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A說養花
-
2 # 花多彩鮮花速遞
題主所問,可能是土壤不肥沃的原因。因為本來龜背竹生長是很快的,一段時間過後,根系就長滿花盆了,當然不長了。
1.建議一年換一次花盆,不要生肥或濃肥,底部放些落葉做底肥,加些花園土,清掉根上的陳年土,再放進新盆。
2.龜背竹喜弱光環境,切記放在散光環境。
3.每隔半個月加一次漚熟的花肥。
4.溫度低於5℃龜背竹會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保持15℃——25℃,利於其生長。
-
3 # 葉虹時光微生物菌劑
謝謝邀請,家庭養花大全為您解答!龜背竹算的上是老牌植物網紅了,是人見人愛的“小可愛”。葉片闊大,形狀像烏龜的背殼,葉子濃綠油亮,氣質奪人眼球!不僅好看好養活,還能淨化空氣,是吸甲醛小能手。不過也有花友說了,為什麼枝繁葉茂的都是別人家的龜背竹,自己家的怎麼就是不長呢?下面和小葉一起來看一看怎樣才能讓龜背竹瘋長吧。
1.更換盆土
想要龜背竹快速生長首先需要一個合適的花盆,太大的花盆澆水不好掌握,不是澆不透,就是澆太多積水;而太小的花盆則會使的它的根系沒有生長空間,更加不能快速生長。所以需要每年更換大一號的花盆,同時也需要換新的土壤,土壤使用的時間過長有時候會板結、貧瘠,這時候就需要換成新的肥沃的土壤。
2.補充養分
3.溫度適宜
龜背竹的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度,如果溫度過低,就會生長緩慢甚至休眠,所以冬天溫度低於6℃就需要移到室內養護,最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可以彌補溫度以及光合作用的不足。
-
4 # 濤子說說
土壤的原因:土壤土質過於粘,容易板結,這樣的土壤,龜背竹是肯定不會長好的,生長會很緩慢,甚至會不生長。解決的辦法就是:換盆換土壤,把腐葉土、腐熟的豆餅、泥炭土、河沙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養護龜背竹,只有龜背竹生長的土壤疏鬆透氣肥沃了,才有利龜背竹的根系生長。
缺肥的原因:龜背竹是喜肥的花卉,平時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量較大,如果我們兩年以上不換盆或者平時沒有施液體肥,就會生長緩慢,或者不長的情況。解決辦法是:平時給花盆撒一些緩控釋肥,或者15天左右施一次液體肥,為龜背竹生長提供營養。
光照太少:龜背竹雖然喜歡陰涼通風的環境,但是不能光照太弱,這樣會造成生長較慢或不生長的情況。解決辦法是:移到光線較高的地方,接受散射光照的照射。
-
5 # 家庭園藝之養花課堂
龜背竹有很多種形態。
一、全葉龜背竹
2、斜葉龜背竹3、多孔龜背竹
這裡有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插一下。看到多孔龜背竹,您是不是會有疑問,為什麼長這樣?今天為您揭曉一下:是因為,在進化中,龜背竹模仿被蟲子吃了的狀態,避免蟲子來吃它。是不是自然進化中,植物也很神奇。
進入正題:不論多少形態,養護方法都一樣。關於您提到的龜背竹不長,以我的養護經驗,應該是以下幾種情況。
1、土壤
首先要選擇正確的土壤,龜背竹喜歡微酸環境。尤其北方的花友要注意,如果用的是北方的土壤,也沒有用硫酸亞鐵,那龜背竹肯定不會長或長不好。
有個小技巧:可以每次澆水時,在水裡摻一小勺醋,來調理土壤酸性。或是加一點硫酸亞鐵肥料來調理土壤酸性。
一般情況,用網上或花店購買的草炭土即可!
