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就只是個名字

    明朝可以說是中國的大航海時代,造船技術在世界都是領先地位

    耳熟能詳的鄭和七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到過印度,東非等地。只看距離就可以想象當時造船的技術有多麼先進,鄭和寶船號稱巨舶,其主要造船地為南京。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寶船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相當於現代船身長約138米,寬約56米,有統計,在鄭和大航海期間,全國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場遍及全國各地;永樂年間,明朝海軍擁有3800艘艦隻,其中包括1350艘巡邏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艦。因此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李約瑟斷言:"在1420年前後,中國海軍也許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其它亞洲國家,甚至可能超過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由此足以證明明朝造船業的發達了。

    清朝造船技術可以分為兩部分講,洋務運動前和洋務運動後。

    其實在鄭和以後中國造船技術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主要原因就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所以我們分析清朝洋務運動前造船技術是不如明朝的。洋務運動後清朝工業發展迅速,江南造船廠曾用名江南船塢、江南造船所,由曾國藩規劃建立,後由李鴻章負責。福州船政局由左宗棠1866年建立,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也是遠東最大的造船廠。當時的造船技術可以說在亞洲是第一在世界上對比西方列強也差不了多少,甲午海戰雖然戰敗了但是戰艦的硬體都是世界水平,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清朝自己造的,這個時期應該是比明朝造船技術先進的。不過這個先進主要是由於全球的工業發展所致。

  • 2 # 靜夜思160519196

    五代十國的時候吳越國的造船技術就很發達了,宋朝吞併吳越國以後就把他們的造船技術丟棄,船隻也不要了。可笑的是他們的皇帝趙構逃跑的時候靠的就是吳越國留下來的船隻。岳飛鎮壓洞庭湖水寇,看到水寇船隻竟然有螺旋漿,但也只是覺得奇怪,然後一把火給燒了……南宋的時候,已經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海上貿易空前活躍。元朝海軍最遠抵達爪哇島,古人認為那已經海上極遠的地方。中國的和尚法顯和義淨飄洋過海去爪哇,追求心中的信仰,因為那時候的人認為爪哇是西方淨土一樣的地方,因為實在太過遙遠,太過飄渺。明朝寶船下西洋,打破了華人對世界地理的認知,那虛無縹緲的爪哇根本不算什麼,世界那麼大,我們要出去看看,移民南洋的狂潮由此拉開……

  • 3 # 籃球大旭

    明朝對木工的重視前所未有,木工技術也是空前絕後,如明式傢俱放在今天,也是美不勝收,明朝所造就的基本都是巧奪天工,匠心精神融入其中,在木工領域已經是極致!發展至清朝,只是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更多的製造只是有些畫蛇添足的意味在裡面!

  • 4 # 如梭時光

    明朝的造船技術在當時全世界都是牛逼的,鄭和七次下西洋充分體現明朝的造船技術,可惜當局者並沒有把這種技術用於海外交流,增加國力,反而故步自封,自廢武功,後期禁止再出海,閉關鎖國,落後於西方文明。至於清朝,閉關鎖國更加賣力,造船技術自然也不會高到哪去,跟明朝比肯定不如。

  • 5 # 鹹魚閒聊

    這個問題就好比問秦軍和國軍誰厲害一般,有可比性嗎?顯然沒有,大秦銳士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無人能擋。相比之下,當年的抗日戰場國軍屢戰屢敗。但誰都知道,假如真的穿越了,兩軍來一場對戰,在熱武器的猛烈攻勢下,秦軍會一敗塗地。

    所以明朝的造船技術比清朝先進嗎?我的答案是不先進,甚至很落伍。但問題顯然沒有這麼簡單,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將明清兩朝的造船技術放在大的歷史潮流中,長江後浪推前浪,清朝的技術一定是比明朝先進的,但將兩者各自放在其特定的歷史時期,明朝的造船技術是絕對領先當時整個世界水平的,而清朝,雖然有能力自己建造艦船,卻主要不得不依靠於西方列強,其造船技術相較於西方國家,差距很大。

    舉個例子,據《明史·鄭和傳》記載,當年鄭和下西洋時寶船共有六十二艘,最大的長148米,寬60米,排水量有兩千多噸。可能大家對這些數字很難理解,但只要記住,鄭和下西洋的八十多年以後,哥倫布乘坐歐洲最大的船發現了新大陸,開啟了大航海時代,當時哥倫布乘坐的船最長也就35米左右,寬也就10米左右,排水量一百噸左右。148米和35米,2000噸和100噸的對比,有可比性嗎?

