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75885144415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逐漸瞭解到,記憶與大腦中化學物質的變化密不可分。 腦專家把整個記憶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即記憶獲得階段、貯存和鞏固階段、保持階段、再現階段。而根據記憶保持的時間長短又可分為瞬時記憶(少於1秒鐘)、短時記憶(幾秒鐘到幾分鐘)、長時記憶(幾小時到數年或更長)。 科學家們發現,人的記憶力與大腦細胞的數目有關。愛因斯坦逝世後,神經組織學家為這位天才學家的大腦做了切片,發現這個記憶力超群的大腦的腦細胞數目遠遠超過一般人腦的數目。科學家們還發現,人的記憶力不僅與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而且還與後天的勤奮有關。小孩的腦細胞數目比成年人多,這是因為有些腦細胞後天得不到一定次數的記憶鍛鍊而自行死亡的緣故。因此,大腦細胞遵循“用進廢退”的規律。 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研究後認為,外界資訊透過人的感覺器官向大腦中傳輸的時候,大腦細胞中的突觸所產生的電脈衝和神經遞質沿著一定的神經通道傳導。因為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如蛋白質和核酸以及神經遞質等是由碳、氫、氮等元素組成的,這些碳—氫、碳—氮乃至碳—碳鏈是可以旋轉的,因此,在資訊流的作用下,這些化合物的原子位置和化合物的結構就會發生變化,隨著資訊的傳導便會在神經通道上作為一種化學印跡顯現出來。如果這種印跡達不到一定的強度——一次刺激的訊號太弱,或反覆刺激太少,則這些印跡會隨之消失,這樣,瞬間記憶也就不能轉化為長時記憶。反之,如果一次刺激強度很大(如平常說的“那次印象特別深刻”),或反覆記憶(如背英語單詞),成為很強的化學結構印跡,則每當有關資訊透過這個通道時,便可使這種結構印跡所“記述”的情景重現出來。平時人們常說,“……讓我想想,……啊,想起來了”,就是這個道理。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發現,大腦細胞的記憶行為,離不開核酸、蛋白質、乙醯膽鹼等化學物質。有人用放射菌素來阻止DNA(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結果,隨即出現了記憶障礙和神經系統普遍功能紊亂。乙醯膽鹼是大腦中的重要神經遞質之一,它可以被乙酸膽鹼酶水解而失效。有人給受過系統訓練的大鼠注射可以抑制乙醯膽鹼酶的毒扁豆鹼,使乙醯膽鹼的水解反應削弱,從而明顯地增強了大鼠對訓練行為的保持能力。實驗還證明,給藥時間相隔愈短,加強記憶的作用就愈強。反之亦然。19世紀初,有人用乙醯膽鹼酶的啟用劑——東莨菪鹼,作產婦麻醉劑後,發現病人服藥後,喪失了對手術過程的記憶。後來研究表明,東莨菪鹼能干擾人和動物對獲得資訊的貯存能力。專家們發現,大腦中的乙醯膽鹼主要分佈在大腦皮層、海馬、紋體等部位。而大腦的這些部位恰好就是學習記憶的高階神經中樞所在地。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人腦垂體腺分泌的加壓素和記憶有密切關係。他們曾對一組50~65歲的男人進行過試驗,連續3天噴了3劑加壓素,結果,試驗物件的記憶和學習能力都明顯地得到改善。這證明:加壓素至少能提高短時記憶。 不久前,美國圖蘭大學醫學院的專家發現,人腦中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促黑素細胞激素,不僅能促進人的記憶,而且還能增強注意力。據試驗,接受這些化學物質的學生,在一系列工作中,比起對照組的學生,注意力容易集中,能較好地記住在他們面前閃過的幾何圖形。而對於原來智力遲鈍的患者,經注射這種藥物後,效果尤為明顯。為了反映這些化合物奇妙特點,有人送給它們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叫做“天才藥”。學者們相信,不同人之間學習能力的差別,可能就是由遺傳上“天才藥”的多少決定的。一位記憶力強且不易分心的人,也許就是天然產生較多的“天才藥”的幸運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家的禽藥比較好,養殖戶們都進來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