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白閒雜談
-
2 # 回憶紫荊花
憑個人的經歷和思想認識作如下回答。從兩個方面闡述,第一方面,唐僧取經不論從歷史意義或現實意義上都表明創業的艱難,成功者都是歷經許多艱難困苦、持之以恆才能取得成就的。儘管《西遊記》是神話傳說,在虛幻的世界裡,作者也可以把唐僧取經簡單化、輕鬆化,一個神念就可能完成,可是作者就是把取經描寫的非常艱難,歷經多次生死,最終唐僧取到真經,修成正果,創業成功。儘管是神話,但也沒有脫離人類的生活現實,人類創造的諸多文明都是通過不屈不撓、艱苦奮鬥換來的,這就是《西遊記》的現實意義。第二方面,菩薩讓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是宗教方面的用語,九代表某些事情表示為很高、很多,九九為至高,沒有再可比的了,在歷史小說中,這種描述很普遍,比如描寫女子的年齡,稱為二八妙齡,不直說十六歲了,透露著文學方面的高深和含蓄,變成了一種共認的寫作手法。在《西遊記》中,唐僧歷經八十一難,也是描寫唐僧的實際經歷苦難很多很多,不一定正好是八十一難,可能少些也可能比八十一難還多,九九八十一的描寫更能打動人的思想,更容易使人接受現實的確不容易。
-
3 # 鄧眼看世界
看過《西遊記》的觀眾心底想必都有一種感慨,那就是唐僧師徒真的是多災多難,一路西行誠心求取真經,但是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妖怪或者劫難,可以說每一次都驚險萬分,讓人非常心疼。但是觀眾卻也因此有個疑惑,那就是如來佛祖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為何又要設定劫難?
在《西遊記》的一開始就已經交代清楚了觀音菩薩在如來佛祖的指點下化身老者去大唐尋找合適的人去西天求取真經。而在這個過程中觀音菩薩則是看中了身世坎坷卻心性純善的江流兒(也就是唐僧)。所以觀音菩薩將錦斕袈裟和紫金缽盂送給唐僧,並指點唐僧到西天佛祖處求取真經。
唐僧一心向佛,所以自然不會畏懼艱難困苦,勇敢向西天前進。在唐僧西行的路上也陸續收了三個徒弟,大徒弟孫悟空,二徒弟豬八戒和三徒弟沙僧。其實看到這裡觀眾就已經意識到了,唐僧收的這三個徒弟個個本領高強,那麼也意味著西天取經路上並不太平,所以佛祖才會指示觀音菩薩安排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一路保護唐僧西去取經。
那麼有觀眾就疑惑了,既然佛祖讓唐僧師徒西去取經,為何還要設定九九八十一難呢?讓唐僧師徒四人一路順利到達西天取經不好嗎?其實如來這樣做也是用心良苦的。細細研究過《西遊記》的觀眾都知道,唐僧的前世乃是如來佛祖的徒弟“金蟬子”,更是十世修行的好人,但是若想修成正果重返仙班還是要經歷一些磨難的。
若想讓金蟬子早日迴歸西天佛祖處,只憑借金蟬子十世修行的好人還是有些難度,所以如來佛祖就讓唐僧師徒前去西天求取真經,一路上即降妖除怪解救眾生了,又可以憑藉一路上降妖除怪幫助百姓的功德修成金身,順利位列仙班,再次返回如來佛祖之處。所以如來佛祖才會即讓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又要設定劫難去考驗唐僧師徒。
-
4 # 章小飛魚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可謂膾炙人口,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修成正果,便是《西遊記》的中心和主線。
關於九九八十一難,其實大家心知肚明,雖歷經種種劫難,唐僧絕不會死,取經也一定能夠成功。這在書中開篇便有暗示:菩薩派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足足39位神仙,時刻不離的保護唐僧!