2、澆水
千萬不要將自來水直接澆花。
一個小技巧,可以將水放在太陽底下曬1-2天,將裡面的無機鹽啊,氯氣曬走,再去澆水。因為,龜背竹喜歡微酸環境。如果用剛接的自來水澆龜背竹,會影響土壤酸鹼性。長期的花,也會影響龜背竹生長。
3、光照
光照不正確,會影響龜背竹生長的。
龜背竹是十分耐蔭的植物。特別忌諱強烈的直射光,暴曬更不行了。所以,建議將龜背竹放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就可以了。4、肥料不足
尤其是在龜背竹生長期4月--9月,養分一定要跟得上。最好用緩釋型的多元複合肥。來為龜背竹提供充足能量。不然的花,龜背竹肯定不會生長嘛。
-
6 # 喧城靜屋園藝館
龜背竹葉片奇特,有招財的寓意,生命力強,耐陰,是較常見的室內花卉之一。養護龜背竹的人經常會遇到龜背竹不長大,也不發芽。這些問題都是養護不當造成。
環境:龜背竹雖然耐陰,但是長期養護在室內。葉片照射不到Sunny,不能正常的光合作用。加上室內通風不好,葉片呼吸作用不順暢,所以龜背竹植株弱,不健康。
土壤:龜背竹的根系為肉質根系。肉質根系的植物基本土壤的要求高透氣透水,養護龜背竹土壤使用田園土,腐葉土加上細沙混合。混合土更適合龜背竹的生長要求。
澆水:很多養花人,給花卉澆水都不喜歡澆透水,害怕花土的水流到客廳上。都只澆“半截水”。“半截水”導致根系無法充分伸展,糾結在花土中層。且花土乾溼不明顯,根系無法正常呼吸,正常生長。龜背竹澆水一定要“不幹不澆,澆必透”。
龜背竹不生長,可以在早春的時候,天氣暖和,空氣溼潤,Sunny溫和的時候,將龜背竹放到室外養護一段時間,施用有機肥,室外養護可以較快促進龜背的生長。
-
7 # 劉子恆Lockie
龜背竹的株形挺拔,葉型奇特,跟烏龜的龜殼的很是相似,葉色濃綠有光澤,將其養在家中增添了不少綠色生機。但是很多人在養殖龜背竹的過程中,不知道怎麼回事,生長比較緩慢。其實只要做好這幾點,保準可讓龜背竹蹭蹭長不停。
花盆過小
想要龜背竹生長的好,還要給其合適的花盆,花盆過小的話,根系過於擁擠,就不能很好的吸收養分,這樣的話,就會使其造成生長緩慢的現象。那麼就需要將它換到一個大一點的花盆裡面。
光照
龜背竹本身不喜強光直射,所以很多人都會將它養在陰涼的地方,一直這樣的話,它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就會使其生長緩慢、葉片發黃等現象。所以在養龜背竹的時候,可以將其養在散射光的環境中,切忌被強光照射,便可以有效得促進植物生長。
水分
龜背竹本身比較喜歡溼潤的環境中,如果缺少水分的話,就會使其造成生長緩慢的現象。所以在養龜背竹的時候,一定要在生長旺期的時候,保持土壤微微溼潤,並且還可以在葉片上面或者是周圍噴溼一下清水,來增加空氣溼度,便可以讓它快速生長。
施肥
龜背竹的生長需要充足的肥料,親如果缺少肥料的話,就會使其生長緩慢或者是停止生長。所以在龜背竹的生長期可以間隔半個月左右施加一次自己腐熟的肥水。並且也可以在換盆的時候加一點底肥,這樣便可以讓龜背竹生長迅速,葉色更加濃綠。
-
8 # 溪流永動機
1、花盆
如果是在幼苗期的龜背竹,它到了新的環境時肯定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此時只有耐心的去等待,不過平時的養護工作是不少缺少的。同時所使用的花盆大小跟龜背竹的生長情況也有很大關係,如果花盆太大,而龜背竹還很小,此時在澆透水後花盆的水分幹得比較慢,而龜背竹的根部就會呼吸不暢,要是花盆太小,根本不能滿足龜背竹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這些都是長不大的。最好是用透氣性較好的陶土盆,並根據它的大小來選擇適合的花盆。
2、溫度
由於龜背竹是熱帶的植物,所以它比較喜歡生活在溫度高的環境中,耐寒性會比較差,要是生長的溫度低於了10度,那麼它就會停止生長,要是低於了5度,就有可能會被凍死。龜背竹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15-20度,所以當它所處的環境溫度比較低時,就要想辦法來給它們保暖,或者直接搬到室內。
