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陶短房

    我不知道您從哪裡得出西周有多達八個“最高爵位諸侯國”的錯誤概念,難道是把榮、甘、原、尹、周、畢、應、王叔這八個畿內封地的所有者當成了諸侯?

    這些所謂的“公”共同的特點,是集中分佈在豐鎬和洛邑周圍,它們中有源流可考的周、召、畢、尹、甘、原六家都世代出任周王朝的卿士,是朝臣,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朝臣,他們地位很高,一般情況下官職和采邑會世襲(因為直到春秋時代,自王而下的公卿大夫士都是世襲的),但他們不是諸侯,而是王臣、朝官——諸侯是特指在王畿以外建國者。

    西周沒有各級官俸(工資)的概念,因此王臣也需要有采邑以確保收入來源,但王臣的采邑嚴格說還是屬於周天子直轄的,因此可以轉封或轉贈給他人,比如“八公”中的原公,最後一任是原貫,他抵抗翟兵失利,周天子就把他的采邑原城轉贈給了救駕有功的晉文公重耳。

    “大國之大夫當小國之卿”,同理,王室之卿士當諸侯之公,因此其在任職卿士時自然可以被尊稱為“公”,但實際上他們只有幅員狹小、地位不穩固不明確的采邑,且由於采邑處於王畿,不便吞併擴張(因為實際上是王室土地城池,所以擴張其實也沒用),即便想鬧獨立也是難以壯大的,因此“八公”到春秋時發展遠不如真正的諸侯。

    周公其實不是諸侯

    這些“公”在春秋時寂寂無聞,還和周廷卿位的變化有關,像甘、原、榮、王叔等幾家,到西周後期或春秋早中期就紛紛喪失了王朝卿士的地位,失去這一地位後即便仍保留采邑,也只能被稱作“伯”,如很早就喪失卿士地位的甘公,保留采邑後就變成了“甘伯”,而原貫因為戰敗解職,回到采邑原城後也變成了“原伯貫”(諷刺的是這二位後來都把采邑丟了)。周、召、畢這三家的卿士地位基本和周王朝相始終,他們的歷代傳人也仍然叫“公”,只是他們的采邑原本在豐鎬附近,周王朝東遷後舊采邑丟失,王室又無力給他們新采邑,他們也只能帶著“公”的稱號在洛邑湊合混著。兩週之間還有一些新的卿士誕生,如鄭(鄭友、鄭掘突、鄭寤生三代為卿士)、虢(代鄭為卿士)、祭、單、劉等,他們中有的因失去卿士身份演變為諸侯(如鄭),有的卻是由諸侯演變為卿士(如虢),前者最初是隱瞞周天子偷偷在外營造狡兔三窟,因為鄭友死王事,鄭掘突有迎立之功,儘管其國家來路不明但仍然持續了一段既是卿士(公)又是諸侯(伯)的雙重身份,等到鄭莊公寤生和周天子翻臉,卿士沒得做,就變成純諸侯了,後者雖然由諸侯變成卿士,但並未、事實上也不可能被剝奪原本的封地,等卿士因故做不成,自然又迴歸諸侯序列。

    鄭國三公——桓公友、武公掘突、莊公寤生。他們是偷偷在王畿之外建國的卿士,因此既是諸侯也是公,但寤生後來得罪周天子不再是卿士,此後的鄭國國君就只是鄭伯了

    至於尹,情況比較特殊,末代尹公尹球被視作導致周幽王失國的佞臣,甚至在史料中就被記載為“大夫”,東周建立後他當然啥都不會剩下。

    而單、劉等新卿士家族則世代輔佐周天子,經常扮演五霸擺大場面時的高階龍套角色。此時王室已經窮困不堪,他們很可能從一開始就只有卿士身份,沒有或很少有采邑,因此連變成“伯”(貌似喪失卿士地位的前卿士,迴歸采邑後都叫“伯”)的資格都沒有。

    歸納說,西周真正封公爵的諸侯其實只有一個——由殷商後裔建立的宋。

    只有宋才是周代唯一的公爵諸侯國

  • 2 # 斜眼觀天下

    這個問題,還得從西周分封制的源頭說起,西周前期的分封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為武王克殷之後,一為周公旦攝政之後。