既然人員已選,結果已定,為何又故意設定八十一難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設定八十一難,是小說的情節所需。小說要想引人入勝,必須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不論是喜劇還是悲劇。人們在讀小說或看電視劇時,很大程度上是能夠直接判斷出最終結局的,但為什麼還是一章章、一集集的追更呢?就是為了體驗一下那種身臨其境的經歷和感受。所以,設定一路的艱辛磨難是必需的。
其次,設定九九八十一難,有其特定意義。中國古代陽數之極為“九”,寓意終極圓滿、事物發展至完備狀態。所以“九”這一數字在古代官制、天文、律數、宗教、醫學等的各種文獻中均有提及,典型的例子便是:皇帝稱“九五之尊”。
也正因如此,小說中稱數磨難之時,不是簡單的稱之為八十一難,而是說成“九九八十一難”,用磨難本身來標誌故事的圓滿成功。
其實,《西遊記》九九歸真的故事,也是在啟迪我們: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只有勇敢的去拼搏、去經歷,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人生,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
5 # 國風講壇
《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化歷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也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看過《西遊記》的人大概都知道,唐僧赴西天取經途中,真可謂是費盡千辛萬苦才抵達西天得以面見佛祖求取真經,到達聖殿時佛祖還讓觀音菩薩算算唐僧在求經途中遭遇了多少大難,菩薩掐指一算向佛祖彙報說已經歷經80難,於是佛祖示意觀音菩薩施法讓唐僧師徒再遇上一難,於是唐僧師徒在取經來回途中總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也許我們會有這樣的疑惑:既然菩薩在唐僧取經路上一路暗中幫助,還派人時刻保護唐僧,那為何還故意設定八十一難呢?其實,這裡面蘊含著很多奧妙。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在古代,人們以“九”為大,因為“九”是最大的奇數,所以在古人的觀念中就認為“九”代表最大、最多、最上,那麼“九”的最大倍數“九”就可以合成九九八十一,就是古人講的“九九歸真”,就是指非常多的這麼一個概念,意思就是說經歷過達到極限的極限那麼多的艱辛與磨難才得以取回真經,一方面反映了唐僧師徒取經途中的不易與驚天動地的毅力,另一方面也從側面道明瞭真經的至尊至貴,實屬難得,既然是這麼難得的寶物,又怎麼能讓世人這麼輕而易舉地就求得呢?倘若讓人輕易就得到的東西那就不是真的尊貴至極的寶物了,一方面讓人對容易求得的東西往往不懂珍惜,另一方面也會輕賤瞭如此珍貴的經書。所以,觀音菩薩才會讓唐僧一定要經歷滿九九八十一難才讓他得以取得真經。
其實,觀音菩薩要唐僧經過八十一難才取得真經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不經千辛萬苦,又怎麼能體現經書的珍貴無比?有怎麼能讓凡塵眾生珍惜這難得的寶貴經書爭取早日修煉得道、脫離苦海?又如何能讓唐僧在取經途中面對重重磨難修煉心性、參悟得道?這也是唐僧最終得以成就無上佛道的必經修行之路啊!
那麼,通過《西遊記》當中唐僧必須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得以取得真經的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當中,我們要想實現自己的目標與理想,既要認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又要有不怕磨難、百折不撓的精神,最終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人生當中,遇到困難不要抱怨和逃避,而是要敢於面對和挑戰,把每一個磨難當作是來成就你的菩薩,那麼,有朝一日,你終會取回屬於你的“真經”!
-
6 # 黃牛短笛
菩薩的目的就是讓那些妖精們陪著唐僧玩,達到鍛鍊隊伍提高政治水平的目的,但不能玩過了,既不能讓讓妖精把唐僧玩死,也不能讓唐僧受不了誘惑真的犯錯誤。所以,那些妖精都是在菩薩監督下的屬於可控制的風險遊戲,又不是真想弄死他。
回覆列表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其實《西遊記》講的就是一個修佛的過程。
就像我們有時候會想,我要做自媒體,拍視訊,以後粉絲會有幾百萬,每個月收入會有幾萬塊,然後睡覺都能賺錢。可真真開始拍視訊的時候才知道,完全不知道拍什麼,沒人看,沒粉絲,每一步都走得很艱辛。
豬八戒其實就是唐僧的慾望,唐僧遇到美色,遇到美食,遇到權利金錢都不動心,豬八戒都替他動了,所以唐僧對豬八戒從來都特別寬容。
就像你有時候會因為今天要去參加聚會不拍視訊了。今天約了朋友喝酒,不拍視訊。今天那誰叫我去打麻將呢。
都說沙僧只有那幾句臺詞,“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跟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他代表著唐僧的理性和邏輯。他每天都挑著擔子,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
就像你每天都想著粉絲幾百萬,月收入幾萬,也要從每天拍視訊剪視訊慢慢積累。
白龍馬就是唐僧的意志,不管你們去不去西天,不管這中間有多少阻礙,反正無論如何我是一定要去的。
就像我們一開始做自媒體,大多數都想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吧,到沒播放量,沒粉絲,回答問題沒過優質等等,九九八十一難都經歷過了,你還沒死,還在自媒體這條路時,說不定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取到真經了。
所以為什麼要設定八十一難,就是唐僧必須經歷過這些才能悟懂佛性,修成正果。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