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俗人一個1985

    落後的根本原因是懶惰。原因很多,,愚昧,,自大。不思進取,戰亂的根本原因是爭奪利益。這個國家一點也不值得同情,。

  • 2 # ruixuezhaofeng

    據稱1965年新加坡獨立不久,李光耀曾率代表團到緬甸取經......如今新加坡以人均GDP6萬美元左右高居地區之首,而緬甸逡巡不前一直在東盟殿後,1987年起戴上“最不發達國家”的帽子。獨立前的1936年,緬甸人口不到1570萬,GDP122億美元。2016年,5288萬人口的國家實現GDP674億美元,預期壽命66歲。

    80年過去,三代人辛勞如斯,人均GDP增長64%,若刨除通膨等因素,估計是負增長。

    這裡就不贅言緬甸的地理、資源、人口等諸多優勢了,人們可以透過各種途徑輕易查獲。緬甸落後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筆者認為,人的作為是根本——

    一、英國殖民者的失誤:英華人涉足緬甸時間不長,程度不深,積極作用不彰

    殖民時代從1886年到1948年1月,期間還有1941年底到1945年的日本佔領期。(1)英國對當地實行“分而治之”,緬人聚居區作為一個省由英屬印度管轄(至1937年英國直接統轄,名曰自治),英華人管理境內的“山民”——少數民族,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和地位,這為緬甸獨立後民族衝突埋下伏筆。(2)它還為緬甸留下另一個遺產,廢掉君主制度,佛教地位由此受到衝擊,維繫國家統一與核心價值觀的載體沒了,以致從殖民時代到獨立至今,緬甸的主體民族和少數民族,政黨、軍隊乃至僧侶等一直難尋各自在國家中應有的位置和作用,和平、安寧與發展也無從談起。(3)英國對緬甸開發不深,因為西有印度,南有馬來,兩地為大英提供了大筆財富和諸多原料,控制緬甸後它已沒有興趣和精力“深耕”緬甸了。

    二、緬甸獨立至今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民族矛盾,執政者的注意力和國家財力投入“維穩”,自然削弱了發展,忽視了教育

    (1)獨立後主體民族緬人信心滿懷,而少數民族卻對重回緬人統治感到不快,克倫族在獨立當年就爆發起義,其他少數民族也相繼暴動。半個多世紀裡,40萬政府軍疲於武力鎮壓,最多時消耗年財政預算的近1/4,政府最後還是透過繳撫、和談、發展經濟等方式,使17支少數民族武裝放下武器。(2)此後穆斯林與佛教徒矛盾凸顯,穆斯林是在殖民時期前來,一直未能融入當地社會,當局也無力對他們施以切實保護。由此看來,緬甸消除“分而治之”的毒素,尋求各民族政治權利和發展機會的真正平等,破除根深蒂固的“大緬族主義”和少數民族的本位意識任重道遠。

    三、緬甸政治具有很深的派系特徵,軍隊在政治生活中強勢制約了國家發展

    (1)該國政治的派系特徵在獨立前後表現尤甚,各種力量橫跨廣泛的政治色譜,從保守主義到共產主義,昂山及6位助手被害,將緬甸政治宗派主義殘酷而悲慘的現實示人。(2)在後軍政府時代,這一特徵依然不改。(3)緬甸具有東南亞及南亞相同的政治文化特徵,即民族英雄及其後人的神奇作用,特別是在危難之際,“緬甸蝴蝶”昂山素季以羸弱之身面對槍筒,加之其英國背景和民主理念,讓她贏得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

    緬甸軍隊人數龐大,在政治生活中地位獨特。(1)1962年,昂山親信奈溫發動政變,帶領國家走上閉關鎖國、中央集權的“緬甸式社會主義道路”。(2)1988年,內外交困的奈溫下臺,軍政府接管國家權力,對內封殺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對外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長達20年。(3)2010年多黨選舉後,強悍的將軍依然在緬甸政治中具有強硬的發言權。而窮國強軍,歷來就是發展的大忌。

