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貝甜媽媽說育兒

    新手父母最苦惱的就是寶寶的哭鬧了,明明剛剛睡醒,剛剛餵過奶,可寶寶還是哭。只能一直抱著,甚至一直悠著,時間長了真是身心俱疲。有的老人出於疼愛孫輩的心情,聽不得孩子一聲哭,恨不得24小時抱著。有的老人說小孩子不能抱,一抱就撒不下手了。很多爸爸媽媽也不希望抱著,主張“哭鬧不抱,不哭就抱”,認為孩子哭鬧一會自己就不哭了,尤其是斷夜奶的時候,堅決不抱。

    那麼孩子哭鬧到底該不該抱呢?

    哭鬧不抱,不哭就抱的後果

    很多父母主張“哭鬧不抱,不哭就抱”,該觀點也叫哭聲免疫法,曾在美國風靡一時。當孩子哭泣時如果沒有足夠的擁抱和愛撫,那麼孩子最終的確會安靜下來,但後果是孩子進入“習得性無助”的模式。寶寶很安靜,但他並不快樂。寶寶會變得生理性抑鬱,認為“我的努力對他人沒用”。沒有父母希望孩子啟動這一模式,這會導致孩子在遇到困難時喪失控制感和希望。事實也證明,用這種方法養大的孩子,後來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

    新生兒為什麼需要擁抱?

    從生理學上講新生兒為了方便媽媽生產,在還沒有長成熟的時候就必須出生了,這時候的嬰兒仍是一個胎兒,叫做體外胎兒。因此,它需要媽媽溫暖的懷抱來模擬還在子宮中的環境,並從中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6個月前的寶寶需要大量的擁抱,以從熟悉的懷抱逐步適應陌生的環境。這對孩子以後的自信和獨立是有好處的。

    多擁抱孩子,你是她唯一的溫暖港灣由於新生兒在媽媽子宮中已經待了9個月,非常適應子宮內的環境,那種略有吵鬧的噪音和像坐在小船中搖搖晃晃的感覺。因此,新生兒更喜歡媽媽哼著小曲,在臂彎中輕輕地搖晃她。這樣孩子才能更安心地入睡。由於新生兒不會說話,哼唧甚至哭泣是他們唯一的表達訴求的方式。因此,當寶寶哭泣時,請不要置之不理或故意迴避,這是你的寶寶在請求你抱抱她,她只是想要回到最溫暖舒服的懷抱中求得片刻安心。

    由於新生兒的視力有限,她看到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環境,會感覺到害怕。因此她們希望媽媽多抱抱她,這樣她才能更好地看清楚媽媽的眉目,看到媽媽眼中的自己,知道你一直在她的身邊。

    多擁抱的孩子更自信被媽媽抱大的孩子更加自信,她知道,不論她怎樣向前衝,後面總會有媽媽支援。這種自信將體現在孩子長大後更善於交友,更樂於探索外面的時間,更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相反那些沒有得到足夠擁抱的孩子會進入“習得性無助”模式,渴望關愛卻得不到滿足的無助。相對自卑,怯懦,不敢表達自己,在交友中總是處於被動,不懂得表達和表現自己。

    所以,多多擁抱自己的寶寶,她們需要你的關懷,需要你來幫她適應這個環境,適應新的生活。

  • 2 # 可愛的嚶嚶醬

    聽到寶寶的哭聲,父母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抱起來。但是有些育兒經告誡說,嬰兒哭鬧時不要抱,以免養成老是要抱的壞習慣。

    可是,這麼小的寶寶誰忍心讓他們哭著不管呢?嬰兒哭鬧的時候到底抱不抱呢?

