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小哥
-
2 # 乘風論
這是一種大腦失認現象:
這是個十分複雜的問題,簡單扼要地分,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
是大腦的疾病,即失認症: 失認症是指不能認知透過感覺器官感受到的熟悉的物體,這種不能不是感覺障礙、智力衰退或其他原因所致。它僅與一種模式有關,例如視覺性失認症,透過其他感覺如觸覺即能認識物件,或只有聽到說話聲,才認識人。
失認症很多,聽覺性失認症患者沒有聽力的喪失,卻不能認知言語。這類患者初級聽皮層(顳橫回的41區)、內側膝狀體、聽覺通路、聽神經和耳的結構與功能均屬正常,但卻不能根據語音形成語詞知覺。不能認知曲調的稱為樂音失認症(或稱失音樂症)。他們不能分辨樂音的音調,也有些患者不能區別說話人的嗓音。詞聾患者大多數左顳葉22區或42區次級聽覺皮層損傷;樂音失認症患者多為右顳22區、42區次級聽覺皮層受損傷。嗓音識別障礙又可分為兩種型別,陌生人嗓音分辯障礙多見於兩側顳葉次級聽皮層(22區、42區)同時損傷。對患者來說,所有的陌生人都用一副腔調講話;熟人嗓音失認症對熟人嗓音確認能力喪失,但尚能分辨陌生人說話的嗓音差異。熟人嗓音不識症多因右半球外側下頂葉受損所致。
視覺失認症患者沒有視力障礙或視野缺失,視覺失認症有如下幾種:
1、統覺性失認症:這類患者對一個複雜事物只能認知其個別屬性,但不能同時認知事物的全部屬性,故又稱同時性視覺失認症。這種失認症可能是V2區皮層,以及視皮層與支配眼動的皮層結構間聯絡受損,如與中腦的四疊體上丘或頂蓋前區眼動中樞的聯絡遭到破壞,不能透過眼動機制連續獲得外界複雜物體的多種資訊。
2、聯想性失認症:患者可對複雜物體的各種屬性分別得到感覺資訊,也可將這些資訊綜合認知,很好完成複雜物體間的匹配任務,也能將物體的形狀、顏色等正確地描述在紙上,但卻不知物體的意義、用途,無法稱呼物體的名稱。這類患者大多數是由於顳下回或枕—顳間聯絡受損而致。這是視覺及其記憶功能和語言功能之間的功能解體所造成的。
3、一種再認面孔的特殊困難稱為面孔失認症:面孔失認症分熟人面孔失認症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礙。熟人面孔失認症患者對站在面前的兩個陌生人可知覺或分辨,也能根據單人面孔照片,指出該人在集體照片中的位置。但病人不能單憑面孔確認親人,卻可憑藉親人的語聲或熟悉的衣著加以確認。這類病人大多數是雙側或右內側枕—顳葉皮層之間的聯絡受損。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礙的患者,對熟人確認正確無誤,但對陌生人卻無法分辨。對他們來說,周圍的陌生人都是一副面孔。所以,他們也不能根據單人面孔的照片,指出此人在集體照片中的位置。這類患者大多數是兩側枕葉或右側頂葉皮層受損。
4、顏色失認症:這類患者不能對所見顏色命名,同時也不能根據別人口頭提示的顏色,指出相應顏色的物體。根據腦損傷的部位不同,可分別出現全色盲性失認症、顏色命名性失認症和特殊顏色失語症。全色盲失認症患者不能認知物體的顏色,只能把美麗的外界看成黑白或灰色的世界。這種失認症主要是兩側或單側的皮層枕區腹內側,包括舌回和梭狀回,大體相當於V4區皮層損傷所致。顏色命名性失認症,實際上是一種失語症,患者對五光十色的物體能形成知覺,能按要求把兩個相同顏色的物體匹配起來,但卻說不出顏色性質和名稱。這種失認症大多數是左顳葉或左額葉皮層語言區,或視覺和語言區皮層之間的聯絡受損所致。特殊顏色失語症與顏色命名失認症十分相似,其差異在於此類患者不僅喪失顏色視覺和語言功能之間的聯絡,而且關於顏色的聽覺表象能力也喪失,可能是V4色覺皮層更廣泛的損傷所致。
還有空間失認症,體覺失認症,體象障礙等疾患,不逐一介紹了。反正它們都不是你所提問題的答案。
