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強武堂
-
2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1940年5月26日,英國從法國敦刻爾克展開了軍事大撒退行動,9天內將34萬士兵從法國海岸撒退到英國,1940年5月德軍在西線發動進攻,入侵中立的比利時與荷蘭,並在比利時南部以坦克部隊突破阿登森林,繞過馬其諾防線,德軍的虎狼之師迅速突進,英法聯軍連連向後敗退,退到靠海的法國敦刻爾克,此時三面被圍一面靠海的英法聯軍就會被德軍全殲,但是5月24日,希特勒突然命令裝甲部隊仃止追擊,到5月26日夜間,希特勒才取消仃止前進命令,這就等於給英法聯軍寶貴的時間構築工事組織防線,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在來,要痛打落水狗,決不能可憐敵人,只有效殲滅英法聯軍有生力量,不使英法聯軍,比利時軍隊一人逃脫,為以後消滅英國軍隊減少壓力,事實證明就是這次撒退救出34萬軍,英國首相丘吉爾更不會投降,所以希特勒在戰略方針上犯了嚴重失誤,就是錯失殲滅英法聯軍最時機,如果殲滅英法聯軍40萬軍隊,英國就沒有談判的資本和底氣,希特勒還是幻想放英軍一馬,希望英國不要干涉他在歐洲大陸行動自己,希特勒是痴心忘想,作白曰夢,希特勒在戰略方針上嚴重失誤,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戰略家,縱橫家,軍事家,政治家。
-
3 # 這些歷史要讀
如果德軍當時的坦克部隊進攻被包圍在敦刻爾克的英法軍隊,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會是英國皇家海軍的艦炮。
我們不要忽略了大英帝國最引以為傲的皇家海軍。當時的皇家海軍可是一支連日本海軍都未必能比得過龐大戰力。因此,英國海軍正是敦刻爾克大撤退勝利的重要倚仗。
如果當時的德國陸軍攻進海岸線附近,那麼英國艦隊的巨炮會直接把他們的坦克打回零件狀態。因此,德國陸軍其實是不敢靠近海岸線的。
陸軍不行,海軍就更不行了。而整個二戰期間,德國海軍除裝備了強悍的u型潛艇外,其他水面艦艇部隊的實力,始終都遠遜於英國海軍。
再說,1940年時,德國U型潛艇“狼群”還沒有成型,所以海上根本不敢和英國對抗。
因此,德軍唯一可靠的打擊手段,其實就只有空軍。但結果由於天氣惡劣,再加上英國空軍本來也不差,為了救回他們計程車兵,英國空軍駕駛員都拼死抵抗,不斷阻擊德國空軍。這樣一來,德國空軍能發揮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所以,敦刻爾克撤退的成功並非德國放英法軍隊一馬,而是英國海空軍努力奮戰的結果。
-
4 # 狼煙火燎
敦刻爾克大撤退在很多軍迷們看來是德軍的一大失誤,是希特勒胡亂指揮的一個大汙點、大證據,很多軍迷的觀點就是,如果希特勒不下達停止追擊的命運,那麼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怎麼可能經受的住德國閃電戰的衝擊,等待英法聯軍的幾十萬軍隊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走向戰俘營!
其實個人覺得在面對幾十萬的英法聯軍上,希特勒是不是故意放走了這支有生力量呢?理由如下:
1、敦刻爾克確實背靠大海,而且被德軍包圍,但是憑藉英國強大的海空軍實力,彈藥糧食的補給上完全不存在問題,有死守的資本,如果與德軍形成對峙怎麼辦?恐怕會大大的牽制德軍主力!
2、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可是世界第一海軍,死守的英法聯軍能夠得到這些大艦巨炮的火力支援,而德國的海軍在英華人的主力艦隊面前根本就不夠看,基本幫不上忙!即使其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基本對付的都是英華人的運輸船隊,很少敢對英國主力軍艦動手!而對這些軍艦構成威脅的德國空軍恐怕在英國皇家空軍面前也佔不到多少便宜!
