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奔跑的馳騁

    基本上可以這麼認為。二戰後日本國力銳減,據統計,1946年(戰後第一年)日本生產率降到戰時高峰期的20%,工礦業也只有戰前的28%。而且,由於戰時大量軍費、物力、人力支出,導致許多生活必需品供應奇缺,戰後日本惡性通貨膨脹,同時存在著失業人口眾多,大批流浪者露宿街頭等嚴重問題。但是,日本工業化時代留下來的人才和科技等儲備應該說還在,並沒有被徹底摧毀,假以時日,日本依然可以東山再起。而歷史恰恰給了日本所有的外部有利因素。戰後,鐵幕拉下,世界分為東西方兩大陣營,日本成為西方陣營在遠東的橋頭堡,因而得到美國的大力扶持,佔領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後來甚至被稱為“日本的再生父母”。而且,日本也得益於鄰國中國的“兄弟鬩牆”,使自己的戰後清算和賠償也降到最低。總而言之,日本透過明治維新積攢下來的硬實力損失巨大,但軟實力的損失遠沒有硬實力的損失那麼大,所以在外部給予了有力因素之後,得以迅速東山再起。

  • 2 # user9314716795833

    戰爭是要耗財力的,但這種財力一是來自己國的財力,一是來自掠奪敵國的財力,無論是侵略或者是抵抗,只要是戰勝對方,戰勝國都不存在財力不支的情況,日本二戰侵犯亞洲諸國都是戰勝的,所以掠奪的財富遠遠大於戰爭開支,那麼明治維新發展的財富到哪裡去了,是因為偷襲珍珠港後和美國交戰耗盡的,因為自和美國交戰後曰本元氣大傷,再也不能獲得戰爭的勝利,因此無法獲得美國的財富了!因此日本二戰結束後,也和亞洲被侵佔的國家一樣,貧困潦倒,但由於曰本人拼搏精神亞洲一流,明治維新帶來的新思想,新科技還在,加上美國這個受傷還不記仇的山姆大叔傾力扶持,曰本又很快超過亞洲各國,變成國富民強的國家,日本人常常自以為豪!

  • 3 # 咱就實話實說唄

    二戰對日本的國力雖有消耗,可日本掠奪的財產和資源也不少啊,個人認為日本戰後經濟能快速恢復,經濟的高速發展離不開日本在中國掠奪的黃金,煤炭等物資的大力支援。所以中國有能力時必須要向日本索回那些損失

  • 4 # 諸葛一笑

    客觀的講戰爭只是毀掉了日本的人力,物力,武器之類的的硬體設施,但是他們的科技人才等軟體保留了下來,戰後日本的經濟迅速發展得益於此。

  • 5 # 逍野東

    對於二戰來說,死傷慘重,日本基本上成年男性都快死完了,對於中國來說不僅僅是人口的死亡,更多的是中國積累的數百年來的財富耗盡,人民貧困,家庭破敗,國家就是一個爛攤子,要啥沒啥,但有一點就是寶貴的,中國數百年來的封建思想打破的差不多了,迎接新思想的開始,對於中國這個當時有四億多人口的國家來說,確實改變思想是多不容易,但是對於日本人沒有認認真真的道歉,還是很憤慨的,對於中國屠殺的百萬手無寸鐵的百姓,其實最傷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國家。

  • 6 # 鄧海春

    首先,一國國力不會是某段時間內積累起來的。換句話說,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增長的國力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融入日本總體實力之中。

    所以從日本又在二戰後活過來這件事來看,日本參與二戰,並沒有耗盡他的國力。

    從1865年尊王攘夷運動轉向武裝倒幕開始,日本就在完成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文明的艱難轉變。