    很顯然沒有可比性!明朝的造船技術完爆於當時的整個世界。

    但是到了清朝,在馬背上得天下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清政府將西方先進科技斥為“奇技淫巧”,所以當工業革命席捲西方世界的時候,大清朝依舊活在夢裡,造船技術更是逐步落後(當然這種落後只是相對於當時整個世界的人整體發展水平而言的),到了鴉片戰爭,清政府才意識到船堅炮利的威力,開始發展洋務運動,建造各種造船廠,加強本國的造船技術,可以說這時期的清政府海軍從硬實力來說是很厲害的,但制度和思想的落後註定了海軍硬實力再厲害也避免不了失敗的結果,所以清軍失敗了,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由此可見,明朝的造船技術再先進也不會比清朝的先進,各種工藝技術隨著時間的發展只能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先進。但如果將兩個朝代的造船技術放到各自的時代,明朝好的造船技術領先於當時的世界,而清朝落後於當時的世界,這是毋庸置疑的。

  • 6 # 季我努學社

    作者簡介:龍飛宇,蘭州大學萃英學院人文萃英班本科生。

    隨著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江南地區其實很早(宋代)就出現了初具雛形與規模的造船業,而到了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造船業發展無疑更進一步,那麼,在這兩段歷史時期串聯的明初時,江南地區的造船業的狀況是怎樣的呢?

    首先,筆者認為,朱元璋在全國統一戰爭中的屢次水戰——顯然其中最有名、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鄱陽湖之戰——是影響明初江南地區造船業的一大重要因素,受制於江南地區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軍用戰艦必然在戰爭中被廣泛地使用,這顯然極大地刺激了軍用造船的發展,這為明初統一之後的江南地區的造船業奠定了規模。

    後來,隨著南方的平定與中原統一王朝的建立,軍用造船的需求已不太大,但朱元璋定都南京,無疑又在客觀上進一步刺激了江南地區經濟的前進與發展,明初江南地區的民用造船(如農船、漁船),官用造船(如內河航運船、外海航運船)不僅在數量上還是在大小上都得到了極大地發展與改觀,這也促進了明初所出現的江南地區造船業的繁榮景象。

    我們追溯明初江南造船業發展的根源,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因為疆域遼闊的統一王朝的建立與人口的進一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明王朝影響力的擴大,對內對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頻繁,明王朝對於船隻的需求是之前歷朝所鮮見的,據《明實錄》中的相關記載,自永樂元年至十七年,明朝政府在南方各地建造海船21次,標誌著江南地區成為了當時造船業的中心,這種壯觀的景象在明初的出現,也是有其歷史與時代的根源的。

    參考文獻:[1].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明實錄[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

    [3]. 李伯重.明清江南地區造船業的發展[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01):24-30.

  • 7 # 路燈下的百萬負翁

    首先我想說這個先進是相對的

    明朝可以說是發展比較強大的時期,各種製造技術,外交在中國歷史上都是特別可圈可點的,比如說鄭和下西洋等,把中國的先進的陶瓷、絲綢,茶葉,等東方文明帶到了西方,也把西方的文化藝術帶回了中國,對中國的文化交流發展也是有巨大的貢獻。重點是明代的船沒有以大多數戰爭來作為衡量

    那麼再看清朝,閉關鎖國帶來的各種落後,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清朝的造船術要經歷的是戰火的考驗

    其次我們知道從明朝到清朝,船的材質沒有發生變化,都是以木頭為主,明朝的船傳播東方文明,清朝的船為保家衛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春天裡樹的枝頭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