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小步

    商幫:以地域為中心,以血緣、鄉誼為紐帶,以“互幫互助”為宗旨,以會館、公所為其在異鄉的聯絡、計議的一種既“親密”而又鬆散的自發形成的商人群體。

    明清兩代公認的有十大商幫,分別是徽商、晉商、粵商、閔商、寧波商、龍游商、洞庭商、魯商、江右商和陝商,只不過徽商與晉商是他們的翹楚。

    晉商,天下第一商幫。“貨通天下,匯通天下”,富可敵國。“日升昌”票號全國更有51家,平遙有22家,被成為“中國的華爾街”。晉商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嗎?

    一、完善的企業制度,而且是股份制;股權、所有權和管理權,三權分立,不比西方落後;

    二、“用鄉不要親”,把家族氏管理轉變成制度化管理。企業組織架構,人才引進、培養,員工管理,財務制度健全,保證企業有效執行。

    三、“身股制”,員工可以參與分紅。保證了員工與企業的利益一致,有效吸引山西本地優秀人才加盟,激勵了他們工作積極性。

    徽商,指徽州地區的商幫。徽州地區包括祁門、婺源、休寧、績溪、歙縣、黟縣和歙縣。

    每個家族都有人做官或者有錢人,以家族文化為傳承,有嚴格的家規,還有宗廟和家譜。徽商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一、資本籌集。家族與家族之間合夥,各種官僚、婚姻、援助、遺產和委託等資本合體。以家族為主體,在某些區域控制一個行業,對其壟斷。

    二、藉助家族勢力展開商業競爭。胡雪巖說“花花轎子人抬人”,利用家族關係收集資訊、運輸、採購、倉儲和銷售,提供便利條件,降低成本。

    三、藉助家族勢力實現官商結合。紅頂商人胡雪巖;最有名的是鹽業,兩淮鹽業被徽商控制。

    四、藉助家族的宗法家規實行內部管理。“用親不用鄉”,靠的是宗法和族規進行管理。

    五、家族文化起作用。重視教育,明清兩代出了17個狀元,618名進士。

    徽商和晉商:“誠信”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 2 # Mrattia

    徽商即徽州商幫的簡稱,這是一個以古徽州一府六縣(歙縣、績溪、休寧、祁門、黟縣、婺源)商人在徽州或徽州以外經商者結成的經濟群體,帶有極其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而晉商也是一個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商人群體,主要指以山西以及陝西關中地區的商人,即所謂山陝商人,其中尤以山西祁縣、平遙、太谷、介休等地的為最著名。

    舉商貿大業,奪金融先聲,匯通天下!

    徽商與晉商在商業精神上的誠信觀、義利觀,百折不撓,堅忍不拔,創造了流傳千古的商業文化,如徽商的“徽駱駝”精神和晉商的“進取精神”、“敬業精神”、“群體精神”等,都值得我們借鑑。徽商的“徽駱駝”精神甚至成為我們今天這一方水土中人的做人理念了。

    徽商與晉商均繁盛於明清兩代,其間晉商前後活躍商界500餘年,徽商約400餘年,兩大商幫在其發展繁榮時期均創造了商界奇蹟,為後世留下了輝煌燦爛的商業帝國文化,湧現出象胡雪巖、江春、馬日璐、馬日琯、汪裕泰和喬致庸、雷履泰、張四維、席銘、王相卿、王崇古、馬自強等。

    這些古代商業驕子成就的商業奇蹟,不僅成為我們現在津津樂道,研究挖掘的文化礦藏,他們本身也成為現代中國商人和企業家的楷模,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史上的一道風景線,一座豐碑!

