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魏國是周朝的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隨即周顯王二十五年(前344)魏文侯在安邑稱王,國祚179年。其領土包括現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陝西東部、河北南部。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南韓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

    由於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的雄心讓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初時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在整個戰國時期,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那麼為什麼戰國時期的很多人才都從魏國流失了呢?

    一、魏國是一個人才培養基地,但沒有人才施展的空間。在戰國曆史上,要說對各國貢獻最大的那些臣子名將裡,細數之下我們很容易發現大多都是魏華人:張儀、商鞅、範睢,這三人可以說是為秦國掃六合鋪下了堅實的基礎;吳起、孫臏、龐涓、李悝等等也都在戰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整個魏國在魏惠王后,魏國開始走下坡路。魏惠王曾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鳥都是擇良木而棲,當一個有才能的人看到魏國這樣的境況後,都能分析出魏國未來的發展軌跡,也就失去了輔佐它的信心。

    魏國的君王無能導致了臣子之間互相傾軋,增加內耗。雪藏商鞅,直到瀕死之際才舉薦商鞅的公叔痤,仇視孫臏、妒忌孫臏的龐涓,迫害範睢、自大狂妄的魏相魏齊……這些種種事蹟在任何國家都會發生,但只有魏國這樣的事發生最多。這樣的風氣,這樣的環境又怎是一個良好的吸引人才的環境呢?

    二、魏國改革無疾而終,還不夠徹底,依然是貴族政治。相比秦國的商鞅變法,魏國最開始的李悝變法真的是太軟弱了。整個改革沒能牽扯到魏國的根本,對當時的舊貴族打擊力度不是很大,導致了李悝之後,魏國的改革很難再持續下去。同時魏國的國君在對改革的看法上也沒有像秦惠文王那樣繼承父志,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

    反觀當世秦國,舊貴族在商鞅建造的法令體系下受到了殘酷的打擊,被滅族抄家的不計其數,這讓秦國大大加速了封建化的程序,將權力越來越集中在秦王一人手上。

    三、魏國地理位置特殊,決定了人才易流失。魏國位於各個國家來往的要道,聯通整個東南西北,這裡的資訊網路相較於其他國家更多更全。這對於人才來說,但凡知道哪個國家的招賢令或者哪個國君招賢納士,自然會前往投奔。這是個學術活躍的時代,學者們自然可以隨意離開去往不同諸侯國。相比其他國家,魏國做得太差了,因此魏國的人才也容易流失。

    劉向曾在《戰國策》裡寫道:“秦果日以強,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事實上,任何朝代的發展都要重視人才,而君王的作為就十分的關鍵,得了人才才能得天下。

  • 2 # 月明如昔

    謝邀,我是日月千年依舊。讀史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所以背下來是沒有用的,要去提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戰國時期,各華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但是最嚴重的還是魏國和楚國,我們也常聽說唯楚有才,秦國名相李斯就是楚人;魏國流落在外的人才就非常多了,比如孫臏,後期的吳起,範睢,張儀等等,個個豪傑,個個人才。這緣於他們的地理形勢和它塑造的地方性格、還有其他國家的人才政策。因為在當時還沒有統一,所有人才出仕各國心理都沒有負罪感。

    其實魏國在戰國前期很重視人才,比如李愧、吳起、龐涓、公孫衍這些頂級人才都是其他國家投奔魏國的。

    後期雖然人才也有流失,但是各華人才也有到魏國出仕,最著名的就是魏昭王時代的齊國孟嘗君。這表示魏王並不是不尊重人才,不想留人。接下來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魏國無法留住人才的原因。

    首先就是它處於天下之中的地理。

    處於天下之中,去各國都很方便,人才外流

    三家分晉後,魏國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晉國的表裡山河,一方面地勢險峻,另一方面佔據中原,處於天下四中,光是周邊接壤的國家就有秦、趙、韓、楚、齊,六國之中五國接壤,無論是觀念,還是風俗,都受其他國家影響最多。

    第二個就是它的人才量了,就如水一樣,滿了自然外溢。

    居於黃河兩岸,人口稠密,人才眾多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發源於黃河兩岸,而在戰國時期,魏國正好佔據天下正中,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造成人口稠密,其首都大梁(今開封)不僅在當時肩比臨淄、郢都這樣的大城市,在今天的河南也是華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口多了自然產生的人才就多,這是相輔相成的,人才多了,一個國家的官職有限,所以就自然外流。

    第三個是確實後期魏國朝堂的壟斷性,人才上升渠道有限。

    貴族壟斷朝堂,寒門有才之士只能出仕他國

    我們觀察從魏惠王時期魏國的國相,好像除了孟嘗君,其他都是魏國王族,魏齊當國相期間更是逼走了超級人才範睢,這也就註定了它無法留住人才。

    最後就是除魏國之外,其他各國的人才激勵機制

    周邊國家國力,君主,人才激勵機制的吸引

    恰好在戰國中後期,齊國搞了稷下學宮、秦國明君輩出,而他們又緊鄰魏國,和魏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我們今天各個新一線城市搶人才落戶一樣,人都會選擇的。這麼好的人才機制,這麼賢明的君主,賢臣擇主而事,難道會選各方面都不突出的魏王?其實我們今天的世界,中國很多人才也留不住,我們不能說中國沒有人才,不能用人才,是人才太多,良莠不齊,往往把持重要擇人崗位的人任人唯親,加之在國外,人才能更好的展露身手,制度上的弊端相對少一些,造成華人才也在逐漸流失。

    魏華人才的流失重要原因不是魏王不會用人,是魏華人才太多。正如毛遂所說“吾乃囊中之錐,

    未曾露鋒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脫穎而出”,很多人在魏國沒有得到展露的機會。我們不能說

    到死才舉薦商鞅的公叔痤、逼走吳起的公叔、戰死馬陵的龐涓、迫害范雎的魏齊不是人才。分析

    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臣子之間的內鬥。一方受到魏王重用,另一方就只好離開。而他們去了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人才相對匱乏,便受到重用,大顯身手,最後被我們後人定義為“人才”。

  • 3 # 懷舊金曲304

    淺談下吧。人才的界定,在戰國時應該是首推的是才。魏文侯時期招攬和任用了不少能人,文侯知人善任是關鍵。之後的武侯、惠王也可以說盡心盡力,馬陵之戰是國勢的拐點。雖然之前東征西討,魏國仍然是被強國所包圍,並未有所突破,特別是戰略意義上的突破,常年被列強所圍堵,致使魏國表面強大。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才未出仕之前就基本定下了揚名立萬和榮華富貴為目標(1、儒學的發展尚不成熟,特別是服務於政治上的理念並不明顯;2、並未有更高遠的人生目標,戰國各國更像一個個家族企業,人才的流動也驗證了各國的興衰)。魏國一旦衰落,或者出現變故,必然跳到別的國家做上卿,所以魏國留不住人也是必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降低體脂時你都吃過哪些健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