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陽曆 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們平常的日期
農曆=陰曆 是中國古代用來農耕的日期,也就是日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1,陽曆--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所定出的歷法.
2,陰曆--以太陰(月亮)繞地球為一個月,12個月為一年(閏年為13個月)所定出來的歷法.(以閏月調節年之四時).
3,公曆--世界各國通用的歷法.為太陽曆,即陽曆.
4,夏曆--中華歷代所用的歷法,始自夏代,故稱.是陰曆,歷代都在不斷修改,後來加上24節氣後,成了陰陽合曆.
5,農曆--與夏曆沒有什麼區別.曆法為農事而立,所以華人叫它農曆.其中的24 節氣是按太陽年24等分而得,這是陽曆部分.農曆的月日及閏法屬於陰曆部分,編在一起就成了和陰陽合曆.我們平常沒注意,叫慣了"陰曆"不加區分.
農曆和陰曆的區別
1、陰曆是農曆,但農曆不僅是陰曆。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農曆是陰陽合曆,其中包括象這樣“八月十五月亮圓”表示的以月亮週期記錄的陰曆。也包括“清明節”這樣按“節氣”來表達的、總在每年的4月5日這樣的太陽曆。
所以,經常會在日曆上看到“農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這樣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農曆中的陰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則是農曆中的陽曆表示法。
2、從字面上理解,陽曆是“太陽曆”的簡稱。農曆分為陰曆和陽曆就是這樣的表示。但自從採用西方的“公元曆法”,現在的陽曆就基本上專門來表示也是“太陽曆”的“公元歷”。這主要跟我們的習慣有關。因為作為中國日期記錄及節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農曆中的陰曆來定義的。比如“除夕”就是臘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端午節等等都如此。而用農曆中的陽曆來表示的好象只有一個算不上節日的“清明節”。農曆中的陽曆就是24節氣,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說起來,農曆中的陽曆倒更能代表“農曆”這個稱謂。
公曆=陽曆 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們平常的日期
農曆=陰曆 是中國古代用來農耕的日期,也就是日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1,陽曆--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所定出的歷法.
2,陰曆--以太陰(月亮)繞地球為一個月,12個月為一年(閏年為13個月)所定出來的歷法.(以閏月調節年之四時).
3,公曆--世界各國通用的歷法.為太陽曆,即陽曆.
4,夏曆--中華歷代所用的歷法,始自夏代,故稱.是陰曆,歷代都在不斷修改,後來加上24節氣後,成了陰陽合曆.
5,農曆--與夏曆沒有什麼區別.曆法為農事而立,所以華人叫它農曆.其中的24 節氣是按太陽年24等分而得,這是陽曆部分.農曆的月日及閏法屬於陰曆部分,編在一起就成了和陰陽合曆.我們平常沒注意,叫慣了"陰曆"不加區分.
農曆和陰曆的區別
1、陰曆是農曆,但農曆不僅是陰曆。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農曆是陰陽合曆,其中包括象這樣“八月十五月亮圓”表示的以月亮週期記錄的陰曆。也包括“清明節”這樣按“節氣”來表達的、總在每年的4月5日這樣的太陽曆。
所以,經常會在日曆上看到“農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這樣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農曆中的陰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則是農曆中的陽曆表示法。
2、從字面上理解,陽曆是“太陽曆”的簡稱。農曆分為陰曆和陽曆就是這樣的表示。但自從採用西方的“公元曆法”,現在的陽曆就基本上專門來表示也是“太陽曆”的“公元歷”。這主要跟我們的習慣有關。因為作為中國日期記錄及節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農曆中的陰曆來定義的。比如“除夕”就是臘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端午節等等都如此。而用農曆中的陽曆來表示的好象只有一個算不上節日的“清明節”。農曆中的陽曆就是24節氣,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說起來,農曆中的陽曆倒更能代表“農曆”這個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