    據史料記載,武王伐紂前曾在津盟舉行一次軍事演習,參與此次演習的諸候就達八百部眾。從這一點便可看出,武王伐紂的基礎依舊是以舊有的部落聯盟模式建立的,殷商雖在武丁時期開啟了分封制,但延續了千年的舊秩序依然佔據主導力量。在周得天下前,諸方國拱周為盟主伐商,但在周滅商立國後盟約消失了,新王朝與各路諸候之間的關係便隨之脆弱了。這才有了第一次分封,這次分封主要目的還是新朝向外界傳達的一種姿態,是對原有勢力的認可;也是為新朝的穩定能夠騰出更多時間而採取的策略。所以這八個一等公國並非非周王朝的權力核心,因此他們的領地以及地理位置必然不會好到哪裡去。比如黃帝后裔薊國在燕的旁邊,後為燕所滅;唐堯後裔祝國在齊的旁邊,後為齊滅等……

    史記載“武王徵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於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為不寐?”王曰:“告女:維天不饗殷,自發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鴻滿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武王為什麼夜不能寐呢,很簡單,天下未定。因為這種聯盟是脆落的,一旦共有的敵人消失了,盟約便很難維持。武王在克殷其難度也絕非《周本紀》的三言兩語那麼簡單。《周本紀》雖沒有記載,但從《逸周書》的隻言片語卻可以看到,其中有太公望追擊方來、呂他攻打越戲方(今河南鞏義)、侯來攻打駐陳的殷將靡集、百弇攻打衛國(今河南滑縣)、陳本攻打磨(今河南禹州)、百韋攻打宣方(今河南長葛東北)、新荒攻打蜀(今河南新鄭西南)等等。經過一系列戰爭,才基本平定了商朝核心區域,而並非《周本紀》一戰輕鬆了結。

    在這段時期如果再有諸侯窩裡反,周朝能否保住勝果還未可知,所以穩住民心才是武王分封第一要素,至於培植親信集團,應該到周公旦攝政時的分封。

    在武王伐商後的第三年就死了,此時繼任的成王才十二歲,便由周公攝政。但在武王諸弟中與管叔最長,如果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他才是最有資格攝政的人選,所以管叔對周公產生了很大的意見,便聯合蔡與武庚作亂,史稱三監之亂。武庚作為殷商的象徵,其能量自是不小, 殷商舊地東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國隨之叛亂,局勢十分嚴重。周公親率大軍東征,殺了管叔放逐了蔡叔;還誅殺了武庚,以紂王庶兄微子繼承殷祀,平定叛亂後,周公繼續向東進攻東夷的各方國。滅掉了奄(今山東曲阜)等五十多個東夷國家,打下了一大片土地。

    平叛之後,周公旦先是把國都遷到成周洛邑(今洛陽)。同時把在戰爭中俘獲的大批商朝貴族即“殷頑民”遷居洛邑,派召公在洛邑駐兵八師,同時藉此改掉夏商貫例,拱衛國都周邊封國的全是同姓諸候,為了達到此目的,武王時期牧誓八國之一微國成為第一個受害者,被迫遷移。

    而武庚和奄國、淮夷的叛亂,也是新生王朝的一次契機。在建都洛邑後,周公旦再一次實行分封,這一次分封的諸候才算是周朝的核心層,武王十五個兄弟和十六個功臣,全封到封國做諸侯,以作為捍衛王室的屏藩。而周公旦的兒子的封國便有周國、魯國、凡國、蔣國、邢國、茅國、胙國、祭國等

    《周本紀》說武王伐商後封呂尚於營丘建齊、封周公旦於魯、封召公奭於燕等,這個記載是錯誤的,此時各地還在異族範圍內。隨著武庚、三監勾結東夷叛亂,周公東征平定三監徵東夷後。這個時候齊、魯、燕等才被分封,他們的分封是隨著軍事行動一起的,所以《齊太公世家》記載了呂尚和萊侯爭奪營丘、《魯周公世家》也記載了伯禽與淮夷、徐戎的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看的清末民初的歷史軍事小說有哪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