    商業與企業的最高境界是做什麼,答曰:是做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凝聚力、向心力。企業的初級階段,沒有能力做文化,它要求生存,求發展。而一旦企業做大,其時企業追求的不再是初、中級階段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取勝,而是這個企業非物化的精神理念,一種滲透於不僅是本企業,而是全社會的文化濡染力。歷史上的晉商徽商就是如此做的。晉商的關公神明,誠信仁義;徽商的程朱理學思想、“徽駱駝”精神等等,不正是歷史上一代代晉商與徽商們創造累積並傳承下來的嗎?物的東西,可以毀掉,而精神的文化的東西即非物質的東西卻是毀不掉的。轉看今日國內的一些大型、特大型企業,不正是在做著本企業可以傳之後世的文化嗎……

  • 3 # 孤獨浪人85954997

    徽商和晉商之所以能發展兩大商幫,晉商運煤業,徽商掌管鹽業,主要靠誠信!從商要講信譽第一,人不管做什麼事要講信譽,只要有誠信就會從小做大。

  • 4 # 西山講歷史

    說起晉商的起源,完全應了那句話,就是時代在召喚。晉商的崛起就和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沿海崛起一樣,都是因為時代的機遇。當時在朱元璋打跑蒙古人以後,為了防止蒙古人反攻倒算,所以就在長城一線佈置了重兵。可問題是長城那邊又不產糧食,產糧區在中原一帶,怎麼保證兵卒們的糧食供應成了困擾朱元璋的大問題。

    一開始,朱元璋使用的是國家系統來轉運糧食,沒多久就發現靠政府系統轉運不划算,從中原運一車糧食到大同,要消耗三車糧食。後來有人給朱元璋出主意,讓民間來運糧食,老百姓把糧食運到長城以後,可以在那裡用糧食向政府換取鹽引,再憑鹽引到指定鹽場和指定地區販鹽,由於鹽是專賣品,獲利頗豐,所以大批的老百姓開始幫政府轉運糧食。做這個事,山西正好有天然的便利存在,山西北部正好是抗蒙前線,南部連線河南這樣的產量大省,臨汾一帶還有鹽池可以消費鹽引。

    山西人可以在山西南部收購糧食,然後轉運到北方換成鹽引,同時收購北方的毛皮運到中原地帶出售,這就是晉商起家的過程。因為民間運送糧食的成本遠低於官府,所以這個生意大有可圖,晉商就是抓住這個開始崛起的。

    晉商長期活躍在草原地帶,他們也是最早接觸到女真部落的人,後來滿清在東北成立後,晉商就可以和滿清做生意,當時晉商有八大商號,他們是最早和滿清人做生意的商家,而且正是由於晉商的支援,滿清的物資供應才會非常的穩定,所以在滿清入關以後,晉商沒有受到絲毫的損失,反而受到政治優待。隨著滿清政府統一全國以後,晉商的勢力開始不斷的高漲,這就是他們順應形勢的地方。晉商的衰落是由於他們的商業模式還是基於農業社會,沒有辦法和現代商業文明對抗,所以在清末晉商隨著清王朝的滅亡也一起消亡了。

    徽商的興起要比晉商晚,大概是在明朝中期才開始崛起。因為當時晉商崛起以後,他們需要收購大量的南方貨物,比如像茶葉,絲綢,鐵器等轉賣到北方草原,但是他們的傳統勢力範圍只侷限於山西南部和河南一帶,再往南去延伸他們沒有這個能力了。徽商就在這個時候抓住了機會崛起,徽商首先有地理優勢,正好發揮了它連線南北的作用,而且從山西流傳出來的鹽引,徽商正好拿去南方鹽業中心揚州去獲得鹽的轉賣權,沿長江販賣。

    徽商的活動範圍正是中國茶葉,絲綢等物產最豐富的地帶,他們本身也有濃重的經商文化, 和晉商一南一北互相呼應,把南方的特產源源不斷的賣向草原,把北方的皮毛等特產轉賣向南方。

    徽商的衰落和晉商一樣,是被現代商業文明衝擊 ,被時代淘汰了。

  • 5 # 人生如詩14

    關於徽商和晉商,我去過婺源旅遊也耳濡目染地瞭解過晉商文化,今年還到了晉中地區的平遙古城的日昌昇商號和喬家大院為代表的晉商文化遺產地。初步瞭解了當時兩大商的發展情況。

    感覺文化人經商和商人重視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而且票號(也叫銀號)還開啟了中國銀行業的雛型。

    至今商家重視和尊崇關羽是不是與此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葵搭配什麼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