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樂媽咪美食廚房

    饅頭,對於大部分北方人而言,幾乎是每天都會吃到的一種食物。而做饅頭時,是放糖、放鹼面還是放其他的什麼物質?這個要具體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做饅頭有兩種方法:1、用酵母粉來發酵蒸的饅頭。2、用老面酵子來發酵蒸的饅頭。不同的發酵方法,決定了放的物質的不同。

    【1】“放糖”的情況:通常發麵的時候新增“白糖”,一是可以促進麵糰的發酵,從而適當的縮短髮面的時間。二是放了白糖發的面,蒸出來的饅頭口感香甜。

    【2】“放鹼面”的情況:在發麵正常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再新增其他像鹼面、小蘇打等物質,只有在發麵發過的情況下,因為面發過之後會發酸,這時候需要新增些許的鹼面或者小蘇打來中和酸性,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口感才好。

    關於用老面酵子發麵蒸饅頭時“放糖”和“放鹼面”的情況

    老面酵子:通俗的講,就是上次蒸饅頭時留下的一塊麵團,經過再次發酵後,就成了老面酵子,可供下次蒸饅頭時用來發酵,有些地方也叫老面、面引子或是麵肥。

    用老面酵子蒸的饅頭要比用酵母蒸的饅頭吃起來香甜,口感更好。

    【1】“放糖”的情況:通常我在蒸饅頭的時候,很少“放糖”’,“放糖”是可放可不放,它是起到一個促進發酵的作用,而不是必須品。

    【2】“放鹼面”的情況:用老面酵子蒸饅頭時,“放鹼面”或“小蘇打”則是必須的,經常蒸饅頭的朋友都知道,用老面酵子發麵要比酵母發麵時間長,發出來的面發酸,所以需要新增適量的“鹼面”或者是“小蘇打”來中和麵團的酸性,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口感才好。

    關於用老面酵子發麵蒸饅頭時“放其他物質”的情況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我平時在用老面酵子蒸饅頭時,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新增“大米粥”來發酵的方法,這樣做出來的饅頭更加的暄軟香甜。

    【所需食材】

    麵粉、老面酵子、小蘇打、大米粥

    【烹飪步驟】

    第一步:把老面酵子提前用溫水或是涼水泡上。

    這個具體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

    新手的話可以選擇用酵母粉發酵來蒸饅頭,因為簡單,發酵時間短,容易掌握,放糖是可放可不放,放糖的話可以有效的促進發酵,也可以提升饅頭的口感,而放鹼面則只有在麵糰發酵發過後出現發酸的情況時,可以加入鹼面或者小蘇打來中和酸性。而有一定經驗的老手,則可以選擇使用老面發酵來蒸饅頭,而用老面發酵的話,因為其發酵時間相比用酵母粉發酵的時間長,所以發酵的麵糰會發酸,也是需要加入鹼面或者是小蘇打來中和酸性。

    【溫馨小貼士】

    蒸饅頭,無論是用酵母粉發酵還是用老面酵子發酵,都需要掌握以下幾個關鍵點,蒸出來的饅頭才會好吃。

    【1】首先,面一定要發好,個人建議麵糰發的剛剛好是最好的,沒發到或者是發過蒸出來的饅頭也都是不好吃的。

    【2】其次,揉好的饅頭建議要二次醒發40分鐘以上,醒發至體積看著明顯變大,拿到手裡輕飄飄的,才算是醒發好了,沒有醒發好就上鍋蒸,蒸出來的饅頭多數瓷實不暄軟。

    【3】最後,蒸饅頭時間到後,不要著急開啟鍋蓋,關火讓回氣1分鐘,再開啟鍋蓋,看見回縮,可以快速的用手拍打饅頭,都可以有效的防止蒸好的饅頭回縮,這一步也是很重要的,否則就前功盡棄了。

  • 2 # 代國鋒676

    做饅頭時,有人放糖,有人放鹼,到底應該放什麼?饅頭是我們大家都喜歡的主食,要想饅頭好吃,有嚼勁,逢鬆!配法和和麵是關鍵。通常我們吃的饅頭,兩種做法!