    四、佛教社會人人溫飽不愁,沒有窮則思變的基礎;男人作為不彰,也是國家不振的原因之一

    (1)緬甸一直是個讓外來者迷惑而又傾倒的地方。在千百年各派建築之間,深鍺赤足僧侶和筒裙拖鞋百姓相互謙讓,彬彬有禮。他們性情和善審慎,寬厚仁藹,持重安詳;他們不排外,對異華人友好尊重,甚至敬畏,對“舊主”英國心懷情愫。

    (2)緬甸人無凍餒之虞,因為佛寺可以提供住宿和溫飽,男孩五歲就被送到寺廟接受教育,僧侶同樣在社會福利中扮演重要角色,通常填補了政府主導失位造成的空缺。(3)古代緬甸社會把人分為五等:僧侶、男人、女人、尼姑和人妖,緬甸文學有三大主題:佛事、宮廷和愛情。

    (4)據稱緬甸有“亞洲第一女權國家”的美譽,實行一夫一妻制,崇尚白頭偕老。有人認為是男少女多的原因,特別是出家人不娶親,人口比例更顯失調。有一點是公認的,就是婦女成家後既侍老公,又養孩子,而男人則有些閒散,緬甸男子有“等天亮、等吃飯、等睡覺”的“三等”之稱……

  • 3 # 廣雅君觀世界

    另外,緬甸是佛教盛行的國家,長期受佛教薰陶的緬甸國民可能習慣於隨遇而安、循規蹈矩、對現狀很知足而缺乏主動變革精神,這也許也是緬甸發展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 4 # 張ERIC

    我剛從緬甸回來,關於這問題我間接從緬甸朋友那裡獲得的資訊是:他們很自豪於上世紀50年代緬甸作為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的歷史,又憐惜於上世紀軍政府上臺後給國家造成的混亂,一直延續到今天。我個人觀察到的資訊有:1.緬甸沒有很好的利用好周邊的環境; 2.沒有解決好自己內部的民族問題,實現內部和解; 3.沒有制定好國家經濟整體發展戰略,比如他的農業條件很好,可是怎樣發展農業,創造更多價值,加入國際競爭,似乎他們沒有準備好。

  • 5 # 一玉千緣

    緬甸落後主要政府不作為,軍伐各佔一方,出現毛主席那樣的偉人才有希望統一,雖然窮,落後畢竟是佛教國家,但這裡人過得悠然自得,挺開心的,特別是馬上到的潑水節非常瘋狂過癮的

  • 6 # 咱誰的都不欠

    一個國家發展同時發達了,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這得看天時,地利,人合。有時候冤家路窄,你在百年中,總有壞人、壞事找上你,總被打亂正常的計劃。中國也經歷了想不到的糟心事。慈禧若不當政,光緒變法成功,應該比歐洲還要富有。袁世凱若能活到七十,建立了君主立憲制,軍閥不會混戰,馮玉祥不敢把溥儀趕出紫禁城,故宮財寶不會丟失。張作霖若躲過暗殺,小日本不敢打進東北。這一步錯,步步錯。緬甸也是文化科技的普及不行,沒有長遠打算,拖至今日沒有大改觀。

  • 7 # 星熠說

    個人覺得,緬甸至今仍為最不發達國家,原因如下:

    首先,政府領導不力,不能處理好民族矛盾,導致政局動盪不安。獨立後的緬甸,政府不能處理好國內矛盾,比如佛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因而導致國內衝突不斷,影響國際經濟和社會進步。

    其次,軍人政府問題處理不當,導致政治制度不穩,給政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政變給國家和制度帶來的危害非同小可,負面效應極大。

    第三,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閉關鎖國,導致經濟發展滯後。誰能想到,新時代還有閉關鎖國的國家?好在現在是和平的年代,沒被再次殖民統治。

    第四,政府目光短淺,國際關係處理不當。背靠高速發展的中國,這是發展經濟的極好機會。可惜緬甸政府未能重視發展和改善與中國的關係,改善民生。上帝給了緬甸一個非常好的地理環境,卻讓它給糟蹋了,而且是無情的踐踏。這邊一帶一路的進展如火如荼,那邊緬甸的參與度不溫不火,真是讓人失望,讓緬甸人失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街霸對決陣容什麼屬性剋制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