3、不讓英法聯軍撤退的結果有兩個,第一就是英法聯軍投降,幾十萬士兵走向戰俘營。第二個結果就是英法聯軍破釜沉舟,發揮出超強戰鬥力,重創德軍,及時形成對峙,牽制住德軍主力為法國其他防線爭取時間,這也是德華人不願意看到的!
4、第四就是英法聯軍的大撤退無疑會極大影響其他戰線上法國軍隊計程車氣,德華人能39天拿下法國,法國軍隊士氣低落佔據一個很大的因素吧!
因此從這個角度考慮,個人覺得希特勒放走了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會不會為德國39天攻克法國起到了奇效呢?
-
5 # 神奇的小劉
歷史上的人物無不是成為困苦才成功的。能夠留名的又有哪個是易與之輩。難道作為德意志的元首,會不知道痛打落水狗的道理。非不為,是不能耳。有德軍自身的軍事原因,有考慮國際局勢的政治考量,各種驅虎吞羊或是扮豬吃虎的謀劃,只可惜元首沒能穿越未來,看到他的失誤,才有了今天本寶在這裡指手劃腳地評論這位大人物。
回覆列表
德華人是旱鴨子啊,說白了在德華人看來,敦刻爾克的幾十萬英法軍隊唯一可能的下場就是走進戰俘營,不過是早晚的問題。但英華人作為海洋民族,實現了史詩般的“走向大海”。這是英德兩國海軍動員能力導致的,當然,事實上英華人自己也沒想到敦刻爾克大撤退能夠實現。
“發電機”計劃是在5月26日下午開始執行的,此時拉姆齊已經集中了多佛爾和南安普頓的35艘客輪,加上用於護航的皇家海軍驅逐艦護衛艦掃雷艇等。拉姆齊希望戰前在海峽多佛爾和敦刻爾克間穿行的客輪可以使用敦刻爾克還未被摧毀的部分港口設施,但德國的空襲卻很成功,在油庫爆炸造成的大火中,最終只有客輪“皇家水仙(Royal Daffodil)”和“坎特伯雷(Canterbury)”號得以成功靠泊。
被委任指揮灘頭撤退的坦納特上校(Captain Tennant),日後諾曼底人工港的建立者,決定將撤退改在敦刻爾克東部海灘進行,包括最靠近敦刻爾克的馬洛灘(Malo-les-Bains),佈雷沙灘(Bray),以及靠近比法邊界的拉帕尼灘(La Panne)。為了能夠上船,英國士兵被迫涉水走向距沙灘近兩公里的軍艦,很多人不得不幾個小時泡在齊肩深的水中。因此5月27日夜坦納特上校決定啟用敦刻爾克港東側的防波堤,這道不足1200米長的防波堤由木樁木板搭起來的,非常簡易,寬度最多隻能8個人同時並排通行,只有在靠海一面有個混凝土的柱子,設有燈塔,堤岸周圍有一些木樁,緊急時也能繫泊船隻,但是水流較急,船隻停靠時有一定危險。事實證明這道防波堤很適合大型艦船靠泊,尤其是驅逐艦,比如之前皇家海軍驅逐艦“薩博瑞”(HMS “Sabre”)花了兩小時才從沙灘上裝上100名士兵,而使用防波堤後它只用了35分鐘就裝上了500人。即便如此,頭兩天英國海軍只從敦刻爾克運走7699人,比之前兩天運走45000人的估計相差很遠。而且,5月27日皇家海軍還被迫停用了航程較短的Z航路,因其最初的12海里是沿著已被德華人佔領的法國海岸,極易遭到德國岸炮的攔截。所有的撤退船隻被迫改用長達87海里的Y航線,它們將長時間暴露在德國飛機的攻擊下。
此時看來,英華人的“發電機”計劃幾乎註定失敗。德軍此時已察覺英華人在敦刻爾克的小動作,並與5月26日重新揮軍進攻敦刻爾克,同一天德華人還佔領了加萊。以英軍此時的撤退速度,要花數十天才能撤出敦刻爾克沙灘上的部隊。而對德華人來說,打進敦刻爾克就是幾天的事情了。
結果等到小艇大軍到來,英華人突然擁有了不需要港口設施就可以將撤退部隊運上船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