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鴻鵠迎罡

    藝術欣賞肯定不是騙局,如果要說是騙局,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欣賞者的知識太膚淺了,他被自己膚淺的知識給欺騙了。欣賞優秀藝術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調動觀者所有知識、學養、情感、思想等,來共同分析和品評,方可領略作品的精妙。

    安格爾《穆瓦特西耶夫人》

    藝術不像數學中的1+1=2一樣,只有一種正確結果,一件優秀藝術品可以有很多種解讀,觀者的藝術審美知識越豐富,對作品就解讀和認識得越深刻。藝術欣賞是對一件藝術品審美再創造的過程,觀者根據不同思維角度,不同知識面,不同審美習慣,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鑑賞結果。

    魯本斯《化妝的維納斯》

    這些不同的鑑賞結果都是個人的獨特體驗,是觀者與作者情感交流和思想共鳴後產生的另一種認識。有些觀者由於自身修養較高,可能理解得更符合作者的創作本意。而有的人,則很難看懂作品,甚至誤解作者的本意。

    馬什尼科夫超寫實油畫

    不能說出現這些情況是正確或錯誤,甚至壓根認為是一種騙局。藝術是文化的外延,就拿繪畫來說,是透過視覺感染來呈現文化形態和人文思想的。觀者必須首先透過視覺進入一幅畫的畫面背後,分析畫家為什麼要這樣畫?這樣畫要表達出怎樣的思想?畫家的技巧如何?等等,只有弄懂了這些問題,才算對一幅畫理解透徹。

    埃裡希黑克爾作品

    俗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除過寫實作品比較直觀容易理解外,我們看到許多繪畫所展現出來的內容,是超出我們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之外的,比如,畢加索、達利、埃裡希黑克爾等現代派畫家的抽象畫,對現代藝術不瞭解的觀者,很難看懂這些畫,認為這些畫是小孩子的信手塗鴉。

    畢加索《卡斯維特像》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看懂或理解這些畫,唯一能做的就是給自己補充美術知識,同時多瞭解這些畫家的生活經歷,瞭解本時代主要流行哪些藝術思潮,瞭解本時代的人文思想經歷了哪些變化,瞭解藝術經歷了哪些外來元素的影響,等等,只有把這些問題弄懂了,才可能更全面的瞭解現當代那些藝術品,就不會認為它們是一種騙局。

  • 2 # 燈影書畫

    就像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林黛玉一樣,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由於欣賞者的經歷、學識、修養以及審美取向包括欣賞藝術時的心境等各有不同,對藝術品的認知和感受也不同,但這不是藝術品本身的問題。藝術依然是藝術,正如《紅樓夢》還是《紅樓夢》。

    我是在上大學那一年接觸到油畫藝術包括人體油畫藝術的。安格爾和布格羅的油畫深深地吸引了我,但當時只是感覺兩位大師的畫很美,還不能解讀畫中的內涵,只能算是一種直觀的印象吧。後來看的多了,也瞭解到一些西方油畫歷史和藝術家們的人生境遇,漸漸才悟出畫中三味中的一味。

    就拿安格爾的《泉》來說吧。(圖片可百度查閱)。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幅世界名畫,被很多國家列為人體藝術教學範本。直觀地看,它只是一幅正面全身人體藝術油畫,很美,似乎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甚至有人還會認為低俗,將其視同色情一類。但如果你以欣賞的眼光認真審視,會給你帶來心靈的淨化和美的享受。

    我們看,畫中裸體的美麗少女手託醬紫色陶瓶以垂直造型站立於綠色的壁龕中,畫家以缺少光澤的天鵝絨般的筆觸勾勒出少女青春活力的肌膚,少女表情單一,目視前方,透著青春無邪的神韻,飛瀉的泉水給平靜的畫面增添了流動的韻律……整個畫看上去美麗、端莊、沉靜、典雅,纖塵不染,裸而不淫,使人在欣賞中很難有不諧的想法。真是太美了!

