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喵之仰望星空
-
2 # 花技招展
福是人們的夢想。大清王朝皇帝有一次貼福字時,幾個小王子格格們在一旁觀看,乾隆皇帝將福字倒貼在門上,還珠格格說福倒了,眾小王子也一口同聲的說福倒了,皇上一看果真福倒了,於是就將錯就錯,福到了,從此人門都跟著倒貼福字,以示福到了。
-
3 # 鄉愁舍
家居中吉祥的貼飾有很多,有些很講究貼的位置和方向, 這些有的根據字的編寫、裝字的順序意義來貼;有些則是根據貼字的方向來寓意。 其中就有“福”字貼法,有正貼(掛),也有倒著貼(有著其它寓意)。
家居的門扇上、玄關屏風上、窗扇上、大門頭中間等等經常看見各種“福”字,有些上正正規規的貼,而有些卻是倒著貼。
在造型中間、玄關屏風中間、剪紙貼窗扇中間等這些地方,建議貼得正正規規、整整齊齊來,寓意著正福正氣、“福”滿堂、幸福滿滿……;而再入戶門、櫃門等上邊倒著貼,則寓意著“福”到(倒)家門、五福臨門、福入不出等。是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願景。
“福”字從古至今一直是人們宗仰,左邊是一“衣”,寓意:豐衣足食;右邊一個“一”、一個“口”、一個“田”,一口田,寓意:一口人家有田、有地;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中國文字的魅力無限、蘊意十足。
大家可以把“福”字倒過來看看,可以看出,這樣就顛覆了“福”字原本的意義。所以,建議不要將“福”字倒過來貼了,把“田”倒在一口人家之上,這樣寓意就不要不要得了。
當然,這只是個人看法,實際上,你高興怎麼貼都可以,沒有什麼標準。也許,倒過來貼,真的可以為你印證,福真到(倒)了……,請接“福”,財源滾滾來……
-
4 # 老墨樵
福字倒著貼的寓意沒有更多,只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借人吉言,比如人家一見福字倒貼,就會說:哎,您家福倒(到)啦!這就是主家所要的效果!
中國的老百姓逢事都圖個吉利,有些詞語在過年時都要避凶趨吉,餃子煮破了,不能說破了,要說掙了,(掙錢)。搗蒜時不說拌蒜(散 ),要說‘義和財/(菜)。不小心打碎了器皿,趕緊喊‘歲(碎)歲平安!等等等等。有時想想也好笑,比如說這個‘倒"字,有兩個讀音,一個三聲,一個讀四聲,假如誰說你家的福倒(三聲)啦,豈不是又犯忌諱?哈哈,大過年的抬個槓,也是玩笑,還是祝各位豬年春節福到財到喜事到,時到運到吉祥到。沒結婚的姻緣到,沒生孩的貴子到。
回覆列表
“福”字倒貼,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很常見。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約有三千年歷史。
早期的甲骨文中的福字,是盛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古人用酒象徵生活富裕。
近現代的福字,由示、 一、口和田組成。
示 :指神抵;
一 :指“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為萬物”;
口 :指“口,人之言食也”;
田 :指耕地、打獵等。
“福”寄託了百姓祈求得到土地,滿足溫飽需求的願望。
也有一種說法是,
古代的“福”,指的是“福氣”、“福運”等。
現代的我們,“福”一般多解釋為“幸福”。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寓意,都是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美好未來的祝願。
貼福字,
最早記載於宋代吳自牧的《夢粱錄》,原文是“貼春牌”。
這裡的“貼春牌”最常見的就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此外還有“春”、“滿”等。
還有一些地方(山西、陝西一帶)有倒貼“有”字的習俗。
“貼春牌”不僅僅侷限於“一字”,也有“二字”,“四字”。
例如“大吉”,“花開富貴”等字樣。
再於記載之前,還有一個關於貼福字的神話傳說,大家姑且聽聽。
周朝時期,姜子牙奉命封神,以封神榜封了很多的神仙。
姜子牙的原配夫人葉氏在姜太公落魄之時,離開了姜子牙,並沒有與之共患難。
如今見得姜子牙可以封神,不顧臉面苦苦哀求想要一神位,姜子牙無奈之下便封神葉氏為窮神,並告知她說:“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至此,家家戶戶過年貼福字,就是告訴窮神,這裡有福,你不能進來。
福字,就是擺脫窮困、追求幸福的象徵。
“福”字倒貼的來歷說法
一是,
以前的人們為了討口彩故意將“福”字倒貼。
家中有識字的娃娃,大人就故意將“福”字倒貼。
若是娃娃喊出“福倒(到)了”,則給予糖果獎勵;
反之若是娃娃不幸說錯,則大人將預先準備好的草紙在娃娃的嘴巴上擦一擦,寓意剛才說的話不算。並將“福”字正回來。
二是,
源於明朝朱元璋時期的一個小典故。
有一年京城舉辦元宵燈會,朱元璋微服出行看到一戶人家上畫著一隻馬猴抱著一雙繡花鞋哭。
朱元璋認為這是在諷刺馬皇后的腳大,憤怒之極,就在這家門上寫了一個“福”字作為記號。
回宮後,安排錦衣衛以此為記號抓人。
馬皇后得知這個訊息後,立即暗傳旨意,讓全城人家在天亮之前貼上“福”字。
待到天亮之時,朱元璋派去的人發現每一家都貼有“福”字,只有一家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
朱元璋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就要把那戶人家滿門抄斬。
馬皇后及時出來勸阻說:“哪家人知道您今日到訪,故意把福貼倒了,是福到了的意思。”
朱元璋認為有理,遂下令放人,避免了一場災禍。
從此,把“福”字倒貼,避免災禍,成為習俗,流傳了下來。
三是,
源於清代恭親王府內的一件事情。
春節前夕,管家為討老爺歡心,派人將“福”字貼於庫房和大門上。
有家丁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使得恭親王福晉很生氣。
管家急忙辯解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慶之兆。”
福晉聽完想到,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府福到(倒)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高興之餘,便重賞了管家和那位家丁。
從此,倒貼“福”字,就由達官貴人府第傳入尋常百姓家中。
伴隨時光流逝,倒貼“福”的習俗也發展的更加有講究,帶有神秘的色彩。
“福”字倒貼的位置很有講究,
倒貼的地方一般有水缸、垃圾箱、家裡的箱子櫃子以及廁所汙穢之地。
貼“福”字的時間
截止年三十中午之前,不可在年三十太陽落下之後再貼。
貼“福”的順序
從外往裡貼。
先是迎門福,再貼門福,以此類推,最後的才倒貼福。
寓意一年的福氣都從外面流進來。
切記,
大門是迎福納福的地方,“福”字必須正貼,端莊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