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hengZhisui
-
2 # Jake85304659
可以這麼說,沒有義大利文藝復興及義大利威尼斯畫派藝術就不會誕生像魯本斯那樣偉大的天才畫家。
魯本斯1577年出生於德國茨根,後隨父搬至尼德蘭北部的弗蘭德斯(現今比利時),1598年成為當地職業畫家,並於1600年至1608年受義大利曼圖亞公爵維曾佐之邀遊學義大利,這是由畫家轉為大師的8年,由此接觸到文藝復興巨匠們的繪畫精品和藝術氛圍,包括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拉斐爾及米開朗基羅的繪畫及雕塑作品,尤其是當時受皇家爭相收藏的威尼斯畫派提香的作品給魯本斯以極大的震撼和幫助,為他後來獨樹一幟的巴洛克藝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威尼斯繪畫中龐大繁複及充滿動感的人物造型成為巴洛克繪畫的特徵,加上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畫家韋羅內塞和佩魯奇諾在構圖上的透視學原理及與魯本斯同時代的義大利繪畫大師卡拉瓦喬的明暗對比產生的戲劇性效果都成為畫家汲取的養料展現在巴洛克藝術中,並由此帶動了弗蘭德斯畫派,成為一代巨匠!
要弄清魯本斯和義大利藝術在哪些方面息息相關,必須瞭解15世紀處於尼德蘭畫派之間的佛蘭芒畫派和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的密切關係,以及魯本斯與義大利藝術的不解之緣。
15世紀文藝復興早期,尼德蘭畫家(包括佛蘭芒畫家)正向佛羅倫薩、羅馬和威尼斯的藝術家們出口油畫技術。而佛蘭芒繪畫一直身處北方荷蘭繪畫和南方義大利繪畫夾擊影響之中。17世紀初,佛蘭芒畫家試圖把在義大利蔓延的卡拉瓦喬(Caravaggism)暗色調主義(tenebrist)與自己的尼德蘭傳統相結合。 正是安特衛普藝術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首次嘗試吸收和融合這兩種畫派的優點,在他的作品中博大精深地表現了基督教歷史,獨特而戲劇化,強調動作、色彩和感官刺激,在反改革藝術(約1560-1700)中創造了新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非常適合天主教徒所要求的更為虔誠的宗教畫作。魯本斯被認為是佛蘭芒巴洛克傳統的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
魯本斯十六歲時隨羅馬派藝術家道比阿斯·維哈切特、阿達姆·凡·努爾特、凡·維因學畫。1600-1608年在義大利做過曼圖亞大公維新佐·貢沙加的宮廷畫師。1603年受大公委託到西班牙宮廷做外交官。在義大利期間深入研究義大利畫家們的繪畫技巧。後來,他除了在安特衛普經營一個巨大的工作室,完成許多貴族和藝術收藏家的繪畫定件,包括宗教神話傳說、狩獵場面、寓言題材的祭壇畫、肖像畫、風景畫和歷史畫之外,在歐洲,魯本斯被西班牙腓力四世和英國查爾斯一世授予爵位。魯本斯是一位多產的藝術家。邁克爾·賈菲(Michael Jaffe)的作品目錄收錄了1, 403件作品(不包括他在工作室裡製作的許多副本)。 魯本斯的繪畫藝術對阿爾卑斯山北部的所有繪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以下用魯本斯最具代表性的傑作: 《參孫和黛利拉》(1610年,倫敦國家美術館 “Samson and Delilah” ,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基督落架圖》(1614年,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Descent from the Cross” Cathedral of our Lad,Antwerp) ;《 劫持留基波的女兒》(1618年,慕尼黑Alte Pinakothek)“Rape of the Daughters of Leucippus” (1618, Alte Pinakothek, Munich) ;《 巴黎的審判》( 1636年,倫敦國家美術館 “and Judgement of Paris ”, National Gallery, London)進一步說明魯本斯繪畫藝術和義大利藝術的密切關聯與區別。
《參孫和黛利拉》(1609-1610年,木板油畫,倫敦國家美術館)⬆️這幅畫是由市議員Nicolaas Rockox(1560-1640)委託他在該市的私人住宅所作。從此畫可以看出,魯本斯巧妙地利用卡拉瓦喬 (1573-1610)明暗對照法,並以希臘雕塑和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壁畫為藍本,來完善參孫(大力士)的壯麗體格。此畫受義大利古典藝術特別是威尼斯畫派的色彩影響也顯而易見的。
《基督落架圖(十字架的下降)》(1614年,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
彼得·保羅·魯本斯與義大利藝術家卡拉瓦喬(1571-1610)同是巴洛克繪畫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繼特倫特理事會之後天主教反宗教藝術的重要貢獻者。這兩位畫家都表達了天主教教條的情節劇和神秘面紗,他們都是明暗對照和形象塑造的行家,然而,卡拉瓦喬是以其主題無瑕的自然主義而著稱,但魯本斯則是使用了一種更為傳統的理想主義繪畫語言。魯本斯長期訪問義大利,在那裡他能夠直觀研究威尼斯祭壇畫以及新式的卡拉瓦喬主義。此外,他研究的肌肉和解剖形態來源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有特殊的矯飾主義傾向。魯本斯借鑑了詹博·洛尼亞,費德里科·巴奇的繪畫,結合了拉斐爾的優雅、科雷吉奧和提香絢爛色彩的影響。《十字架的下降》充分顯示他在義大利訪問期間所吸收的技法技巧。事實上,魯本斯的巴洛克藝術與威尼斯繪畫 ,以及暗色調(tenebrism)的卡拉瓦喬有所不同,魯本斯的繪畫藝術更多的還是顯現出佛蘭芒繪畫的價值。《劫持留基波的女兒》(1618年,慕尼黑Alte Pinakothek)⬆️
魯本斯的這幅作品被視為佛蘭芒巴洛克藝術的主要典範,建起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與巴洛克繪畫之間的橋樑。《劫持留基波的女兒》可以看出魯本斯受到提香和威尼斯祭壇畫的強烈影響,17世紀藝術批評家稱魯本斯是色彩大師,而尼古拉斯·普桑則被視為素描大師。
魯本斯總是渴望與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古典主義相媲美,這部傑作中的兩兄弟的身體與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的創世紀壁畫中所表現的健壯的肌肉相似,而女性面板中豐富的紅色、金黃色和綠色讓人想起提香和威尼斯的彩繪(1500-76)。然而,肉質的女性裸體是純魯本斯的。 該作品基於兩幅不同的對角線,它們與繪畫的腳部分開,Pollux和Phoebe的腳並排站立,而裸體金髮女性的白色面板與綁匪的棕色身體形成鮮明對比。 《巴黎的審判》( 1636年,倫敦國家美術館)⬆️這個主題被魯本斯自己畫了很多次:例如,倫敦國家美術館的1599版; 馬德里PRADO博物館的1606版; 維也納美術學院1606年版; 德累斯頓Gemaldegalerie Alte Meister的1636版本; 和PRADO的第二個版本(1638-9)。魯本斯充分利用這一題材來創造他出名的性感女性形象。他們呈現了萊昂納多 ·達·芬奇(1452-1519)《蒙娜麗莎,1503-6》和 提香(c.1485-1576)《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1523》所使用的理想女性美的形象。《巴黎的判決》1597⬆️《巴黎的判決》1606⬆️
到此為止,魯本斯和義大利藝術的不解之緣已經明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