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搞笑段子小賴

    暑期檔收尾殺來一部《鋌而走險》,比之監製曹保平一貫擅長的“黑色犯罪片”前作,頗有中規中矩的平庸之嫌。

    與其說他展示了所謂暴力美學,不如說他更拿手的似乎是暴力“慘”學。

    猛獸的“螻蟻”感

    《李米的猜想》中王硯輝、王寶強二人飾演的“兇徒”用身體當容器、聽起來就很慘,《烈日灼心》中鄧超、郭濤、高虎三人半生贖罪“慘”上有名,《追兇者也》裡的張譯同樣有一個悽慘的故事,都同樣有“螻蟻”一般叫人驚心的特質。

    底層的生活充滿不可控性,任意一絲風吹草動都能引發萬劫不復的後果。

    《烈日灼心》裡鄧超飾演的養父是犯罪分子“良心發現”的人性高光時刻,《鋌而走險》里歐豪飾演的夏西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泯滅人性的亡命徒,除了兄長之外對全世界都毫無共情基礎。

    不管是哪一種,都很可憐。

    打打殺殺越是兇悍無匹,這種螻蟻的輕浮、困獸的絕望感就越強烈。

    這是曹保平“黑色”的核心要義吧,他鏡頭裡暴虐的殺人放火的人,人人都是苦苦掙扎泅渡的命運的螻蟻。

    與其說他用善惡眼光在裁決有罪與否,不如說他用命運視角在揭露無間之苦。

    更隱隱戳中觀眾心中隱秘的“安全感”區域:以為盡在掌握的人生,或許會因為一個意外就徹底滾向深淵,這種“螻蟻”式的悲憫參照最驚心動魄。

    當然,作奸犯科、殺人越貨最終只是少之又少的小機率事件。

    那麼,如何營造偶然性極端事件和必然性普遍生活經驗之間的關聯呢?

    對於細節和城市空間基調都很有要求。

    一,細節滲透。

    舒心醬想說兩個細節,一個是電影中刑警的袖子,另一個是夏氏兄弟臨時藏身點的沙發。

    袖子多出來一塊,內穿的秋衣(應該是秋衣吧?或者叫棉毛衫?)袖子伸出來一截,伸到了外衣的袖子外邊。

    衣服穿著非常不講究,但這種“不講究”恰恰是對的。

    生活中這個收入水平這個年紀的男士大約就是這樣的穿法,每個細節都很想讓你寫三千字小作文拯救一下中國直男的審美水平,如果像港片裡阿Sir們一塵不染的西裝三件套、有精緻的袖口、反而不對。

    (盡力了實在沒找到袖子劇照)

    此外有一個鏡頭帶到了破沙發,曹氏兄弟追錢逃命途中,臨時找了一間廢棄的舊屋子,屋子裡的舊沙發裂了個大口子,裡面的填充物都擠了出來。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共同構成了影片相對紮實的質感:你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二,底層“潮暗”氣質。

    影片幾乎迴避了所有城市裡光鮮亮麗的地方,無論是二手車行還是棋牌室抑或是“黑螞蟻”修車行,故事裡的重慶處處是城市底層的渾濁基色。

    崎嶇而上的階梯破舊冷清,卷閘門質感廉價、聲音刺耳,雨霧濛濛中的過江纜車似乎也帶著疲憊的雲中泥式的倦怠,讓人感覺男主的住處黑漆漆黏糊糊一團、永遠也打掃不乾淨。

    這些視覺意向同時也構成了心理暗示的一部分:人就陷在這泥沼中,走投無路抽身無門只能鋌而走險。

    這一類“風景詩學”面相,比如《未擇之路》裡的西北荒灘沙漠,《暴裂無聲》中內蒙坑坑窪窪的礦區,《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裡廣州市中心的城中村,地標風貌的landscape浸入影片的敘述風格中,成為故事肌理的一部分,囊括了更宏大的“當下感”。