    第一種做法老面饅頭,吃起有嚼勁,面香味。500克麵粉,老面(麵肥)引子50克,鹼面6克,溫水35度220克。

    老面饅頭做法:先將老面引子50克和溫水和均勻,10分鐘倒入麵粉,和成麵糰多揉幾下,揉到面光滑用保鮮袋包好,發麵時間夏天一個小時,冬天三個小時!時間到放入適量的麵粉,第二揉麵,揉麵時放入鹼面,鹼面和麵團要揉到均勻有光澤度。一看,用刀切開面團要有蜂窩狀,大小均勻即可!二聽,拍打麵糰聲音清脆。三聞,老面發好有面香味!然後下30克的劑子,搓成饅頭胚子。二次發酵,半個小時就可以上鍋蒸,蒸二十分鐘,關火三分鐘。

    第二種酵母饅頭,白白胖胖,逢鬆!500克麵粉,6克泡打粉,白糖3克,鹽2克,溫水35度230克。

    酵母饅頭做法:盆中倒入麵粉,泡打粉,白糖,鹽,用快子攪拌均勻,慢慢倒水,攪拌到有絮狀,開始用手揉麵,多揉幾下,做饅頭揉麵是關鍵,面揉光滑不沾手不沾盆,用保鮮袋包好。夏天發酵45分鐘,冬天120分鐘。下劑子30克,搓成饅頭胚子。第二發酵,半個小時就可以上鍋蒸,蒸二十分鐘,關火三分鐘。這樣做出來的饅頭,保證有嚼勁,逢鬆!

  • 3 # 一個人在家吃飯

    我蒸饅頭什麼都不放

    首先要知道放糖和鹼面的作用是什麼

    蒸饅頭放糖一般都是和酵母同時放的

    放糖的目的是為了加快酵母菌的繁殖速度

    起到一個快速發酵的目的

    而放鹼面的目的是因為

    麵粉在發酵過程會產生酸味

    放鹼面即可以讓麵糰二次快速膨脹還能中和酸味

    現在蒸饅頭也不像過去那麼麻煩了

    因為都有現成的酵母賣

    而且酵母上都會明確標明用量

    所以我們在和麵的時候只要參照用量新增就可以了

    適量酵母發酵蒸出來的饅頭

    還是很好吃的

    帶一點點微微酸的味道

    口感和原始的味道相比我更喜歡後者

    蒸饅頭的方法也是很簡單的

    準備適量麵粉

    按照比例取適量安琪酵母放在碗中

    加入適量溫水攪拌均勻靜止10分鐘

    把加入酵母的溫水到在麵粉裡

    和麵揉成光滑的麵糰

    蓋上保鮮膜醒發至兩倍大

    具體時間因環境溫度而定

    天熱時間就短,天冷時間就長

    只要記住兩倍大就可以了

    然後再分成小劑子

    團成饅頭的形狀

    放在鍋裡繼續醒發10-20分鐘

    蒸15分鐘關火燜3分鐘就可以揭鍋了

    一定要用冷水

  • 4 # 健玲創業思維

    想要饅頭鬆軟好吃,就要把面發好,最基礎的發麵方法,就是麵粉+酵母和麵,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讓麵糰醒發。

    因為酵母菌在30-40度的環境下,會迅速發酵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得麵糰體積變大,變的很鬆軟,然後再揉饅頭,蒸熟就可以了。

    上面就是蒸饅頭和麵的基礎方法,有人說的和麵時放白糖,是為了促進發酵的效果。因為白糖是酵母菌的“食物”,和麵時稍微放幾克白糖,能促進酵母菌快速發酵,讓麵糰醒發的效果更好,更蓬鬆,蒸出來的饅頭更好吃。

    再說說,和麵放鹼面。這是老一輩人常用的技巧,在以前和麵的時候,酵母菌很少見,大家都用的是上面揉麵時留下的“老面”,也就是老面饅頭,裡面含有大量的酵母菌,發麵效果非常好。

    但是用老面發酵,容易產生酸味,所以在麵糰醒發好以後,要放一點鹼面,進行二次揉麵,然後靜置一會,目的是讓鹼面中和麵裡的酸味。

    並且鹼面還能和麵裡的酸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促進麵糰更蓬鬆,而且能軟化纖維,增加饅頭的口感。

    但是放鹼面也有缺點,

    1、會導致饅頭的顏色微微發黃,

    2、鹼面需要徹底揉均勻,否則饅頭上會有黃色的斑點(上圖),鹼味很重。

    3、鹼面會破壞一些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營養。現在大家基本是都是用酵母菌發麵,而且很少有發酵過度的情況,所以基本是用不到鹼面。

  • 5 # 冷桃啊

    一,白糖的作用可不單單是提升饅頭的甜味兒,酵母與白糖以及澱粉的混合,使饅頭的口感更加糯,更加軟,提升饅頭的整體食用層次感覺,所以在發麵的時候要加入白糖,饅頭才不會硬而且很香甜。而且蒸出來糖饅頭比蒸出來淡饅頭要大些,這是因為和麵時加入糖發酵較好。

    所以總結加白糖的作用有兩點:1、提高口感,增加香甜味,更加軟糯。2,遇到冬天室內溫度低,發麵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裡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髮面的時間,發酵的更快更好。