3、溼度
龜背竹對空氣中的溼度也是有要求的,它喜歡溼潤的環境,要是所在的環境比較乾淨,那麼長起來就很緩慢了,所以要儘量保持土壤的溼度,最好是經常在它的周圍噴點水,這樣環境就不會太乾燥,但也不能讓花盆裡有積水,這樣會影響到根部的透氣性,最好用透氣性好的花盆。
4、光照
在光照方面,龜背竹喜歡散射的光,也就是不能讓它在太強的Sunny下照著,也不能一點Sunny也不見,這樣就沒有任何的光合作用,那麼對它的生長也是很不利的。此外肥料上也要控制好,不過龜背竹在生長時需要的肥料比較多,不論是在哪個階段缺少了肥料,都不利於它的生長。因此要做到定期施肥。
-
9 # 湘吖子
龜背竹(學名:Monstera deliciosa Liebm.)是天南星科龜背竹屬植物,攀援灌木。莖綠色,粗壯,有蒼白色的半月形葉跡,周延為環狀,餘光滑,長3-6米,粗6釐米。葉柄綠色,長常達1米,腹面扁平;葉片大,輪廓心狀卵形,寬40-60釐米;中肋及側脈表面綠色;I次側脈8-10對,向上漸遠離,II、III、IV級葉脈網狀,不明顯。花序柄長15-30釐米,粗1-3釐米。佛焰苞厚革質,寬卵形,舟狀,近直立。漿果淡黃色,柱頭周圍有青紫色斑點,長1釐米,粗7.5毫米。花期8-9月,果於異年花期之後成熟。
原產於墨西哥,各熱帶地區多引種栽培供觀賞。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栽培於露地,北京和湖北等地多栽於溫室。
龜背竹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莖粗壯,節上有較大的新月形葉痕,生有索狀肉質氣生根,極為耐陰,是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
中文名龜背竹拉丁學名Monstera deliciosa Liebm.別名蓬萊蕉、鐵絲蘭、穿孔喜林芋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生長環境 分佈範圍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病蟲防治 主要價值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莖綠色,粗壯,有蒼白色的半月形葉跡,周延為環狀,餘光滑,長3-6米,粗6釐米,節間長6-7釐米,具氣生根。葉柄綠色,長常達1米,腹面扁平,寬4-5釐米,背面鈍圓,粗糙,邊緣銳尖,基部甚寬,對摺抱莖,排列為覆瓦狀,形如鳶尾,兩側葉鞘寬,向上漸狹,脫落後葉柄邊緣成縐波狀;葉片大,輪廓心狀卵形,寬40-60釐米,厚革質,表面發亮,淡綠色,背面綠白色,邊緣羽狀分裂,側脈間有1-2個較大的空洞,靠近中肋者多為橫圓形,寬1.5-4釐米,向外的為橫橢圓形,寬5-6釐米;中肋及側脈表面綠色,背面綠白色,兩面均隆起;I次側脈8-10對,基部的相互靠近,向上漸遠離,II、III、IV級葉脈網狀,不明顯。
龜背竹
花序柄長15-30釐米,粗1-3釐米,綠色,粗糙。佛焰苞厚革質,寬卵形,舟狀,近直立,先端具喙,長20-25釐米,人為展平寬15-17.5釐米,蒼白帶黃色。肉穗花序近圓柱形,長17.5-20釐米,粗4-5釐米,淡黃色。雄蕊花絲線形,花粉黃白色。雌蕊陀螺狀,長7-8毫米,柱頭小,線形,縱向,黃色,稍凸起。漿果淡黃色,柱頭周圍有青紫色斑點,長1釐米,粗7.5毫米。花期8-9月,果於異年花期之後成熟。[1]龜背竹不開背?那是你方法不對
生長環境
龜背竹喜溫暖溼潤,較遮陰的生態環境,忌強光暴曬與乾燥,不耐寒,在中國多行溫室栽培,用於佈置大廳、居室。生長適溫為20-30℃,15℃停止生長,越冬溫度為5℃。春、夏、秋三季生長過程中保持盆中有充足水分,冬季微潮,減少澆水。耐空氣乾燥,冬季室內加溫後最好經常清洗成熟葉片。有一定的耐旱性,但不耐澇。在南方,可孤植於池畔、溪旁,及石縫中,頗具野趣。