    接下來,我們聊劇作的零星亮點和明顯槽點。

    第一點,臺詞和動作設計的閃光點過於分散、零星。

    首先是臺詞水平參差不齊。

    沙寶亮飾演的悍匪腹部傷口流血不止,躺在廢棄的破屋子裡讓弟弟放開自己去追錢,他說“有錢才是人”。

    “有錢才是人”,這句臺詞的凝練程度很高。

    老實窮人家的兒子如何成了悍匪,這一句話說完了他一生的內容。

    相比之下,小女孩在父親病床前哭喊“你起來給我唱《生日快樂》吧”的片段,顯得非常煽情且平庸。劇情的所有表達路數都是對的,但缺了一句意料之外的、至關重要的、一擊到底的扎心的話。

    三流電視劇的十八線編劇都會寫“爸爸你給我唱首《生日快樂》吧”。

    打個比方,《我不是藥神》裡大媽讓週一圍飾演的警察放徐崢,糟糕的開啟方式是讓大媽嗷嗷哭“求求你放了他吧,你讓他給我們拿藥吧”,加上煽情背景音樂來催淚,但是戲裡人家老太太一層一層說“吃了五年,房子吃沒了”,扎心效果呈幾何倍數增長。

    差別在於一種是很泛化的、平庸的套路,另一種是具體的、獨特的有體驗的感受。

    前者是寫出來的,後者是從角色人物心裡長出來的。

    “有錢才是人”這句就是“長出來的”,雖然沒那麼神,但在影片中相對來說最讓人有記憶點。

    總體而言這部電影是動作、情節驅動型的,臺詞基本停留在交代故事情節層面,“閃光”之處不多,至於動作設計水平、閃光點也很零星。

    值得一提的是歐豪用錢打人,類似的操作並不新鮮,但此處的動作和設定很連貫,大鵬兜裡藏著兩萬塊準備跑路用、被正面攔截的歐豪拿出來打臉,銜接順暢。

    最大的加分項是最後搏鬥時刻的火,二人搏鬥中大鵬帶著滿身火滾過來、又用火在歐豪脖子上燙出一截疤痕。

    這兩處的設計很漂亮,道具用得好、視覺效果有衝擊力,更暗合了雙方都以命相搏的兇狠絕望。

    第二點,人物心理動機的支撐感中途掉線,演變為“聖母”純靠愛發電。

    這一類電影的主角一定要有合理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要是平凡的小人物,而非“聖人”。

    扔下小女孩、發現她深夜孤孤零零在雨中之後於心不忍,這是常人都有的惻隱之心;但為素不相識的病人拱手讓出九死一生得到的兩百萬,和小女孩的羈絆顯得太深,有點過。

    前半段大鵬的角色還是一個正常的底層小人物,後面就越來越脫離人性、接近“神性”聖母心了。

    並非不能夠塑造犧牲的英雄角色,但小王八蛋一秒變聖母,心理支撐太薄弱,會讓劇情和角色都很乾癟。

    這也是很多中國產影視劇通病,配角黑白難辨塑造得越接近真實的人性,主角卻依舊聖母心氾濫、恨不得為所有人都輪流死一次,越看越讓人覺得乾癟,“為正確而正確”將男一號捆死在了不能黑化甚至不能灰的大坑裡。

    第三點,非職業抓賊人士的活動領域和合理性邊界。

    很多作品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賊抓賊鬥得你死我活,執法機構在幹什麼?

    如果讓大鵬報案完、警察蜀黍們一擁而上,戲劇衝突會打骨折、高潮重頭戲丟了一半;如果一直“私鬥”,讓“正經職業人員們”的臉擺在哪裡?

    所以《鋌而走險》折中,最後讓反派被狙擊手一槍爆頭。

    然而想要兼顧兩頭的設計,又會讓高潮戲份拉扯得很繁冗,讓觀眾有“他怎麼還沒死”的疲勞觀感。

    整部電影看下來,戲裡大鵬對小蘿莉的聖母心善念,似乎遠遠不能夠溫暖那潮溼又黑暗的螻蟻般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老師講得不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