    二,鹼面,包括和小蘇打一樣都屬於化學食品新增原料,本身是沒有活性的,根本談不到發酵作用,小蘇打可以起到膨鬆作用,但不適用於發麵。鹼面本身不具備膨鬆作用,只有在與酸性物質接觸時才會產生中和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泡,達到膨鬆作用。也就是說鹼面也不能發酵麵糰,而且還會阻礙麵糰發酵。那為什麼會蒸饅頭時候打鹼呢?使用情況只有在麵糰發酵後,產生酸味時才能使用。但只有用老面發酵,才需要在發酵以後為了中和酸味而加鹼面,加的量較難掌握,少了還有酸味,多了饅頭髮黃,不鬆軟,有點苦味,所以這個量是一定要控制好的。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麵糰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如果是蒸出的饅頭,如因鹼放多了變黃,且鹼味難聞,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鐘,饅頭即可變白,且無鹼味。

    其實現在大部分人做饅頭都不用小蘇打和鹼面了,直接用乾酵母搞定一切(例如“安琪酵母“)

  • 6 # 美食締造者

    我認為蒸饅頭放鹼面蒸出的饅頭口感好,有面粉本身那種香甜的感覺,至於放糖是個別人的愛好感覺效果好,其實想吃口感的饅頭還是放緘面最恰當。

  • 7 # 酸梅醬

    為此我特地詢問了老一輩的人是如何做饅頭的。總結了饅頭髮面有2個方法。

    有想饅頭做的鬆軟好吃。就要把面發好。最基礎的方面方法是酵母粉加麵粉和麵。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因為酵母菌在30~40度的的環境下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使麵糰的體積增大。變得很鬆軟,然後再揉饅頭二次醒發後,上鍋蒸熟就做好了。

    1、加白糖

    和麵時加入白糖是為了促進麵糰快速發酵。因為白糖為酵母菌提供能量和養份。和麵的時候加一小勺。能促進酵母菌快速發酵。要麵糰發酵的效果更好,更蓬鬆柔軟。蒸出來的饅頭更好吃。

    2、加鹼面

    加鹼面是老一輩人做饅頭常用的技巧。以前做饅頭和麵用的酵母,大家都是用上一次揉麵時留下的老面。也就是老面饅頭。裡面還有大量的酵母菌,發麵效果非常的好。但是,用老面發酵會產生一股酸味。所以在麵糰醒發好後。放一點鹼面。進行二次揉麵,靜置一會,讓鹼面中和酸味。鹼面和酸發生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能使麵糰更加蓬鬆。微微的酸味讓饅頭更加有風味。

    下面講一下做饅頭的技巧

    1、 麵糰揉好後一定要充分醒發。發到麵糰比原來的體積大2倍。用手指戳一個洞且不回縮。撕開後呈豐富的蜂窩狀。

    2、揉麵排氣,做好饅頭型狀,2次醒發15分鐘。

    3、冷水上鍋蒸30分鐘。關火,悶2分鐘,再開啟,這樣做的饅頭鬆軟不回縮。

  • 8 # 美味小森林

    我是一位來自北方的家庭煮夫,做過無數次的饅頭,我想我應該有發言權

    如若你用酵母來做饅頭的話,一斤面可以放十克糖,五克酵母,半斤水即可。和好麵糰放溫暖處發酵一個小時。切記,溫度必須四十度以下才行,否則酵母菌會死掉就影響正常發酵了。如果冬天氣溫低,可以隔層一盆溫水中發酵。

    如若用酵頭做饅頭,這個可以加一點點的鹼來中和酵頭的酸的,切記不可加多,一般兩克足矣。加鹼就是為了讓蒸出來的饅頭不酸,口感好一些,沒其他作用了。所以,能不加鹼就不加,因為鹼屬於新增劑。而酵母粉不屬於。一般蒸饅頭只要不是發酵太久,發酵過度的話,基本酸味可以忽略的。所以可以不加鹼的。

    如果鹼加多了饅頭黃,可以補救的,就是鍋底加點白醋,燒開蒸饃十分鐘左右,饅頭就可以變白了!

    最後總結一下,加糖,是為了餵食酵母菌,加快發酵。

    加鹼,是為了中和酵母菌發酵產生的酸的。

    只要發酵剛剛好不過度發酵,饅頭基本不會有酸味,所以,鹼可有可無!