    很多藝術作品除了畫面給人以或欣喜或傷感或震撼的直觀感受外,畫中往往還包含著一些深層的意思和意境,蘊藏著真善美的故事和人文主義精神。如達芬奇的《麗達與天鵝》、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拉斐爾的《美惠三美神》、喬爾喬內的《沉睡的維納斯》、提香的《田園合奏》以及《馬背上的葛黛瓦夫人》、《世界起源》、《我們從哪裡來》、《救濟金的保管員》等等等等。

    藝術的本質是表現和揭示真善美,只有認真地欣賞並瞭解相關知識,才能真正領略藝術的可愛。

  • 3 # 黃智637

    藝術欣賞是人們對美好理想的精神支柱,是對藝術作品的審美享受。藝術欣賞不是騙局。騙局只是相對那些不懂藝術欣賞的人,他們文藝素質低、沒有藝術修養、缺乏藝術欣賞能力等。他們不懂藝術欣賞,請不要煽動人們說藝術欣賞是騙局。你說藝術欣賞是騙局,那你就遠離藝術,去欣賞自己所喜歡的人和事物,沒有人干涉你。

    藝術欣賞能夠引起人們的審美情感,使人們獲得審美享受的作品形象。藝術欣賞就是人們對於藝術作品從感知開始,經過多種心理組織過程,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是啟迪人們心靈對藝術美的理想嚮往。

  • 4 # 拙畫美術教育

    《藝術欣賞是一種騙局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一種騙局!

    現在的藝術市場很多人只認價格,如何把自己炒作出去把作品炒高價格比起創造一件好的作品更具意義!一些所謂的藝術家用一種愚蠢的、令人無法容忍的價值觀來宣揚自己的作品是多麼的好,多麼的有創意。但始終離不開一個錢字!當錢已經成為藝術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時,所謂的藝術欣賞就變得很可悲了!或者更嚴厲一點的說,它就是變成了一種騙局!

    奇葩藝術

    堪比黃金的天價“屎”

    這個罐頭裡面裝的是藝術家的“屎”,每一罐《藝術家的屎》重30克,大約1.1盎司,藝術家標價37美元,跟當時的黃金價格一模一樣。

    在1991年,蘇富比拍出了6萬7千美元一罐的價格。超過黃金70倍。

    2007年5月23日在蘇富比拍賣行售價為124,000 歐元;

    2008年10月,在蘇富比拍賣行發售的錫83成交價為97,250英鎊;

    2015年10月16日,在佳士得拍賣錫54,價格為182,500英鎊;

    2016年8月,在米蘭的一次藝術品拍賣會上,其中一個罐子以275,000歐元的新紀錄被出售。

    罐子是鋼的,因此不能進行X射線掃描以確定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而強行開啟罐頭會使其失去價值,所以57年過去了,人們也不知道罐子裡到底裝的是什麼東西。

  • 5 # 史衍成

    藝術品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一種表達形式和提現。所以,要問是不是騙局,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但你要說是不是有些人利用假冒或粗製濫造的東西冒充藝術品行騙,這個確是可以肯定的。至於提問者所稱的自己看不懂的藝術品就是騙局,這句話又很可笑。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形容他,就是真的很扯!

    好的藝術品是作者世界觀及認知的高度體驗與表達,有些作品你理解不了很正常,但並不能說某個人看不懂就是不好的。就好比那句: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描述一樣,一個人的喜好,不能代表所有人。所以,樓主的提問過於狹隘、主觀、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關於藝術品騙局這個話題,不是幾句話能說得清的,我無法向提問者和網友朋友們例證。

  • 6 # 使用者32887695

    絕對不是騙局,讀畫是用眼力,並不是用眼晴。然而絕大部分人只會用眼睛看,而不會用眼力去讀。用眼睛看,只能看到畫得像不像,用眼力解讀,可以知道畫的好壞。

  • 7 # 畫畫百慕大

    藝術的範圍比較廣泛,但就製造幻覺這點來說有共同之處,站在欣賞者角度可以認為這個過程是一場虛妄的騙局,好比如戲劇繪畫,在一個舞臺上的表演有角色有場景就是模擬真實的生活,使觀者進入這個情景裡邊去,體會當樂趣沉浸其中,同時間離效果又使你要跳出這種情景,回到真實的生活中來。

