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佳而安

    消極作用  增加了人民的負擔  為了實行新政,清政府必須想方設法籌集經費,增加了人民的負擔,使中國勞苦大眾生活更加貧困化,社會矛盾更加尖銳。為了籌款,清政府不得不向下攤派,這是清末新政經費的最主要來源。如1903年12月24日清政府釋出的兩個上諭,就向各省派款每年達960萬兩(《光緒朝東華錄》,(五)總第5116―5117頁。)。清政府向下派款,而這些款項,各地方政府又透過提高部分商品物價從勞動人民身上榨取。如直隸,1902年袁世凱擬“每戶售酒百斤,抽捐制錢一千六百文,並準其於常價之外,每斤增加十六文發售。”(《光緒朝東華錄》,(五)總第4925頁。)此外又出現了許多新名目的稅捐,如糧捐、房捐、新捐、學捐、鋪捐、膏捐、統捐、攤捐等等。  北洋軍閥趁機崛起  袁世凱和北洋軍閥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惡果。眾所周知,袁世凱是靠在天津小站練兵起家的,又靠出賣維新派和帝黨及鎮壓義和團運動發跡的。在“新政”期間,於1902年清政府又令袁世凱訓練京旗陸軍,到1906年末,北洋六鎮的軍隊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凱聲名顯赫,並可以左右朝政。袁世凱及北洋軍閥的崛起是這次新政的一大毒瘤。  加劇列強的經濟侵略  清末新政時,某些經濟政策的公佈,客觀上也為帝國主義輸出資本創造了方便條件。對此已有多論,此不贅述。  強化了落後的國家機器  清末新政時,練新軍、辦警政,強化了封建專政的國家機器,有利於清政府對人民群眾反抗鬥爭的鎮壓。因為在清末,清朝舊式軍隊早已失去戰鬥力,而所編練的新軍,戰鬥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再加上各地辦起的警察,加強了對人民反抗鬥爭的偵緝和鎮壓,這也是清末新政的一個惡果。

  • 2 # 歷史小昆蟲

    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是中國現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帶著光緒皇帝還有很多官員逃到西安。迴鑾之後,接受八國聯軍提出的《辛丑條約》,此舉對中國打擊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動進行變法。1901年,在慈禧的默許下,清政府進行改革,改革內容和戊戌變法差不多。這次新政涉及多個領域,波及了內地和東北、蒙古、西北地區,結果並沒有取得太大進展,不過“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現代化。

    新政對社會有什麼形象呢?

    1.增加人民負擔,苛捐雜稅多如牛毛。

    實行新政,清政府必須籌錢,所以只能向民間徵收,增加了人民的負擔,勞苦大眾生活越來越貧困,社會矛盾更加突出。

    2.列強侵略更加肆無忌憚。

    新政時,政府的一些經濟政策客觀上為列強輸出資本創造了方便條件。列強對華經濟侵略加速擴張,民族危機空前深重,列強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剝削人民。列強更是透過資本控制了清政府的經濟命脈。

    3.加深了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

    新政實施後,民族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政府為了錢,將許多東西國有化,激化了清政府與民族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4.鎮壓革命的力量增強。

    新政所編練的新軍,提高了戰鬥力,再加上各地辦起的警察,加強了對革命派反抗鬥爭的偵緝和鎮壓。

    清末實施的新政對社會各方面都有影響,新政的實施並沒有為老百姓帶來多少好處,相反,老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更變本加厲了!

  • 3 # 小然和雷哥說歷史

    感謝作者邀請回答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清末新政是在清政府與十一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後,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大環境下發生的。慈禧太后回鸞後,拾康梁之牙慧,於1902年開始實行新政。可以說,清政府在埃了打後,徹底認清與西方的巨大差距的同時,採取的主動與世界接軌的妥協策略。如果說1860年後是作為近代化開端的話,清政府再捱了打後實行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從本質上來說,是在不改變上層建築例如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基礎上,被動得透過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來維護清朝統治;而1900年後的清末新政則是或多或少得動搖了整個國家的上層建築,改革得力度和深度要強於洋務運動,清政府在亡國危機的巨大刺激下,主動得融入世界發展潮流。清末新政涉及得面很廣,如袁世凱透過小站練兵建立了近代中國第一支現代化的警察隊伍,大力建設鐵路,如在袁世凱的支援下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等等,不一而足。我認為清末新政至少從兩點來看動搖了中國的上層建築。

    第一,就是廢黜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科舉制實行了1300多年,科舉制是選賢任能的最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渠道,無論出身是否高低,平民也可以透過考試來做官,所以它避免了魏晉以來以出身論英雄的門閥體制。1905年科舉制度貿然被廢黜,首先使讀書人透過科舉做官的夢想破滅,而接下來清政府透過鼓勵知識分子學習近代西方自然科學來培養國家技術人才,由於當時大多數讀書人不知道西方自然科學為何物,因此使很多科舉士人茫然不知所措,不能學以致用,讀書人作為穩定社會發展的基石被破壞,導致這一階層大部分都參加了北洋新軍從事革命運動。

    第二,實行預備立憲。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結果採用英國、德國式的君主立憲制來維持國家秩序。鎮國公載澤甚至向慈禧太后說君主立憲有“皇位永固,內亂可彌,外患漸輕”三大好處,如果清政府能馬上實行,設立責任內閣,定期召開民選國會的話,清政府還有救。但此時個人權利慾再一次凌駕於國家利益至之上,慈禧太后不願意過早放權,所以載澤建議實行預備立憲,以華人民智未開,貿然實行會破壞國家穩定為理由,延緩立憲時間,期限為20年,這樣就可以在慈禧太后有生之年,她的權利不被剝奪。1908年清政府頒佈的《欽定憲法大綱》可以看出假立憲,真專制的痕跡。慈禧死後,一些開明派士紳建議立即縮短預備立憲期和召開國會。壓力之下,清政府被迫召開一個所謂的諮議局來糊弄一下,然後將預備立憲縮短為3年,最後裁撤軍機處,透過黑箱操作選舉出了一個皇族內閣。最終使人民看到預備立憲的騙局。清政府公信力的破產使當時持中間路線的立憲派官僚走到了政府的對立面。於是革命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從廢黜科舉制和搞虛偽的預備立憲者兩件事可以看出,清政府的新政一方面沒能照顧到大多數知識分子的利益,使他們作為國家行政力量的一種因素突然斷層;另一方面,沒有很好得透過自上而下對當時腐敗的政治制度進行自我改革,喪失了延緩政權滅亡對機會。當時主持新政實施的人是在朝廷中地位顯赫的袁世凱,透過小站練兵,透過建立起一支現代化對警察力量,袁世凱對清末新政的實施可謂出工出力。在此過程不斷積攢自己的人氣,逐漸得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北洋軍閥勢力,最終南北議和,由袁世凱出面組閣,結束了清政府的腐敗統治。

    在我看來,清政府實不實行新政都無關,清政府沒有抓住戊戌變法的機會,透過走改良主義路線行不通。兩年後,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條約的簽訂,使以孫文為核心的激進革命派認為清政府徹底成為洋人的朝廷,這一觀念不僅使他們,也使當時底層民眾深入人心。而後,清政府不恰當的廢黜科舉使當時的讀書人沒了活路,促使他們下定決心進行反清活動、預備立憲又把溫和派官僚推向了政府的對立面,可以是,清末新政加快了清政府滅亡的步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寵物貓辦個婚禮能收多少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