  • 9 # 有範兒呀

    做饅頭呢,最主要的首先是要把面發好,基礎的發麵方法是麵粉+酵母和麵,然後放在溫暖的地方,讓麵糰醒發。酵母菌在溫度30度到40度的環境下,會迅速發酵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使麵糰體積變大,變的更鬆軟,在面發到時間45分鐘之後,用手輕輕按下面團的表面,看看有沒有膨脹感,有的話說明就已經發好了,然後取出麵糰揉一下,弄成你想要的形狀,蒸熟就可以了。

    上面呢就是蒸饅頭的基礎辦法,有人說的和麵時放白糖,是為了促進麵糰發酵的效果,這也是可以的,因為白糖是酵母菌的“食物”,和麵時稍微放幾克白糖,能促進酵母菌快速的發酵,使麵糰醒發的效果更好,麵糰更蓬鬆,蒸出來的饅頭也更好吃。

    再說說,和麵時放鹼面,這是老一輩的人常用的技巧,在以前的和麵的時候,很少見酵母,大家都用的是上次做饅頭的時留下“老面”,裡面有大量的酵母菌,發麵效果好,但是老面發酵容易產生酸味,所以麵糰醒發以後,要放一點鹼面,進行二次揉麵,靜置一會,目的是讓鹼面中和老面中的酸味。

    並且鹼面還能和麵裡的酸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促進麵糰更蓬鬆,而且能軟化纖維,增加饅頭的口感。但是放鹼面也有缺點,1、會導致饅頭的顏色微微發黃,2、鹼面需要徹底揉均勻,否則饅頭上會有黃色的斑點,鹼味很重,現在大家基本是都是用酵母菌發麵,而且很少有發酵過度的情況,所以基本是用不到鹼面。

    下面再說一下蒸饅頭的技巧。首先麵糰和好以後,一定要徹底醒發,標準是體積變2倍大;用手指戳一下,是一個坑,不會回彈;撕開後呈現豐富的蜂窩狀。然後揉成饅頭以後,不要直接上鍋,要靜置15分鐘,讓饅頭進行二次醒發。

    然後冷水上蒸鍋,蒸30分鐘左右,關火後不要直接掀開,要燜2分鐘左右,等鍋裡氣壓下降後,在掀開。這樣饅頭又大又軟,還不會回縮。

    總結:蒸饅頭時,有人放白糖,有人放鹼面,到底應該放什麼?簡單來說,放點白糖可以促進發酵的效果,也可以不放。只有在麵糰醒發過度,產生酸味的情況下,才需要放點鹼面,其他情況一般不用放鹼面。

    好了,上面就是關於蒸饅頭的技巧介紹,希望可以幫到你。

  • 10 # 天下何人不識我

    饅頭做法,是對食物饅頭的一種做法。饅頭中含有酵母,酵母分為鮮酵母、乾酵母兩種,是一種可食用的、營養豐富的單細胞微生物,營養學上把它叫做“取之不盡的營養源”。

    除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以外,酵母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酶類。饅頭是北方家庭的常見主食。

    饅頭做法流程

    酵母溶入約1/3的溫水中,攪拌均勻;

    把酵母粉倒入麵粉中;

    用筷子攪勻;

    將剩餘的溫水倒入麵粉中;

    用筷子攪成棉絮狀;

    用手揉麵,揉至麵糰表面光滑;

    麵糰放到容器中蓋好蓋子,或表面蓋上潮溼的屜布,放在溫暖處發酵至2倍大,時間長短隨環境溫度高低不等;

    發好的麵糰內部是均勻的蜂窩狀;

    案板上撒少許薄面,將發好的麵糰反覆揉,揉到麵糰表面光滑,切開面團,如果切面有氣孔,需繼續揉;

    揉至麵糰的切面光潔無氣孔;

    將麵糰整形成長柱形;

    將面棒切成等量的劑;

    用手來回搓揉,整形成圓圓的饅頭狀;

    饅頭生坯底部沾些麵粉,放在蓋簾上,每個之間留出距離,生坯表面蓋上潮溼的屜布,繼續發酵,使生坯再次漲大,發酵約20-30分鐘,輕輕按壓表面可感覺有彈性即可;

    蒸鍋內鋪上潮溼的屜布,將饅頭生坯放入,留出距離,鍋蓋蓋好,如果鍋蓋不嚴,最好用布將鍋蓋邊緣包起來,防止漏蒸汽;

    大火燒開蒸鍋內的水後,轉中火蒸25分鐘。關火後,放置3-5分鐘再開啟蓋子。

    注意事項

    1、蒸饅頭涼水、熱水入鍋均可,但還是涼水入鍋較好,首先不會有燙傷的危險,而且涼水入鍋會使饅頭的受熱比較均勻。水開後入鍋可能會使饅頭表皮較幹無彈性。

      2、關火後不要立刻開啟鍋蓋,也不要一直放在鍋中。關火後燜個3、5分鐘再開蓋,否則饅頭立刻遇到冷空氣,表面會發皺。

      3、饅頭蒸好後,屜布不易取下。可倒些涼開水在屜布上,就可很容易地取下來,也不會粘饅頭皮。

      4、冷卻時,最好在饅頭上蓋上半乾的屜布自然晾涼

      5、加熱剩饅頭:剩饅頭表皮很容易變乾硬,加熱前先在饅頭表面灑些水,再放入蒸鍋加熱,饅頭會像新蒸出的一樣鬆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地工作一個月一萬,在家附近工作一個月6千,你會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