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電競古校長
-
2 # 趙大忽悠
謝謝邀請!盜竊捐贈的衣物,謀取私利。行為是非常惡劣的,前同事提供鑰匙,這明顯就是助紂為虐,狼狽為奸,這種行為應該給予嚴懲。愛心衣物本來屬於大家的愛心捐贈,他們卻為謀取自己的私利,隨意的踐踏這些愛心。愛心和私心形成鮮明的對比,極具諷刺意味。能夠去盜竊愛心捐贈的衣物,其良知早已泯滅,自私自利的程度,已經超越了人們的認知。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法律,對於愛心捐贈的,物品,錢財納入法律保護範圍,嚴懲那些踐踏,道德最後底線的人!
-
3 # 石至而歸
該男子名叫吳某,今年 39 歲,湖北監利人。自從 2018 年下半年以來,他多次竄自長沙各大小區,駕駛一輛麵包車,盜竊回收箱內的舊衣物。在盜竊得手後,他將這些衣物轉賣。在大半年時間內,他一共賣掉了 5 車衣物,每車大概有 11 噸左右,按照每噸大概 1880 元每噸到 2100 元每噸的價格賣給了湖北老鄉。同時,他還在撈刀河附近租下一個倉庫,專門用於來囤積舊衣物,加上還沒來得及出手的舊衣服,他一共盜竊 60 多噸。他從 2016 年 6 月開始進入這家環保回收公司工作,負責該公司全市回收箱的清潔工作,到 2017 年 9 月,他因與公司領導有矛盾,遂從該公司離職,2018 年 4 月份,他在撈刀河某農莊附近租了一個庫房,準備再做舊衣物回收轉賣的生意。直到 2018 年 9 月,他接到原公司一同事的電話,向其借款 2000 元,給他的回報就是給其該公司設在嶽麓區一些衣物回收箱的鑰匙,這名同事負責掌管該公司整個嶽麓區的回收箱鑰匙,吳某此後便直接開車到嶽麓區各小區用鑰匙直接開啟這些回收箱的鎖,將衣物盜走。此後,這名同事多次向其索要紅包,也給了其更多的回收箱鑰匙,雙方此後達成一種默契。" 他之前借的錢也不還了,用更多的鑰匙用來交換,我覺得自己也不虧本。" 吳某說,這名同事一共給了他幾十把鑰匙,但是有一些鑰匙開不了鎖,在此期間,他還用自己準備的電鑽工具,將其他一些衣物回收箱暴力開啟,將裡面的衣物拿走賺錢。
-
4 # 努力的小卡
愛心衣物失竊被指責的本應是盜竊者,卻總有人把冒頭指向受害者,認為犯罪的根源是公司自己的管理問題。這讓我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韓劇,名字已經記不太清了,劇中有一個孩子被班裡有權勢的人霸凌了,老師卻讓這個孩子反思自己為什麼會遭受這種待遇,這多麼扭曲。不過這也有文化的根源,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是“先從自身找原因”,以至於自己受到傷害也不敢出來指責加害者。
……………………………(正文分割線)………………………
新聞中將行為人的行為定性為“盜竊”,那接下來我們就先探討一下盜竊罪。
關於盜竊罪,中國的刑法是這樣規定的:盜竊公私財務,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某收財產:
(一)盜竊金融機構,數額特別巨大的;
(二)盜竊珍貴文物,情節特別嚴重的。
對於公共財物,理論上是這樣界定的: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各種財產。私人財物是指所有權屬於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各種財產。從定義上看起來非常簡單,衣物在未捐出之前,誰買的就是誰的,可是衣物捐出之後怎麼認定了。個人認為應該看捐出者的意圖,捐出者放在回收箱裡,到底是為了送給有需要的人還是送給回收的公司,亦或只是找個地方扔掉,就是我們所說的丟棄。
對於丟棄,我們稱為放棄所有權,財物就變成了無主物,無主物適用的是先佔原則,簡單來說誰先佔有就是誰的,那這裡的所有權肯定就是回設定愛心回收箱的公司了。
-
5 # 沒事不喝酒
我之前在網路小說中看過這樣的橋段,沒想到現實社會中真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首先我要嚴厲的譴責這樣的行為,這樣的人。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驅使他去做這樣的事,但是事情本身就已經傷害了廣大愛心志願者的心,傷害了即將接受愛心衣物的人們的心。讓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更是下降了一個臺階。成年人都知道生活不易,誰家沒點難處?但是不能靠違法的手段來獲取錢財。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應該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而不是整天研究歪門邪道。我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是好道上來的錢,也不會用到好道上去。”可能我說的不準確,但是意思大家都能理解。一個人如果習慣了不勞而獲,或者使用違法的手段快速的聚集錢財,那麼他就不會再踏踏實實的去工作,老老實實的做人。可能一時風光,但是絕對不會長久。這樣的人也不會想著自己是成年人,有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對社會來講,可以算是個廢人了。希望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6 # 期待奇蹟的鴯鶓
愛心衣物回收箱的成分複雜管理相當混亂,有些私人投放、有些是正規愛心企業設立、還有些屬於倒賣舊衣物的組織所設。投放流程相當粗放,基本上只要給物業打個招呼或者給物業一點場地租賃費就可以投放。回收的舊衣物絕大部分被用來倒賣獲利,只有少部分愛心企業回收的舊衣物將符合條件的衣物進行捐贈,剩下的也會被賣掉。
回到這個案子本身,毫無疑問吳某的行為屬於盜竊行為。瞭解舊衣物回收利潤的一般都是本行業從業者,吳某在原舊衣回收公司辭職後準備從事舊衣物回收買賣,前同事向其借2000塊錢以愛心回收箱鑰匙作為回報成為誘因,本來就準備做舊衣物回收,這下好了不用投入可以直接獲利,人的貪慾起來了僥倖躲過幾次之後慾望就會放大,並不滿足於前公司的部分回收箱,吳某漸漸開始暴力破壞其他公司的回收箱,最終被其他公司的巡視員發現,被警察逮捕。在吳某偷盜前公司舊衣回收箱衣物時,前同事提供便利同時向其索要紅包,屬於共犯。側面反映出愛心衣物回收企業的管理不嚴格,舊衣物回收箱的鑰匙都能隨便給別人。
希望相關部門能夠規範愛心舊衣回收管理,真正將衣物捐給真正需要的人。
-
7 # 墊著腳尖的向日葵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相關機構監管不到位小區裡隨處都是愛心捐衣箱,我想問一下你們知道哪一個是官方提供的?我們不知道,你說會不會有投機取巧的人放這樣一個捐衣箱騙去我們的愛心?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更願意去關注一下扶貧節目如:第一書記等會針對需要幫助的人精準扶貧,同時你捐獻的東西都會有物流及配送物件等資訊,這樣的話我會知道自己的錢花到了什麼地方,是否幫助到了別人,而不是被別人欺騙。
回覆列表
這些人,把人們獻愛心的一種體現給糟蹋啦。從中鑽空子,愛心衣物當成斂財牟利的工具,偷取愛心衣物變錢,偷竊愛心衣物被刑拘,實屬咎由自取。
本來愛心衣物就是人們獻愛心的一種體現,也是對貧困地區的一種關懷。一方面可以將人們閒置的衣物利用起來,實現了資源的節約;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對貧困地區人民的幫助,可謂是一舉數得大好事,人們奉獻了愛心,貧困地區的人們收穫愛心。
偷取愛心衣服獲利的行為不僅造成了財物的損失,更傷害了廣大市民匯聚起來的愛心。如果大家一旦發現有人偷盜,要及時報警,讓這份愛心能夠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