第二類:
是由於個體大腦“知識結構”上相應知識區域被抑制能量佔據,處於抑制狀態的結果。這又分兩大類。
(1)興奮與抑制能量互動現象:例如常用的字突然忘記怎麼寫了;高考時由於緊張,興奮能量被緊張情緒佔用,導致無力驅逐相應知識點的抑制能量,於是,本來十分熟悉的知識在那一刻怎麼也想不出來了,然而,考試剛結束,情緒放鬆,馬上想起來了。這就是抑制狀態的結果。說句題外話,這些現象反映了中國高考制度的不足:高考時答卷分數確實不能完全反映學生水平,哪怎麼會沒有補救辦法呢?分數掛帥(實質是死記硬背掛帥)怎會是“最公平”的選材方法呢?
(2)“適應”現象。人類的神經細胞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就會出現疲勞,再繼續下去,就會出現抑制。例如感受器長時間興奮,就會出現感受靈敏度下降,感受閾值增高的適應現象,最後將會出現抑制。比如照鏡子時間長了,由於“適應”,你就會覺得鏡中映象不象自己了。
第三類:
是認知改變。我們認識某人某事,總會留下某種印象,這個印象(記憶)是否全面客觀?當我們自認為都“盡在掌握”之時,恰遇新情況,新資訊一旦與腦海中舊印象發生衝突,就會給人“突然”、“意想不到”、“出乎意料”、“不可思議”及“陌生感”等等反應。這些情景在文學書中常有描述。
綜上所述,你的問題應該用第二、三類知識解答。如果仍有疑問,請更詳細敘述,我盡力而為。
回覆列表
其實這是一種名為“語義飽和”的現象,大腦在接受持續的相同刺激之後就會產生神經疲倦。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同一個地方在賣命工作、高強度運轉之後,進行了一次為時短暫的罷工。當人的眼睛持續接受一個字的刺激,這種刺激會連續傳送到大腦相對固定的位置,大腦神經活動會由於疲憊而受到抑制,形成聯想阻斷。因為神經活動降低,大腦僅能注意字的某個部分,而無法從整體上得到對這個字的意識。於是,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我們會先對字的讀音感到困惑,繼而失去對字義的聯想能力,最後甚至不認識這個字了。
舉個例子:“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比如去了海鮮市場,一進去會覺得魚腥味刺鼻,時間長了就習慣了。當從外面進入一個抽菸的房間,會覺得很嗆鼻,但呆一會兒就不覺得嗆了。看字也是這個道理,剛開始看一個字,會有非常準確的認知,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它很陌生的感覺了。
不僅是漢字,英語、日語等其他語言的使用者也會出現“一個詞看久了就認不出”的現象。甚至不僅在語言中,就連一幅熟人的照片、一個熟悉的地點,看久了都有可能突然覺得陌生起來。針對它的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開展。一些學者用“語義飽和”(Semantic satiation)來解釋這個現象。他們認為:神經系統有一個固有特點:如果短時間發生多次重複的刺激,就會引起神經活動的抑制。形象點說,神經活動也是會“疲倦”的。而且,隨後的各種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長時間注視會導致單詞的語義消退,即產生語義飽和現象。
至於這種神經抑制現象具體發生在“辨認”的哪個環節,目前很難回答,因為我們對於大腦思維活動的細節還缺乏更細緻的瞭解。“現在也有國家在研究這些課題,涉及到腦科學方面的內容。”接受採訪的腦神經科醫生表示,目前只能做到粗略的解釋,希望將來能夠有更加細緻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