樣,就連孔子的的學生子貢都曾說過:商紂王並不是後世傳說那般不好,也並非是一個惡貫滿盈的皇帝,他的罪行根本沒有這個嚴重。而在近代的時候,有一些歷史學家透過對《尚書》的研究發現,商紂王的罪名只有六條:喜歡喝酒、重用小人、聽女性的話、十分相信天命、不敬畏祭祀、不中用舊臣這六條,沒有《史記》裡面記載的那麼誇張。
喜歡歷史的人都知道,《史記》的著成時間和商紂王距離一千年,可想而知,可信度真的有這麼高嗎?單憑一個史記就能認定商紂王是一個惡貫滿盈的皇帝嗎?並非說商紂王沒有罪行,只不過是後世又給他的罪行擴大了。
一開始《論語》裡面記載商紂王的罪行只有三條,後面慢慢的商紂王的罪名突然增加了幾百幾千條,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吧。關於商紂王的作為,應該也有一些人知道,他在位的時候,招兵買馬,為大商朝擴大了十七多個省,他的作為給後來秦國的統一打下了基礎。就連毛澤東都稱讚過商紂王:一個能文能武的皇帝。
由此可見,商紂王儘管有罪行,可也並不是十惡不赦的,和曹操的情況差不多。他如今的這個形象,都是被後世人以訛傳訛造成的,你們覺得呢?
回覆列表
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過紂王:把紂王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我們現在熟知的紂王的各種殘暴罪行,基本都是來自封神榜,這基本都是後人杜撰的。妲己這個人物也是杜撰出來的。關於紂王的描述,在先秦時代並不是這樣的,當時的人對紂王的評價還是比較好的。
武王伐紂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的,武王出兵前寫了《泰誓》和《牧誓》兩篇檄文,裡面說了他發兵的理由,以及列舉了紂王的暴行。
按照正常情況,武王肯定會說出紂王最殘暴最無道的一面的,讓我們看看要推翻紂王政權的造反者都說了什麼:
首先是不重視祭祀,不尊敬上天,不重用貴族,重用有罪的人,貪圖女色,酗酒。
這幾條罪名,在一位君主的角度來說,其實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沒有什麼過分的。而紂王作為一個亡國的君主,在之後的朝代一直都是反面教材。
在一次次被提及的時候,後人杜撰的內容也就越來越多,一直到了晉朝,基本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這些內容。
其實真正的紂王就如同毛主席說的那樣,是個非常能幹有功績的人。他接手時的商朝已經是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他繼位後把國土擴張了很大一部分,還非常重視對國家的治理。可惜因為對其他小國部落的壓迫,引起了他們的聯合反抗,最終做了亡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