    繪畫的悠久傳統很大程度上就是盡力模仿現實,製造真實的體驗,給人一種真實的幻覺,手段越高明騙的越高明。

    同時不得不說這種製造幻覺的真實感只是藝術特別是戲劇繪畫的功能之一,甚至是比較膚淺的一個方面,所說的現實主義是它的流派概括,於此同時人類的感情是複雜多變不可捉摸的,也會有其他的因素影響對藝術欣賞的角度,獨特性開創性,甚至是怪誕性先鋒性都會成為一種思潮,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這些名詞畫派背後其實是人心理的各個側面,你欣賞一幅畫也要看你是什麼層次什麼角度?你有多少的知識儲備,不懂就是不懂,自然會有你自己的角度,能感覺到什麼欣賞到什麼它就真實的反應出了你自己的樣子!

  • 8 # 聽泉外之聲

    欣賞不了或不會欣賞就說是騙局。

    知道騙局,非去圍觀,湊熱鬧,向裡跳,吃不上葡萄說葡萄酸,還要嗅味,這樣的人太多了……

    藝術的存在是合理的。

    欣賞也可不欣賞也不可。也無非欣賞之可。

    藝術還是藝術。

  • 9 # 麥垛文化418

    陳丹青先生說“藝術就是裝*”,再次引發熱議,你同意嗎?

    其實,陳先生說一些偽藝術的這個裝,就是騙的意思,有的創造者裝欣賞者也是裝。

    最近,看到有一段影片陳先生接受採訪,說了這樣一句“髒話”,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陳大師向來就是個性鮮明,說話更是一針見血,這句話細思是有道理的。

    大概意思是說:如果藝術家的觀點,不符合大眾觀眾的預期,會怎麼樣?其實,很多時候,他們的藝術觀和普羅大眾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在某一領域獲取的資訊量,積累的認知範圍,不是普通人能想象和達到的。

    只是在公眾場合,他們都是很好的演員,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說著無比正確,卻啥也沒說一樣的話。用時下很火的網路熱詞來說,就是文藝廢話。

    陳先生只是說了一點兒真話而已,就是這一點真話,很刺痛大眾固有的個人藝術觀。

    看影片中的人問陳丹青:怎麼看待“裝”這件事?

    陳丹青很肯定地回答說:“裝,是現在想出來的一個詞,就是裝得很像一樣,大概是這個意思吧。那藝術就是裝啊,哪個時代,哪個國家會有新的詞來形容藝術?我喜歡裝這個詞,我從小就裝,現在裝成了!哈哈——痛快之人淋漓盡致。

    無獨有偶, 近日,看到某一位藝術家在書法研討會上,就對“裝”一事又發出高論。他說:“我覺得做藝術吧,說到裝這個事情,你只要做藝術,裝不裝都是裝的!你必須裝,你不裝就不是藝術。

    除非你不寫不畫,你要寫要畫就是在裝。因為你跟別人的想法不一樣,藝術這東西,用古人的話就是‘格者物’嘛!就是跟人不一樣的東西。

    其實,他們所說的“裝”,可能與我們普通大眾,在街頭閒聊所說的“裝”,有所不同。按我的理解,藝術的“裝”,有以下幾個表現方面:

    ——裝,是一種藝術的狀態,你必須有自己的藝術狀態,當這種專屬的藝術狀態,從作品,從言談舉止,等多方面表達出來的時候,那就是一種“裝”。

    ——裝,藝術家的終極目標,必須是推陳出新,這是每個藝術家的夢想。因此,“裝x”是一種追求,它勢必要與眾不同,標新立異。

    理解了“裝”,就明白了,怎麼欣賞藝術作品,在欣賞一幅書法,一幅畫的時候,你就會一層層地剝離藝術的“裝”。

    陳丹青曾說:“藝術就是很感性的東西,你看畫的時候最好跟條狗一樣,不要有知識,不要有腦子。”

    他的意思是說去掉那些“裝”,這裡的“裝”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藝術家的“裝”,一部分是自己的固有認知所造成的“裝”。

    剝離藝術家的“裝”,拋棄自己的“裝”,就能直見藝術的本質。

    看來藝術家另一面的欣賞者,也要脫離“裝”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蔬菜適合做炸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