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嘟兒拉八大

    毫無疑問,當然是於魁智!

    雖然二人流派風格不同、彼此也各有所長處和不足,但是總體來說,無論從他們成長教育、進團履歷、獲獎情況、國內演出場次、專家觀眾反響、粉絲數量、境外演出和影響力等方面來說,於魁智都要壓過張建國……

    於魁智自幼進瀋陽京劇院學員班,毯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跟頭翻撲極度出色,1978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受到的是當時最正統的京劇教育,畢業公演自己就承擔了五出老生大戲,也因此被中國京劇院選中,進中國京劇院長期和袁世海、李世濟、馮志孝、李光等一流名家合作,後來慢慢展露頭角,1987年大賽第三名(言興朋、關懷是狀元和榜眼),1989年演出摺子戲專場《文昭關烏盆記打金磚華容道》獲梅花獎,出版個人專輯卡拉ok磁帶,同年隨陳永玲赴香港演出,次年在紀念徽班進京200週年香港演出中參演《草橋關,徐母訓子,鍘美案,四郎探母,紅鬃烈馬等》,1991年大賽青年組老生第一名,中國唱片社出版個人專輯,1993年梅蘭芳金獎大賽第一名,出版《楊失伍》專輯,1993年隨團赴臺灣演出,受到張學良青睞,此後去臺灣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不贅述,於魁智因為外型和音色條件好,參加的晚會數量極多,也因此家喻戶曉。

    張建國畢業於石家莊戲校,畢業後進石家莊京劇團,主攻奚派,在當時奚派後繼無人的情況下以自己獨特的唱腔特點闖出一片天空,先在上海斬獲白玉蘭主角獎,因此被選入中國京劇院,因當時成立青年團擬調於魁智進青年團,但於魁智考慮到合作陣容及後續發展沒有答應,所以中國京劇院就調張建國進青年團,來掣肘於魁智。

    在張建國進團後一直到2000年,他和於魁智一直出於藝術上彼此較勁的狀態,兩個人當時也都出於黃金時代,所以他們倆當時無論是傳統大戲還是復排的戲,演出質量都非常高,張建國最擅長的當然是奚派本戲,他的嗓子除了具有奚派洞簫之美,還有自己寬厚圓潤、堅實耐聽的優點,演出較多的是白帝城、將相和、范進中舉、打金磚、李陵碑、失空斬、奇冤報、珠簾寨等,於魁智因為宗餘楊李少春,所以演出劇目更多一點,打金磚、奇冤報最擅長,四郎探母、楊家將、伍子胥、響馬傳、擊鼓罵曹、將相和、失空斬等戲都非常出色。

    近年來二人嗓子較最盛時期都多少有一點退步,但是張建國尤其明顯,雖然也有好多觀眾對於魁智唱戲歌有點審美疲勞的厭煩,但是總體來說,於魁智因為流派受眾面更廣,所以影響力還是很大,雖然他在靠把戲和衰派戲方面不如張建國好,但是從總體上看,他始終排在張建國前面。

    沒有百度,個人瞎寫的。

  • 2 # 楊俊德3

    他們兩位都是京劇界優秀老生演員,承於不同流派各自突出,沒有什麼必要分出伯仲,作為觀眾欣賞各異,怎麼能分出高下,喜歡誰就多聽不喜歡誰就少聽,無須品頭論足,京劇是門藝術學無止境,觀眾更喜歡精品唱段,好的精典是百聽不厭,觀眾與愛好者學之京劇也是根據自身條件來學,依本人之見沒有那個演員會長期佔居舞臺,藝術分為初期不成熟節段,高峰期是它最完美的時期,等到演員年老體衰時,氣力都跟上去了採用了中低音區域為主,所以評價演員要客觀現實,要看他的全程,因此就沒有必要去分個第一和第二,優秀一流演員就行,在有些媒體動不動就用”大師"二字安在演員頭上,其實他一點都不懂大師這個詞的概念。

  • 3 # 張景建707

    唉!老朽不止一次的“溫馨提示”給你們:1.“文無第一,武沒第二”;2.蘿蔔青菜各有所愛;3.局外人一天到晚瞎忙活“xxx第一,xxx第二”的有意思嗎?是否吃飽了太沒事兒幹了吧?請你先把自己家的事兒弄好、擺平了再操心別人的事兒好嗎?4.真是吃飽了,撐的...