    之前馬伊琍分享的一篇長微博《孩子,你慢慢來》,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大家的困惑。

    馬伊琍寫道:“我越來越後悔在愛馬一歲時進行的哭聲免疫訓練,雖然兩天就成功讓她學會睡整覺,可一歲半時又開始反覆,睡著後她總會醒一次,哭著拍手求抱抱,發現沒人理之後只好再哭著睡著,而我就固執地在黑暗中盼她快睡著,甚至以為她長大了不會記得這些哭泣的夜晚……現在的妹妹,未經任何訓練,哭就抱,餓就喂,滿一歲就已自然睡整覺也不吃夜奶。”

    看完馬伊琍的親身經歷和建議,我們再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加拿大家庭醫生、育兒專家瓊恩.E. 杜郎特博士在《正面紀律:是什麼以及怎樣做》一書中介紹到:1歲以下的寶寶很容易感到害怕,啼哭是很常有的事,尤其是晚上,他們會哭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給予寶寶足夠的溫情,讓寶寶擁有安全感。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抱抱寶寶。摟抱對於親子關係的建立非常重要,如果嬰兒跟父母在一起感覺到安全,以後學習新事物時就不會感到害怕。

    小寶寶不會說話,哭鬧常常成為他們表達自己的重要方式。據統計,每天哭鬧的時間,在生後2周平均約1小時,生後6周約1~4小時,至生後12周逐漸減至1小時。孩子究竟為什麼哭?

    兒科專家陳英來幫你解讀寶寶的8種哭鬧:

    1.吃:哭鬧經常發生在餵奶後1~2小時,往往由於母乳不充足、孩子飢餓所造成。

    2.喝:但有時天氣太熱,或室內溫度太高或溼度過低,孩子可能需要較多水分,所以有時孩子哭鬧可能是因為渴了。

    3.拉撒:孩子一哭鬧,首先看看孩子有沒有拉撒。有的孩子小便前或小便後哭鬧,家長應該加以重視。小嬰兒的泌尿系感染症狀常比較隱匿,易被忽略,排尿前後哭鬧是其症狀之一。

    4.睡:孩子睏倦時易哭鬧,尤其是想睡覺而外界環境比較嘈雜吵鬧時孩子容易哭鬧,此時應在相對安靜的地方抱著孩子儘快哄孩子睡著。

    5.環境:室溫過高,孩子穿著過多常引起孩子哭鬧。觀察面板是否乾燥光滑,如發潮,則可能是穿的太多了。

    6.腸絞痛:腸絞痛多發生在出生後2~3周,3~4周後發生明顯減少,病情常呈突然發生,嚴重哭鬧為主,可持續2~3小時,基本上都可以自行緩解。雖無器質性疾病,但寶寶哭鬧時間長且重,家長不好甄別,常需要到醫院由醫生判斷。

    7.腸套疊:高發年齡段在5個月—1歲半之間。主要症狀為:腹痛、嘔吐、果醬樣大便。嬰兒不能訴說,其腹痛常表現為劇烈的哭鬧,煩躁不安,哭鬧短暫停歇後再次發生,不斷加重,隨後出現嘔吐、果醬樣大便。孩子常常哭的撕心裂肺,與普通家常哭鬧很不相同。在醫院,一旦懷疑是腸套疊,B超常可做快速而明確的診斷,診斷後可在超聲波的直視下以溫生理食鹽水灌腸,使腸套疊復原。

    8.感染性疾病:此類疾病一般不僅只有哭鬧,還有發熱、咳嗽、流涕或嘔吐腹瀉等症狀。孩子哭鬧,大人心焦,先循著這個脈絡逐漸排除,大都還是能找到哭鬧的緣由的。如心理沒底,還是交給醫生判斷吧。

    因此,寶寶哭的時候,爸爸媽媽最好及時抱起安撫,並找到寶寶哭的原因,解決原因就好了,千萬不能讓寶寶一直孤單地哭著。

    推薦一款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免費,而且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總之功能是比較全的。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 3 # 懶羊羊的小胖手

    謝謝邀請。關於這個問題,我看過不少育兒書和理論,其實觀點都不盡相同。開始的幾個月我們也非常糾結,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後來有一天突然想通了,不照書養了,而是應該遵照自己的感覺和情感,你覺得孩子哭的好可憐,該抱就抱著吧;覺得自己特別累的時候,只要寶寶不是生病了餓了之類的,就是單純的在鬧,讓他哭會兒也無妨。總之,不要太糾結。因為媽媽快樂,寶寶就會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SI季中賽,RNG輸給TL,兩勝三負還有出線的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