    很多人有一種感覺:日本明治維新挺容易,而且發展的很快。

    也許是中日甲午戰爭中中國的慘敗,讓我們萌生了這樣的念頭。但是日本明治維新,實際上並沒有造就出一個可以輕鬆打垮晚清的日本,更多的是為日本之後的發展進行了奠基。就甲午戰爭的中日軍事力量而言,日本反而比經歷了洋務運動的晚清略遜一籌。近代,在軍事力量積累上,日本先是依靠荷蘭,後來又轉身學習美國。苦於自身資源匱乏和資本主義發展不夠充分,二戰前的日本軍事實力本身很一般。而在戰後,由於美國的扶持,尤其是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拱手讓給日本數量龐大的軍火訂單,使得日本軍工從二戰前,能夠一直較平穩的發展過渡到二戰後。

    而經濟方面,日本自明治維新起就確立資本主義制度,大力發展資本主義。二戰後,由於美國主動干涉,日本向美國學習了財團政治,類似於我們更熟悉的美國托拉斯。

    日本的資本主義在處處需要物資重建的戰後反而更如魚得水。明治維新雖然只給日本帶來了資本主義的入門級發展,但正是這樣的奠基,讓日本能夠很快適應戰後新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煥發新活力。

    而在文化方面,我們知道時至今日,軍國主義在日本仍然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思潮。而明治維新階段,可以說是軍國主義的發展階段之一。

    我們中學課本上曾提到的安政大獄“受害者吉田松陰,就算得上是軍國主義的理論源頭之一。他曾提出“補償論”,類似於二戰時的“以戰養戰”。儘管吉田早死,他的學生卻把這個理論繼承下來,在明治維新時期進行了發展。

    同時,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完成了對資本主義文化由抵制轉向充分學習的思想轉變。有句話說“明治以後無大和”,主要就是指日本思想的西化。所以說,明治維新對日本的影響,在今天的日本依然找得到。這場自上而下的深入改革,早已深深刻進日本歷史,並不會因為一場戰爭而消失。

  • 7 # 北玄武

    那顯然是沒有,真要耗盡了,日本早就油盡燈枯魂去見他們的天照大仙兒去了。

    二戰後的日本,經歷了短暫的苦楚之後,迅疾又成為了一個世界上十分有影響力的國家,其經濟一度世界第二,那速度眼看著要追上美國的節奏,當年都把美國給嚇一跳,趕緊想辦法挖個坑讓日本跳進去才算完事,就算這樣,日本雖然慢了,但是也是長期第二,就是現在也是牢牢地坐在第三的寶座上。

    不僅經濟,日本文化軟實力不能不說也過硬,想想有麼有看過日本動畫?什麼機器貓(現在機器貓護照好像改名叫哆啦A夢了),什麼聖鬥士,什麼足球小子這些總歸看過聽過吧?有沒有想去日本看看櫻花?或者跑日本買個坐便器或者壓力鍋啥的?質量好是一方面,更猛的是你信它好。這種就是軟實力方面的事兒了。

    軍事上,當然他沒有戰爭權,只有本土遭受打擊時的什麼自衛權,軍隊麼有,只有自衛隊,但是這種虛了吧唧的東西之外,還要看到這自衛隊陸海空的裝備都非常先進,而且日本擁有實質上的核能力,真要造核彈,比伊朗可快多了。

    這種經濟、文化乃至軍事都不俗的日本,雖然出現在二戰後,但是與之前歷史並不是割裂的關係,也沾了明治維新的光。明治維新,一方面讓日本物質實力快速強大,另一方面像教育、文化以及向西方學習這些也是日益發展。如果說二戰耗盡了什麼,那可能只是明治以來的物質國力,但是精神上的東西依舊強韌,物質毀了沒有關係,只要文教在,還可以複製下甚至搞出更高階的物質國力。正是明治以後精神層面的財富,使得二戰後日本又再度實現發展。

    日本這個國家,可以討厭,但是不容小覷。他也不會因為被討厭而真的飛昇去見天照大仙兒,如果不重視他,總是鄙視,那反而可能見了玉皇爺爺。小心小心再小心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志文獨立與自由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