龜背竹
分佈範圍
原產於墨西哥,各熱帶地區多引種栽培供觀賞。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雲南等地栽培於露地,北京和湖北等地多栽於溫室。
繁殖方法
播種
龜背竹夏季開花,為了提高種子的結實率,需人工授粉,以上午9-10時和下午3-4時二次授粉最好,授粉成功率高。授粉至種子成熟需要15個月。種子發育階段注意通風和肥水管理,以促使結實飽滿。播種前先將種子放40℃溫水中浸泡10小時,播種土應高溫消毒。龜背竹種子較大,可採用點播,播後室溫保持20-25℃,箱口蓋上塑膠薄膜,保持80%以上溼度,播後一般20-25天發芽。苗高至10釐米左右,已著生2片真葉時可上盆。
扦插
通常用扦插繁殖。扦插多在春季4月份氣溫回升後進行。一般可剪取帶2-3個節的莖段作為插穗,剪除氣生根,帶葉或不帶葉均可。插入沙床後,注意保持土壤溼潤,在20℃的溫度條件下,約經1-2個月即可生根抽芽。也可把整段莖切下,去除葉片,橫臥於盆中,覆土一半待生根抽芽後,再分切帶有根與芽的小段,然後上盆定植。龜背竹怎麼扦插,在什麼時間扦插合適?
分株
在夏秋進行,將大型的龜背竹的側枝整段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於木桶或缽內,不僅成活率高,而且成型效果快。
栽培技術
栽培土壤與施肥:盆栽土壤通常用2份園土,2份黃沙,1份廄肥配製成培養土。上盆後需放在蔭棚內養護,生長期每隔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餅肥水。此外,還可用0.1%磷酸二氫鉀或液肥漯效王1%葉面噴施,10天左右噴施1次,以利葉片生長,可使葉片增長,增厚,提高亮度。要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乾旱季節每天淋水1次,並多次給葉面和地面噴水,保持較高空氣溼度。同時經常噴洗葉面,使葉面保持清新翠綠。入秋後,需控制肥水,保證安全越冬。
龜背竹
換盆與修剪:龜背竹管理粗放,通常每隔2年結合翻盤換土1次,11月移入溫室過冬,通風保溼,以免蚧殼蟲危害。龜背竹為大型觀葉植物,莖粗葉大,定型後,莖節葉片生長過於稠密,枝蔓生長過長時,注意整株修剪,力求自然,美觀。大型植物龜背竹,換盆後緩苗重點有3個,不黃葉恢復快新葉蹭蹭長
抓住這4個重點,秋冬室內盆栽龜背竹,葉子長得又大又綠
病蟲防治
龜背竹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灰斑病和莖枯病,可用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灑。常見蟲害是蚧殼蟲,少量時可用舊牙刷清洗後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龜背竹葉子病變,泛黃該怎麼辦?從這4個方面下手防治就夠了
主要價值
龜背竹葉形奇特,孔裂紋狀,極像龜背。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深褐色氣生根,縱橫交差,形如電線。其葉常年碧綠,莖粗壯,節上有較大的新月形葉痕,生有索狀肉質氣生根,極為耐陰,是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
回覆列表
龜背竹不長,如何才能讓它生長?
龜背竹不長有如下幾個原因:
1、氣溫太低,溫度到達5度時就會停止生長,龜背竹進入半休眠狀態。如果要想繼續生長,需要增加溫度。讓溫度達到15-25度。
2、營養跟不上,缺少肥料。補充肥料即可。
3、長時間沒有換盆,根系已經長滿花盆。根部沒有生長的空間了。需要換盆。
4、盆土太乾,盆土長期缺水,半旱狀態,生長緩慢。需要及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