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記錄儀

    2017年8月25日,緬甸若開邦的30處警察哨所和1處政府軍軍營遭遇武裝分子襲擊,武裝分子自稱是來自“羅興伽救世軍”(ARSA)的武裝組織。緬甸政府軍隨後在緬甸若開邦北部開展了大規模的武裝清繳。暴力衝突帶來的傷亡和緊張局勢造成的恐慌導致部分羅興伽難民逃離若開邦,前往毗鄰的孟加拉國避難,衝突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雖然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在9月19日關於緬甸民族和解與和平程序的演講中表示,9月5日以來若開邦已無新的武裝衝突發生,軍方的清繳行動也已停止,但是族群間暴力衝突仍然存在。根據緬甸《環球新光報》9月28日報道,安全部隊在若開邦北部發現了45具慘遭屠殺的印度教徒屍體。本屬於若開人與羅興伽人為主體的矛盾如今又牽涉了印度教徒,族群衝突面臨著擴大化的危險。嚴峻的局勢下難民危機持續發酵,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統計,截至9月28日,已有約501000羅興伽難民逃至孟加拉國。

    顯然,若開邦緊張的族群關係與全國民主聯盟(NLD)領導的民選政府一直推動的全國民族和解程序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新政府上臺以來,將民族和解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16年4月1日佛曆新年的首次電視講話中,昂山素季提出了政府的五大優先方向,即民族和解、國內和平、法制、修憲和繼續發展民主,民族和解成為了新政府的首要目標。新民選政府成立了民族和解與和平中心(NPRC),取代了原來效率低下的緬甸和平中心(MPC)。2016年8月31日,“21世紀彬龍會議”即和平大會召開,確定和平大會以後每半年舉行一次,直到最終協議達成。2017年5月24-29日,第二次和平大會召開,並且邀請了未簽署全國停火協議(NCA)的7家民族地方武裝。會議最終在37項條款上達成了共識,其中包括了“未來的緬甸將是一個聯邦民主國家”的關鍵條款。然而,民族和解程序取得程序的同時,仍然伴隨著短時間內難以化解的矛盾分歧。紅撣族等民族要求獨立建邦,由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佤邦聯合軍(UWSA)牽頭的聯邦政治談判協商委員會(FPNCC)要求修改全國停火協議(NCA),並且反對將全國停火協議與《政治會談框架》繫結,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KIA)等四家民地武仍處於交戰狀態。多重矛盾體現了緬甸民族問題的複雜性,註定了民族和解之路必然充滿波折。

    那麼,該如何理解複雜的緬甸民族問題呢?瞭解緬甸緬甸民族問題的實質,不能僅用一種大而化之的視角,而是應該建立在足夠的經驗性判斷的基礎上,結合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筆者認為,緬甸的民族問題主要歸因於存在大量前現代因素的國家在進行現代國家建構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內在張力。關於國家建構(state-building),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將其定義為“國家對於社會的權力程序”。而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則認為“國家建構就是在新建一批國家政府制度的基礎上,強化現有的國家制度”。從二戰後獨立的新興民族國家的歷史經驗看,無論是權力集中內源性建構方式,還是制度建設的外源性建構方式,都不能忽視現代國家公民對民族共同體認同建設的重要意義。

    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一方面的任務是在缺乏同質化基礎的環境中確立各族群對民族共同體的符號、文化以及身份的一致認同,另一方面的任務則是藉助系統的政治架構,明確國家的結構形式以及其他政治、社會和經濟制度。緬甸的羅興伽危機與民族和解程序是兩個不同向度上的問題。此次羅興伽人危機,在水平向度上屬於族群和宗教間的認同問題。在垂直向度上,推動當下民族和解程序的難點在於如何透過政治手段解決聯邦政府與少數民族地方的權力分配,如何確定少數民族武裝的地位以及如何進行經濟利益分割。二者的側重點不同,交織於緬甸的國家建構實踐之中。只有綜合這兩個向度,緬甸民族問題的譜系才能夠更加清晰。

