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來運轉123
-
2 # 白馬君
一是他看出公孫瓚不能成大器,後來公孫瓚被袁紹所滅正說明這點。
二是劉備那可怕的籠絡人心的力量,江陵逃亡攜民十萬,對於當時一無所有的劉備來說,那些難民為什麼要跟著他,這就是劉備這個雖屢戰屢敗卻從不言棄的英雄身上散發出的魅力。
三是,劉備這個潛力股正在創業的艱難的起步階段,而對於出身布衣的趙雲來說,跟著劉備對自己也可能極有發展前途,因為劉備現在正缺人,這跟後來諸葛亮跑劉備那裡應聘時的想法可能也有一點類似,當時的曹操和孫權那裡謀士早已經是一大把一大把,而到劉備那裡直接晉升參謀長。
四就是劉備那經典的口頭禪,“在下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玄孫。。。。。”,不管是不是真的,這個東西在當時是絕對管用的,跟曹操孫權比起來,人家是漢室正統啊。而根據史料,趙雲此人也真正是個一心為公,為漢室的忠臣,所以就奮不顧身地幫劉備打江山,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3 # 魚小糖吖
一 趙雲一介布衣卻是身懷忠君救民之心,有儒家教育的影響
二 袁紹曹操當時都是大佬級人物,身邊不乏各種人才,趙雲所能入他們法眼必定要困難重重。
三 趙雲事公孫瓚時與劉備有過合作,瞭解劉備脾性,心懷天下待人真誠求賢若渴。關鍵還是缺人身邊除了倆兄弟沒有可用之人。趙雲到他那裡能立刻得到重用。
四 這點很重要,就是劉備中山靖王之後的正統身份了。對於趙雲這種受過儒家思想影響的人來說至關重要,這個身份就是象徵、是號召力。雖然現在劉備一無所有,但是憑著這個象徵以及劉備自身的為人趙雲願意相信跟著劉備能有一番作為。
-
4 # 講理
大部分人對趙雲的評價傾向於趙雲是一個完美的人物,作為一個近似於完美的武將,趙雲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趙雲投靠劉備的過程
公元191年,趙雲率領常山郡人馬投奔公孫瓚,自此跟著公孫瓚南征北戰。而在那時候劉備時運不濟,也投奔了公孫瓚,也就是在這裡,趙雲結識了劉備。
當時劉備為公孫瓚的別部司馬,趙雲則受命為其掌兵。此時二人都是公孫瓚的屬下。
後來公孫瓚驕縱跋扈起來,趙雲藉口兄長去世,便向公孫瓚請辭。
公元199年,公孫瓚兵敗死亡。
公元200年,劉備兵敗投降袁紹,趙雲去找劉備,雙方徹夜長談,趙雲加入劉備。
那麼回到主題,趙雲為什麼不選擇袁紹或者曹操,而是選擇弱小的劉備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原因:
第一,趙雲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他想要的是創造太平盛世
趙雲剛剛出山的時候加入了公孫瓚,公孫瓚也就問了,別人都投奔袁紹,你為什麼不去呢?這趙雲就回答說啦,天下雖然亂,但是我們要選擇明主,老百姓要一個能夠實行仁政的君主,所以我們才選擇了,你還沒有轉到袁紹。這就說明趙雲起兵並不是為了建功立業,也不是為了幫助誰去征伐,而是想為老百姓創造一個比較和諧的生活環境。(當然後來公孫瓚也並不是一位明主,這是後話了。)如果不是這個目的,憑藉趙雲的才識,去哪裡都能得到重用,何必委屈自己加入公孫瓚呢?明代鍾惺《史懷十七卷》評價趙雲:
觀雲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獨名將而已。可以看出趙雲是又治世能臣風範的。
第二,趙雲跟劉備惺惺相惜
當初趙雲在公孫瓚麾下效力的時候,曹操曾經圍困徐州,劉備為了幫助徐州,就跟公孫瓚借兵,而當時其他諸侯害怕曹操,除了劉備都不敢出頭,趙雲便很欽佩劉備的仁義之心。雙方一見如故,十分投緣,後來趙雲請辭公孫瓚的時候,劉備還含淚相送,不捨分別。是的劉備就是這麼愛哭。
第三,劉備是正統漢室,也比較善於收買人心
