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笑聊知
-
2 # 大成國學堂
這個問題提得到位,正好打到當下書法發展狀況的痛點上。樓下田家小憩的答覆也直捅癥結的腰眼,惜不細不全。大成試著梳理之。
這在本質上其實反映了書法這個領域的內部分裂。
一方面普羅大眾作為書法藝術存在的必要基石,審美還停留在隋唐時代,
另一方面專業的書法家們(不包括毫無臨池深度和傳承,一手爛字就靠混書協好賺得盆滿缽滿的不少大人先生們)終於釋放了書法的文字實際功用,轉而強調書法藝術的視覺衝擊力和表達高層次的情感,進而與世界現代藝術合流。
前者有幾個最經常出現的意見:
1、書法家?寫點楷書來看看!
就好像是說:不要告訴我你是俄羅斯芭蕾舞團首席,做做第四套廣播體操來看看先!
2、書法是為大眾服務的!你就應該寫我們喜歡的風格,否則就是醜書!
關於十年文ge,中央都已經有定論了,諸多橫禍的文人、藝術家得以被公正對待,怎麼現在又冒出這種以所謂民意充當專業領域裁判的論調?
3、高手在民間!
諸多意見中,這條是最為可笑的。大凡能夠在社會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理想的人,怎會不去獲取相應的社會承認和資源。真正的高手來源很多,功力深時間長、路子正有人點撥、天資高或者有家傳。除了臨池深度這一條,哪一條是可以隱居深山默默練字可以成就的?高手的成就,需要傳承、交流和寬廣的視野,成就高手之地一定是高手圈子的特性,互相砥礪、互相健全、互為幫助、互為經驗教訓。所以大凡古代文化、藝術的同時代高手成長往往是成群結夥以流派、社團的形式出現的。
當下書壇,書協代表的書法家群自己玩兒自己的,能搞到錢就行。噴子們代表的民間意見大罵小罵冷嘲熱諷,過了癮就行。事實上偽書法家、江湖書法家(不說騙子了)們之所以能夠上躥下跳不就是因為民間缺乏鑑賞力能讓他們蒙到錢嗎?所以歸根結底書壇怪相的根源是普羅大眾的書法審美觀不足以支撐專業書法領域建立一個公正的評價標準。就像中國男足的怪相其實也反映了中國足球的群眾基礎真的很差,不信去查一下華人人均足球場面積擁有資料好了。
怎樣解決?
1、將書協與社會政治和官方隱形背景徹底脫鉤,斬斷“書法”作為政治獎賞的變相權力尋租的黑手,將書法還給“書法人”;
2、徹底放開辦展以及作品售賣的半官方控制(如書展、榮寶齋、官方媒體),把書法還給市場,還給消費者、還給百姓;真正的藝術家可以忍受清貧和市場的不理解,但是無法忍受市場背後的黑手和不公正!
3、國家資助民間做書法相關的文化普及教育並建立專項基金,接受全民的定期審計和質疑,並直接與經濟犯罪的法律條款掛鉤;
4、從娃娃抓起,促進書法進校園,由下一代開始提升全民對書法專業知識的掌握和鑑賞能力。
-
3 # 彭世軍狂草書法
餘以為,此命題:如何統一普通人與書法家的審美感?為偽命題!理由如下:
首先要問:天朝當下有書法家嗎?有大書法家嗎?如果有,他們的身份標誌是什麼?誰封給了他們這個頭銜?
有人一定會告訴你:這麼笨,書協的領導們,會員們都是書法家。你連這都不知道?怎麼出來混的!也就是說,入了書協就是如假包換的書法家了。
假如這一邏輯成立的話,那好,我又要請問:民國、大清、大明的等古代社會里,誰是書法家?古代並無書協,豈不是沒書法家?當然,這肯定是荒謬的結論!
古人,從他們童蒙時代識字開始,就拿毛筆寫字了。寫好毛筆字,就是古代讀書人必須攻克的。否則,當他們參加科舉考試時,因字寫得不漂亮,考官可能連他的試卷都不會看,直接扔廢紙堆了。想考取功名,連門都沒有!
以今天的水平來看,可以肯定,在有科舉考試的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凡考上了秀才以上功名的讀書人,都是如假包換的書法家!這就是歷史給他們的評價!
但他們大多已被歷史遺忘,留下顯赫書名的不過幾百人而已!
但當下,絕大多數人連毛筆是怎麼拿的,都不知道了!問度娘(百度)卻得知:國協會員共八千多人。也就是說,當下竟然有八千多活蹦亂跳的書法家與吃瓜群眾同呼吸。不可思議吧?這樣的判斷,肯定是違背常識的!是個荒唐可笑的結論。
所以,是某些偽書法家,自命不凡,自許甚高,以什麼當代大家自居,自我感覺十分良好。以為吃瓜群眾都看不懂他的“宏偉大作”。
這是一個高等教育普及的年代。更何況,那些所謂的大師們,有幾個看得懂高數,看得懂量子力學的?
其實是華人,都認識漢字!你的“宏偉大作”總有人懂!假的,終究是假的。偽裝一定會被剝去!
以國家的名義,為在世的藝術家個人進行背書,肯定是藝術家個人的萬幸。卻一定是藝術的不幸!
任何藝術家,在他們未成名之前,都等同於街頭流浪漢!混得出來的是藝術家,混不出來的,就是待業青年。
藝術家靠作品,最終也一定是靠作品,確立他自己在藝術界的地位!
靠頭銜獲得的地位,肯定是虛名!
-
4 # 可食中國
這個問題真無知和恐怖,永遠統一不上的,就跟建房子一樣,你非得喜歡亮瞎眼的豪宅,你喜歡城堡宮廷,我只是想要個山林小院子小別墅,可我就覺得山村草房子一張茶席最好了!
如果非得統一,那麼或許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透過意識形態審美,透過權力壓迫來強制實現,這個某些國家最典型了,可是你會發現那簡直就是災難了!搞到書法上來,就大家乾脆都寫列印字型標準字型好了,還要書法幹嘛!
寫漢字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和二不同,在於其千變萬化而又與大流和根本呼應的特質!試想如果大家都只統一到二王書風的審美上,或者只是歐體或趙體或今天許多人推崇的田楷上,一隻公雞打鳴,天下萬馬齊喑,那就沒有藝術了,沒有書法了,我們的心靈和想象力就死了,那得多恐怖啊!
產生不同審美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是認知,是學識,是閱歷,是眼界,是手上的功夫,是每個人的想象力創造力,是永遠無法控制的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天性!
這個不是意識形態問題,不是流水線上模板化產品的問題,也不是標準化的問題,甚至都根本不是黑白對錯,是非高下的問題,這關乎心靈,關乎人類的想象力,關於自由,關於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故事,關乎生命本身的奇蹟!
藝術家的審美和普通人和所有大眾統一了,他便不再是藝術家了,藝術沒有特質和變化就不再是藝術,書法變成了標準化字型標準化審美,就不再是書法了!切記切記!
所以,永遠不要試圖讓藝術的審美統一!文學也是如此,心靈也是如此,生命也是如此!
-
5 # 書者155
一句話這是不可能的!還不說普通人,就連書家與書家都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統一?你有什麼辦法,說來聽聽!
回覆列表
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書法基礎知識的普及。
一件事情只有大家都瞭解了,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的知識基礎,才會有相同或相近的認識。
可惜的是,現在市面上大部分書法知識的普及要麼是口授面傳,要麼是正經八百的教材或研究著作,讓普通人很難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