    緬甸自獨立以來,民族國家建構就面臨著來自這兩個向度的困擾和挑戰。長期以來,緬甸民族問題的核心矛盾是垂直向度上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之間的矛盾,這也是構成70餘年緬甸內戰的主線。直觀來說,被昂山素季視為民選政府優先方向的民族和解關鍵在於促成政府與各民族地方武裝的和解,結束內戰,最終實現建立聯邦民主國家的目標。而在高度敏感的緬甸佛教徒與穆斯林的關係上,由於這一問題容易觸碰極端民族主義的敏感神經,因此昂山素季也一直保持著低姿態,更遑論提出明確的政治綱領解決這一難題。然而,隨著近些年緬甸民主轉型的不斷推進,緬甸的佛教民族主義者呈現出日益組織化的趨勢。從早期的“969”運動,到具有一定組織化政治動員能力的“馬巴達”(Ma Ba Tha)以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極端民族主義組織,民主化釋放的政治空間為極端民族主義者干預國家政治提供了更多機會。正是在“馬巴達”的遊說下,2015年緬甸議會相繼通過了人口控制法案、佛教婦女特殊婚姻法案、改變宗教信仰法案和一夫一妻法案,這些法案被普遍視為是針對緬甸穆斯林的。2016年10月羅興伽武裝組織發動的襲擊事件也被極端佛教民族主義者用來進行大肆渲染。

  • 2 # 九句下半

    緬甸有克倫、克欽、欽、撣、孟、若開等少數民族。

    歷史上除了緬甸族外,撣、孟、若開等民族都曾建立獨立政權,有的還征服或統治過緬甸。

    ——也就是在古代,緬甸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就種下了仇恨的種子,衝突和戰爭不斷。

    ——英國繼續激化了民族矛盾。英國殖民後,採取分而治之和“以夷制夷”等政策利用民族矛盾,使矛盾激化。

    ——緬甸獨立時(1947年),直到一年後才透過《緬甸聯邦憲法》,決定採取聯邦制,並且憲法還規定了撣邦和克欽邦10年後再全民投票決定是否留在聯邦內!後來無法兌現!!!

    ——緬甸獨立後不久,各族紛紛拉起自己的武裝隊伍,有的要求建立自治邦、有的建完邦後要求更大自治權、有的要求獨立!有了武裝力量,嘴上解決不了的事情,接下來就是戰爭了!1948年7月克欽邦發起武裝暴動,一度威脅首都。

    歷史原因是衝突根源!政府無能使衝突越玩越烈!!

    ——從獨立1947年到1989年幾乎全面內戰。

    ——從1989年撣邦軍和政府簽訂停火協議到1997年最後一隻武裝克欽軍和政府簽訂停火協議,也就是獨立後50年光內訌了!

  • 3 # 平和220908535

    關鍵是,緬甸官方對緬甸少數民族政策的問題,中國的國家這麼大,中國的少數民族問題相對比較少的多,中國各民族一切平等,少數民族有時還要受到一些照顧,緬甸要學著中國的政策,對少數民族那樣, 緬甸就沒有那麼多民族問題了!

  • 4 # 魏小白2020

    帝國主義造成的危害,緬北本來就不是緬甸國土,英帝國主義為了奪取緬北山區種植鴉片獲得暴利(氣候海拔都適合,而且隱蔽),在中國日軍侵華面臨生死存亡時,要挾切斷中緬公路割走中國大片土地,這為日後的戰亂埋下伏筆!二戰後,緬甸脫離英國獨立,緬甸軍政府推行大緬族主義,對緬北少數民族進行歧視,緬北人民(我中華兒女)進行反抗,造成曠日持久的內戰,英國種植鴉片也被許多亡命徒佔據,為了暴利發展武裝進行毒品生產和買賣,成為危害世界的武裝暴徒,也為緬北的解決設定了很大障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你覺得人類目前達到了什麼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