劉備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不管真假,反正是得到了皇室的認可,他又到處宣傳要以匡扶漢室江山為己任,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比其他諸侯更具有正統性,而趙雲忠於的漢室,因此他選擇劉備也是情理之中。其次劉備一向標榜忠義,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故事更是天下皆知,趙雲作為忠義之人,自然是心有所向。更不用說後來的單騎救主了。元代郝經在後漢書《續後漢書》評價趙雲:
雲忠繾綣禦侮。始終不渝。為漢爪士。功烈志膽。曹樊之儔。雲尤識慮經遠。壯而不疏。每進忠益。輒中幾會。從這也可以看出,趙雲一輩子都是忠於漢室的。
總之,雖然劉備弱小,但是比較符合趙雲的期望,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再加上士為知己者死,趙雲投靠劉備也是意料之中的。
-
5 # 黃立清3
常山趙子龍乃蜀漢五虎上將之一,他的一生都可以說的是傳奇。趙子龍他的武藝高強,品格和人品都無可挑剔,作為這樣一位有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武將,不過剛剛出來沒有什麼名氣的趙子龍自然想要快速的建功立業,那麼最好的捷徑就是就是找一位有著賢明之稱的明主去投靠。
不同於其他莽夫只會用武力來爭奪利益,趙雲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拯救天下百姓於水深火熱,留名青史。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那就只有是民主才能完成。趙雲一開始是投靠公孫瓚的,可是趙雲看出公孫瓚沒有遠大的志向,目光也十分短淺,只知道佔了一塊地後就開始享受,覺得他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民主無法拯救。
在劉備還是一介平民的時候,就要兩個大商人效仿呂不韋那樣,覺得劉備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他們看好劉備將來的成就,於是把自己的所有資產都拿來給劉備做大事用。劉備當時是靠著這些錢招兵買馬,收買人心。直到後來,劉備的事業越做越大,成為了一方諸侯,雖然錢和糧食都是,但是還是夠用的。
劉備也是十分欣賞趙雲,在很早的時候他們就是認識的,劉備覺得趙雲是一個很難得的良將,就提前結好趙雲,之後趙雲不想和公孫瓚幹了就跑到了劉備這兒來。袁紹的話他和趙雲的關係就十分的惡劣,袁紹嘛,作為祖上都是大官的後代,自然身上有一股傲氣,一般沒什麼名氣一聽都不知道是誰的人來投奔他,他都是瞧不起的。就連曹操、孫堅、劉備這樣在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他都覺得不過爾爾。而且袁紹自己就有自己的班底,全都是有名氣的武將和謀士,趙雲去了袁紹也不會給他安排什麼重任。相反跟著劉備就不一樣了,有句老話說的好,寧可做雞頭,也不願為鳳尾。
劉備的手底下能用的文臣就只有諸葛亮,至於其他文人都只能看著諸葛亮出謀劃策,稍微認為自己有點本事的文人大部分都會投奔曹魏,跟著曹操幹。曹魏的地盤最大大,需要很多人才去管理,對於這些人的到來曹操是十分高興的。這也是後來諸葛亮死後,蜀漢迅速的衰敗的緣由所在吧,人才都往北邊跑了,蜀漢也就沒什麼人可用了。言歸正題,劉備的武將也是十分緊缺的,除了關羽張飛外好像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武將了。所以說趙雲不僅打仗打的厲害,眼光也有獨特之處。所以說趙雲這一輩子值了。
回覆列表
收趙雲時,劉備確實一無所有,但他有個別人都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大漢皇叔的名號,劉備在封建社會就代表著所謂的“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