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月明不負汝心
-
2 # 上岸了brother
辦法是網路,掐斷無線訊號,遮蔽移動訊號。當然是在校內,這不是什麼高階技術。只是學校要多裝一些固定電話,方便老師學生緊急情況聯絡。老師校內可以配一些微型對講機以方便工作溝通,寄宿學校可以調劑一下開放時間。方便學生和家長聯絡。別的辦法都是指標不治本。
-
3 # 家庭教育諮詢叢冬旭
如何科學上網,孩子玩手機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百思不得其解,手機為什麼那麼有吸引力,孩子為什麼愛不釋手。到底發生了什麼,手機到底能滿足孩子的什麼需求?
需求層次理論:
5自我實現
4自尊與尊重
3歸屬與愛
2安全需要
1生理需求
一、積極看待電子產品
1電子產品可以幫助孩子具象化學習,促進知識的應用。
2電子產品可以幫助孩子理解關鍵技能,掌握認知資訊。
3電子產品可以促進親子互動,培養孩子的情感與技能。
4吸收電子遊戲的積極要素可以為生活注入活力。
二、科學上網策略
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孩子的重要目的。
(一)父母覺察
1你玩手機嗎?
2你每天玩手機多長時間?
3你因為什麼原因或事情使用手機?
4你在玩手機時是什麼感覺?
5你每天花多長時間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時做什麼事情?
(二)孩子覺察
(一)父母覺察
1你玩手機嗎?
2你每天玩手機多長時間?
3你因為什麼原因或事情使用手機?
4你在玩手機時是什麼感覺?
5你每天花多長時間進行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業餘愛好?
(三)四要四不要
1要陪伴孩子,不要和孩子敵對
2要多提問題,不要發號施令
3要保護孩子的專注力,不要粗暴打斷孩子
4要多玩互動體驗遊戲,不要只玩網路電子遊戲
(四)父母反思
1你怎麼看待孩子玩手機?
2你覺得父母自身玩手機的行為對孩子會怎樣的影響?
3你覺得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五)行動策略
1共同制定手機使用的時間和次數
2構思高質量陪伴孩子策略
3其他娛樂形式(體育運動,戶外活動,其他興趣愛好)
三、建立支援系統
(一)家庭功能自測
1評估支援:積極的反饋,肯定和社會比較。
如:孩子解難題未果,家長說,“這道題,你想了10多種方法,嘗試了近2個小時仍然沒有放棄,我為你的這種堅持感到欣慰,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戰勝它”
2情感支援:共情,信任,關愛和撫慰。
如:孩子解難題未果,傷心的哭了。家長輕撫孩子的後背,把孩子抱在懷裡。
3資訊支援:忠告,建議,解決方案。
如:孩子解難題未果,家長提供參考書。
4工具支援:切實的服務和幫助
如:孩子解難題未果,家長給孩子切了一盤水果並把室內燈光調亮。
(二)家庭會議
家事共同協商,體驗價值感和歸屬感。
1.致謝
a,向別人表達致謝
b,要求別人向你表達謝意
2.議程
a,評估上次行動計劃的有效性
b,解決本週家人提到的問題
3.頭腦風暴
不評判,不否定,不拒絕,不分析。避免負面語言,避免話語中包含“不要,不行,不是,不可以,不能”
4.解決問題的行動計劃
a,行動計劃需要包括責任人,時間等要素。
b,解決方案要符合相關,尊重,合理,有幫助的原則。
-
4 # 勤勞你高哥
家長不管根本沒用,這樣的事就不要讓老師去費神了,我兒女剛上初中時老師給我打電話就說了,可不可以讓孩子不要帶手機到校,我說這個我可以保證,至今我女兒愣是不帶,所以說很多事情不能推給老師去管,作為家長孩子是自己的,就要負責到底。
-
5 # 學習永遠在路上
在我們教育界經常說的一句話“要想毀掉一個孩子,那就給他一部手機!”在我們這裡,從小學到初中,學校都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到校,住校的學生真有手機帶到學校,也要把手機交班主任管理的。問題中您說“兒子上初中,自己上下學,家長上下班時間不規律,不給他手機聯絡不方便。”從這裡我覺得給孩子手機主要是家長的需要——你們想第一時間找到孩子當然也希望孩子馬上找到您!
請您想一想,在學校裡,孩子真的需要手機嗎?他若有事情可以用老師的手機聯絡您啊。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會孩子提供這方面的服務的!
孩子自己上下學,說明孩子還是可以照顧好自己的。我看到好多對孩子(初中)不放心的家長,他們會親自接孩子上下學的。孩子回家後,即使家裡沒有人,家裡按個座機(老式的機子)也可以方便你們的聯絡啊。當然,家裡有人就更好了,可以幫您照看孩子。
把孩子一人放在家裡您不放心的話,可以先讓孩子入某些託管,他們也會幫您照看孩子的。平時您多和託管老師交流,一定要及時瞭解孩子的狀況。我教的學生今年就有常年住託管的,她的手機平時有託管老師包管,只有需要的時候才問老師要,這是一個很懂事的女孩,學習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
現在很多班級用微信群拓展學習,主要是方便家校溝通,老師幫助指導家長如何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或者釋出一些重要資訊提示等讓家長知道,但說到底,這只是輔助,很多內容老師在課堂上都認真強調佈置了的。我曾經教過一個女生,家裡父母不識幾個字,生活拮据,父母手機沒有微信,那一年,為了提高班級成績,我每天在班級微信群裡發闖關任務(1—2小題),這女孩每次都是自己主動向同學打聽然後完成任務。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裡幾乎都是第一!
“手機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作為初中生的孩子他真能做到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把手機當好玩的玩具的孩子一旦應有這“玩具”,後果當然可想而知啦。去年我兒子班級裡一個男孩,入學時班級第三,並且還考過第一,但後來沉迷於手機遊戲,不可自拔,高一高二住校,高三通校,不管是住校還是通校,他都沒有放棄玩手機(當然是偷著玩,特別是黑夜裡玩),高考連重本線都沒過(班級裡過的人並不少),最後選擇復讀。我兒子說都是手機害了他!
所以,當您的孩子還沒有考入大學,他又沒有很強的自控力和辨別力,我希望您還是別讓他自己擁有幷包管手機,因為手機猶如“毒品”,它可能會把您的孩子吞噬,一旦玩上“癮”您的家庭肯定不安生!家人的身心都會很受傷的!孩子的前途可能也被毀了!
兒子上初中,平時都是自己上下學,我們上下班時間不規律,所以不給他手機聯絡不方便。而且他班級用微信群開展拓展學習。平時寫作業什麼的他也說要查資料,可是手機在他手裡了他就經常溜號擺弄它。學習的時候不知不覺就點到網頁上去看熱鬧了……生氣的時候真想給他摔了,可是想想沒有還不行,怎麼辦?大神們支支招。老年機也給用過,說上課有騷擾電話或者簡訊吵得老師不高興,帶著也關機,然後到處丟天天找不著。電話手錶也用過,沒兩天表盤就摔碎,或者天天沒電,想不起來充……智慧機也換了幾次手機,換了幾次屏,現在的屏還跟蜘蛛網似的呢!
回覆列表
就看家長有沒有這個決心,拿手機這個責任不要推給老師,孩子手機哪裡來的,手機卡哪來的,上學前有沒有把手機交給家長,家長盡責了校園學生裡不會出現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