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桃子栗子
-
2 # 途蟲的百味人生
尊其師,信其教,我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家長,真的建議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老師的不足,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埋怨老師,因為如果總是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的不足,家長逞了口舌之利,吐了心中的不快之氣,但其實孩子才是受害者,孩子在家長的"言傳身教"下,也會抱怨老師,不尊重老師,自然也就會不願意聽老師的教誨,影響學業。
老師有不足,家長當然可以議論,這是家長的權利。家長也可以跟老師溝通交流,這都沒問題。但我們把孩子交到老師手中,就要相信老師,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學生(孩子)變得更好,有些老師甚至比家長還更關心孩子。我們也必須明白,父母只面對一個孩子,都會感嘆教育孩子不易,而一位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各種性格,不同情況的孩子,更不容易,所以老師有哪些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家長也要理解,畢竟家長大都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而老師則要站在所有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其實老師和家長都不容易,彼此多一份理解,溝通和扶持,真的很重要。孩子出現問題,家長應首先反思自己,然後才埋怨別人,如此,最好。
-
3 # 關於教育不得不說的事
我必須說,家長在孩子面前談論老師,是非常沒有修養和愚蠢的行為!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老師也是普通人,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是人,孰能無過?大部分學校的老師,要面對50多個學生 。每個孩子的性格,學習能力都不經相同。老師即要去花精力瞭解,還要花時間管理 ,即便有三頭六臂,也不肯能做到盡善盡美。
家長應該對老師寬容一些,將心比心!
其次,家長的這種行為舉止不僅是缺乏修養的 ,而且只能激化師生矛盾!
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數落老師的不是。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不懂得尊重老師,甚至認為老師所做的一切,都不對。孩子不服管,老師管不了。老師只能選擇放棄,最後吃虧的還是孩子。
再次,懂得感恩,是一種處世的智慧。讓孩子擁有感恩的心,孩子在學習中才能收穫更多快樂。
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學會,對長輩的養育之恩,對老師的教誨之恩,對朋友的幫助之恩。孩子學會感恩,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4 # 愛的教玉
人無完人,同樣老師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每個人都有缺點,老師也不例外。
一個老師每天面對七八十個孩子,每個孩子的性格又都不一樣,老師不可能做到每件事都能讓同學、家長認可。
那麼當孩子放學回家向你抱怨老師的一些做法時,家長應該怎樣面對呢?
我的做法是: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再跟孩子一起分析,無論是老師的做法欠妥,還是自己的原因,都應該直面面對,分析過後再給孩子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師也不是聖人,但要理解老師,同時自己要從這件事上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要做到博採眾長。
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談論老師的不足,表現對老師的不滿,這是不對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經常在孩子面前數落、抱怨老師的不是,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成功教會了一個愛抱怨、脾氣暴躁的孩子。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因為環境可以造就人,情緒也是可以傳染的。
不同的人對同樣一個問題的看法也不同,家長要理解老師,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家長應該深有體會,平時是不是會經常出現兩個孩子因為在某件事上不公平而提意見。
更何況一個老師管理幾十個孩子,每天會碰到很多始料未及、不可預測的問題,還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做出判斷並處理,這就有可能造成在某件事的處理上存在瑕疵。
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家長要配合老師,與老師形成合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家長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抱怨是一種毒藥。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如果您想擁有一個Sunny、快樂、健康的孩子,就停止您的抱怨吧!
-
5 # 師者新說
這樣的家長是不明智的,這是對自己的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
一、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師也是人,難免會有一些缺點。老師不是聖人,就算是聖人,也不能保證沒有一點缺點。家長也要認識到這一點。
二、老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所謂眾口難調。家長難免會有一些不滿,這時,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因為老師要照顧的是全體學生,要站在全體學生的角度上看問題。
三、尊其師,才能信其教。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談論老師的不足只能產生一種效果,就是使孩子從心裡不再尊敬老師,不尊敬老師,老師教的內容他也就很難再學進去了,最終影響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四、老師在學校經常教孩子尊敬父母,聽父母的話,幫父母幹力所能及的家務。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想讓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明智的家長都是儘量和老師保持一致,真的對哪些做法不瞭解了,可以私下和老師溝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談論老師的不足。
想起前幾天看過的一片文章,一個植物學博士的兒子正在上初中,一天,兒子回家時拿了一株植物,說是老師不認識這株植物叫什麼名字,讓自己拿回來請教一下家長。父親當即說,哪裡是你老師不認識,是你老師想考一下爸爸,明天老師就會告訴你它叫什麼。當天晚上,父親揹著孩子給老師打電話詳細介紹這株植物,並告訴老師明天親自把答案告訴自己的兒子。
這樣的家長才是非常明智的,如果當時告訴了兒子,並把老師貶低一番,以後兒子就不會聽老師的了,反正自己爸爸比老師厲害多了,有這種想法,最終害的是自己,
回覆列表
我是一線老師,我覺得家庭和學校是孩子兩個最主要的成長環境,家長和老師是陪伴和教育孩子成長的兩個最最主要的人。
老師和家長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績、健康成長。
可是呢,有時候家長可能與老師看問題的立場不同,難免會有分歧和不理解。於是呢,可能會出現相互抱怨的情況。
家長是站在自己一個孩子的立場,從自我角度看問題的話,可能與老師面對全班學生的角度對待問題和事情的態度和思維方式是不同的。此時若有不解,請及時溝通。
咱們家長呢,最好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老師。那樣在孩子的心裡會有什麼想法呢?會降低老師在孩子心裡的威信。那樣孩子在學校會更不聽老師的話。會在孩子心裡形成兩個矛盾的個體:我家長都說老師不好,我幹嘛還聽他的?
我自己作為老師經常教育學生,回家要聽家長的話,要孝敬父母,他們是這個世界上對你最好的人。同時我作為家長,有時候孩子回家會跟我抱怨在學校里老師怎樣嚴苛等。這是家長不能聽孩子的一面之詞,必須站在老師的立場教育孩子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總之,我覺得吧,家長和老師要相互理解支援,畢竟我們的面對的教育物件和教育目標是一致的。其實呢,有時候老師比家長更希望孩子優秀。每當看到自己的學生取得優異成績,都無比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