  • 4 # 不止看戲

    雖都屬於國家京劇院,但是於魁智是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而張建國是國家京劇院三團的團長。從行政級別上看有一定的差別。從藝術上說,於魁智從瀋陽京劇團考進北京的戲曲學院,初學楊派,之後還拜了楊派前輩葉蓬為師。 但是於魁智學楊派是“帶藝而學”,此後在不斷的演出與各位前輩排戲演戲的過程中也吸收了不少其他的流派風格,根據自己的特點發展成現在的風格。整體來說,嗓音高亮,表演乾脆,發音吐字都十分利索。不少人詬病他楊派韻味不足,更有甚至說他沒有韻味,只適合唱京歌。每個人有每個人品味和判斷,但是從於魁智的演出經歷和受觀眾喜愛程度來說,於魁智是非常成功的。他在傳播和普及京劇藝術上也做了不少貢獻。 張建國是奚派老生,他的唱也很好聽,跟於魁智比多了一些沉穩和滄桑。就演傳統經典戲劇來說張建國更合適一些,如《洪洋洞》《上天台》之類,但是說到演新編歷史劇、現代京劇等,於魁智就更合適一些。 至於說誰是國家京劇院當家老生,一定有不少人說毫不猶豫的說是於魁智,但是判斷標準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論。這個不會印在國家京劇院的人員名單手冊了,是觀眾門的自我判斷。

  • 5 # 周捕頭1999直搗黃龍

    老生行當就是這樣,各有所長。而且流派太多,你餘派唱的好,我馬派、奚派、譚派麒派唱的好,不是一個派,各領風騷。沒法分高下。都不錯,喜歡他倆

  • 6 # 魏青衣

    之前見過一位戲迷這樣描述於魁智和張建國:

    於魁智是老生的廣告標識,張建國是老生的品牌形象;於魁智是老生的酒旗,張建國是老生的酒鬥;於魁智是一株早春的臘梅,給草木有些稀疏的梨園增添一叢新鮮、絢麗的亮色;張建國是一棵頑強的蒼松,隨著年輪的增長,越顯其堅韌,顯其剛勁,顯其古樸,顯其深厚之底蘊。

    說到當今京劇界的老生名家,於魁智和張建國二人是不可迴避的,要說他們二人誰是國家京劇院的當家老生,似乎從他們二人現在在國家京劇院的職位就能見出分曉。

    於魁智現任國家京劇院副院長,張建國則是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雖然兩人只差了半個等級,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於魁智在國家京劇院的待遇要比張建國好一些,在代表國家京劇院的形象之時,於魁智佔據的層面更高。

    當今京劇舞臺的國家一級演員非常多,各個流派的優秀傳人也有很多,但是能夠真正讓戲迷上趕著去買票的,也就寥寥幾人,這幾人裡面有於魁智,沒有張建國。正所謂觀眾喜歡的演員才是好演員,如果不討觀眾喜歡,唱的再好,也達不到“當家”的層次。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反駁我,有些人認為不能為了討觀眾的喜歡才去唱,而應該真正的繼承藝術,如果一味的討觀眾喜歡,那不是成灑狗血了麼?

    關於這樣的問題我其實說過好幾次了,京劇從開始的時候,就是一種營生的手段,對於京劇演員來說,只有得到觀眾的認可,才是最好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當今京劇界有名的四大花臉,鄧沐瑋、康萬生、孟廣祿、楊赤,只有康萬生沒拿過梅蘭芳金獎,但不代表他就不受觀眾的喜愛。

    於魁智和張建國都是當今京劇界的頭號老生,這裡只是分析了他們二人誰是國家京劇院的當家老生,並沒有比較兩人的唱功與特色,也無任何褒貶之意。

  • 7 # baiyun550602

    於魁智和張建國,無法相比。派別不同。

    張和於的表演都是爐火純青。

    在京劇不景氣的今天,媒體,觀眾,都要寬容一些,把他們倆個放在一起比較,誰勝,誰負都是京劇的損失。

  • 8 # 晴空萬里94536

    於魁智張建國是中國京劇的名家名人!在國際影響力,國家影響力,票房價值,廣大觀眾認可度上看,於魁智更勝一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侶之間從熱戀期到厭煩期一般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