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蛋黃醬沾薯條

    精通10國語言的人鳳毛麟角,就算真的有人能說10國語言,那也談不上精通,最多能達到能對話、閱讀的層面。不過會多國語言(三國及以上)的大有人在,主要是以下三種人群。

    1.歐洲人

    歐洲共有46個國家和地區。人們口中提及的歐洲通常是指西歐: 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七個國家。其次是較為發達的北歐:芬蘭、瑞典、挪威、冰島、丹麥 、法羅群(丹),六個國家地區。眾所周知,這些國家是歐洲較為發達的國家,也是旅遊熱門目的地。其中還有一個發達國家——德國,不在上述國家之列,因為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屬於中歐,它周圍有9個鄰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為鄰,南邊是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共和國和波蘭接壤。

    說到語言,我們還要再稍微瞭解下語系知識,明白了語言背景才能更好地幫助們學習和理解。

    國際通用語言英語所在語系叫:印歐語系。其下分為日耳曼、拉丁(羅曼)和斯拉夫三大語族。英語屬於日耳曼語系下的西日耳曼語支,而英語的親戚德語則同屬於西日耳曼語支(東日耳曼語支已經滅絕)。屬於日耳曼語系之下的國家還有奧地利、瑞典、挪威、丹麥、荷蘭等國。拉丁語族之下有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等。斯拉夫語族則包括東歐的立陶宛、愛沙尼亞、保加利亞、波蘭等國。

    所以處在同一語族(注意還不是語系)的國家通常都會說這一語族下的其它國家語言,因為語言本身很接近,多數就是字母順序的稍微變動和發音的變化。例如母語為英語的人,學習德語,荷蘭語等較為容易,因為這些國家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面積不大且彼此接壤,加上工作、生活、交通來往的緣故,所以會幾國語言稀鬆平常。

    雖然處在同一印歐語系下,還有三大語族的差別。所以你看到的西方影視劇裡的人,以及現實社會接觸到的英美國家人通常也不會說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因而不會東歐語言就更普遍了。

    但有一點讓我感到奇怪的是,我在工作中接觸到的東歐人很多都並不會講英語,例如俄羅斯人,波蘭人,保加利亞人等。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是比利時的國家官方語言有三種,分別是:荷蘭語、法語和德語。北部地區與荷蘭接壤的說荷蘭語,南部與法國接壤的說法語,小部分與德國接壤的說德語。所以這個國家的人會英語、荷蘭語、法語、德語四種語言太正常了。更有意思的是每個地區的人不屑於講其它地區的語言。一個很好玩的例子就是魯汶大學正好處在中部,所以連學校的教材都要分為荷語版的和法語版的。此外,荷語區的人慶祝荷蘭的國慶日,法語區的人慶祝法國國慶日。

    2.混血兒

    說到混血兒,這真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品種。大家口中提到的混血兒普遍意義上是指亞洲人和歐美人的混血,尤其是歐美白人。以我們亞洲人的審美眼光來看,亞洲人和歐美白人混出來的後代顏值更高。不可否認,混血兒除了相貌出眾,通常也更聰明。至於為什麼,那就要去檢視遺傳學了,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內。

    除了相貌和智商上的優勢,混血兒還有另一大優勢,那就是語言優勢。兩國語言?水到渠成,不在話下。會多國語言(三國及以上de)也不在少數,這並不難理解。例如,母親是華人,父親是法華人,那麼中,英,法三種語言絕對跑不掉。其它情況同理。

    不過混血兒中也有特例,例如那位做客央視欄目的中英混血兒。從她生下來,父母就回了中國,把她留給姥姥帶大。她只會說漢語,普通話還帶一口青島蛤蜊味兒。上學時才開始學英語,她也不感興趣,不想學英語,英語考試不及格,姥姥打趣她,你這英語怎麼能對得起你那張中英合資的臉!

    所以說環境絕對能夠掣肘語言學習。

    3.跨語系後天多語言習得者

    最後就是一提到語言學習,我們第一反應會想到的一種。這一種的母語之外的語言習得方式是通過後天刻意練習,例如接受學校教育和自己主動學習方式獲得。最典型也最普遍的代表就是我們亞洲人了。華人則更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我們漢語所在的語系。大多數華人的母語是漢語,漢語屬於漢藏語系,下分漢語和藏-克倫語族,因為漢族和藏族同源(漢族為黃帝后代,藏族為炎帝后代),全國56個民族中以藏語的發音和漢語最為接近,所以稱為漢藏語系。

    那麼你肯定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亞洲幾個國家的人怎麼不像歐洲人一樣會說鄰國的語言呢?我這裡只能從語系上來回答。

    東南亞一帶的語系,包括從菲律賓、印尼直到拉丁美洲最西邊的復活島,這些島上居民所使用的語言所屬語系叫做南島語系(有學者將澳洲也歸入此語系內)。與中國南方接壤的南亞國家如泰國、寮國、越南、高棉等國家所說語言的屬於南亞語系。

    此外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屬於九大語系(歐洲比較學派在19世紀的時候將全世界的語言分為九大語系)中任何一個的語言,比如非洲的土著語以及韓語和日語,這在語言學上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獨立語言。

    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我們為何不會韓語,日語,泰語等。別說不會其它國家語言了,我們連中國的其它語種都不會,例如蒙古語,不是嗎?

    所以說,我們大陸人學起英語覺得很難,更別說10個國家語言了,誰讓漢語和其它語言都不在一個語系呢。

    當然我們學不好英語不能賴在語系的頭上。這和我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是密切相關的。我們八零九零一代基本上是從初中、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習英語,此時英語對我們來說就是的的確確另外一種語言,我們早已過了語言學習的敏感期,再來學習一種全新的語言,且屬於不同語系和我們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語言的表達方式不一樣,當然有一定難度。再加上中國填鴨式教育的,只重分數不重實際運用的教學模式,導致英語成了很多人的噩夢,且學了很多年到頭來都是聾子、啞巴英語。

    正確的外語學習方式和母語一樣,我們怎麼習得母語,就應該怎麼習得外語,聽說讀寫,順序不應該顛倒,且重點不應該偏廢。

    我有一個朋友,我很佩服他。靠著自己自學英語,水平能夠達到溝通自如非常地道,就連外國友人也無不讚不絕口。他並沒有就此停下,接著又自學了西班牙語,法語,葡萄牙語,目前都是能夠溝通閱讀無障礙的水平。他的秘訣是:1.有興趣 2.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反覆學習,一有時間就學。這種非常高度的自律是大多人都做不到的,這也是我們為何學不好的原因。

    現在的家長思想觀念也在更新,懂得從小就給孩子進行雙語教育,個人覺得這樣的做法相對明智,且越早越好,孩子越小越容易。

  • 2 # 彤同飛

    1,班上有哈薩克,維吾爾,蒙古族的小朋友,希望有可能和這些民族小朋友交換漢語學習。

    2,鼓勵孩子看不同的原聲電影。

    3,尊重孩子的方言環境。無論你們說的是湖南話四川話還是廣東話福建話,最重要的是我們對話。

    4,如果在語言上面都有包容性,不必發愁,在其他方面不開闊。

    5,我認識的一位錫伯族叔叔,精通蒙古與維吾爾語滿語,晚年後進行漢語到錫伯語的小說翻譯,工作是一個人最年輕的生活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紅樓夢》中的林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