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火為灶

    當時也就隨口這麼一說,想向中央多要點資源,結果沒想到崇禎信以為真,列緊褲腰帶,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粭糧,這就不好辦了。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這怪不得我,這個問題看見了,就不能不抓住機會說幾句。

    平什麼遼?忘了自己是什麼民族了。

    如果說宋朝時候的金人,金兀朮的麾下,有幾萬女真勇士,個個都是高達,別說人馬少,說他們三五年能平了宋,能搶了皇帝的老婆女兒,這必須相信,因為人家是女真族。

    如果說蒙古人,成吉思汗的麾下,幾萬蒙古勇士,人馬也不多,但要說三五年能平了世界,能搶了所有敵人的老婆和女兒,也必須相信,因為人家是蒙古族。

    如果說滿族人,努爾哈赤的糜下,幾萬八旗勇士,人馬也不多,要說三五年能平了明朝,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想拿就拿,想殺就殺,能搶了朱家的老婆和女兒,這也必須相信,因為人家是滿族。

    但是,要說岳飛能率十萬背嵬軍,三五年直搗黃龍府,那可必須要質疑,也不看看自己是什麼族,有那水水?

    要說袁崇煥能訓練出幾萬關寧鐵騎,五年平遼,那可必須要質疑,也不看自己是什麼民族,有那水水?

    人家女真人、蒙古人、滿人都是不算賬的,根本不懂拿出算盤來計算一下什麼實力啊,後勤啊,遠大的戰略啊,完全沒有,就是一股勁的向著目標衝鋒。即使他們擁有最強悍的軍隊,最榮耀的戰績,最廣闊的疆域,也是低檔次的。

    因為這些低等民族不懂得什麼功高震主,不懂什麼杯酒釋兵權,也不懂什麼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他們傻乎乎地堅信,成吉思汗、木華黎、哲別、拔都、金兀朮、耶律斜軫,蕭天佐、完顏宗翰、努爾哈赤、額依都、費英東、扈爾漢、多爾袞等等等等,都是英雄,戰無不勝,永遠忠誠於自己的民族。

    但我們不同,我們會算賬,我們會質疑,我們會噴,我們會抹黑,我們能透過精密的計算推測出我們這個民族屁事也幹不成。

    但是我們是高層次的,我們跪著的姿勢是很考究的,我們能精確計算出腦門剃髮後的陰影面積,馬蹄袖的寬窄,辮辮的長度和股綹。

    我們透過認真的分析和計算,發現我們打不過遼,打不過西夏,打不過金,打不過蒙古,更打不過清,連特麼幾十號倭子也打不過。

    每天凌晨,喚醒別人的是永不停息的夢想,喚醒我們的是永無休止的算計。

    別人的民族每個人都光輝燦爛,都是勇士,我們的周圍個個都是牛皮筒子。別人的勇士死了會被崇敬,永遠記念。我們的戰士死了會被傳首九邊,剮成肉片分食,會被曝屍八十天不允收葬,會被懷疑“詐死潛逃”,羞辱他的老婆孩子去跳井。

    我們會說,我們經過了三司會審,按照程式,嚴格執法,才絞死在風波亭上,剮碎在市口,沒有冤枉。

    我們冤枉,我們跪下,我們剃髮,我們被屠,我們喊嗻,但我們也有夢想,我們是皇漢,仍然想繼續統治這大好的萬里江山。

    二百七十年,還有臉嫌跪得時間長了?

  • 3 # 煙雨醉逍遙

    “聊慰上意”

    這就是袁崇煥的原話,這就是赤裸裸的欺騙,每看到這一段歷史,我都在想,如果袁崇煥活在大清,這句話會給他帶來什麼後果呢?

    袁崇煥的確是個軍事天才,但卻只是個戰術家,而非戰略家,他的平遼方略也只是以守代攻,以逸待勞,這種戰略實際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建州女真的擴張 ,但卻不能真正地消滅對方。

    這一點袁崇煥並不是不知道,之所以還要欺騙崇禎有幾點原因。

    1,增強信心,五年復遼是在天啟七年提出的,那一年崇禎剛剛繼位,年僅17歲。一個年紀這麼輕的君王,在內憂外患之際,不方寸大亂已經很不錯了,崇禎雖然表現出過人的政治能力,但缺乏力挽狂瀾的信心,而袁崇煥這麼說滿足了崇禎的需要,事實也證明了這點,崇禎帝大悅,對其大加讚賞。

    2,敢於出言,但也為自己留了後路,曾再次上奏,表示五年計劃不容易完成,雖然艱難但不會辜負重託,前提是給錢,給兵,給物資,朝廷內外事事都要配合。

    試想如果袁崇煥五年後 ,沒有完成他的計劃,他大可以把罪責推給別人,也就是說別人不配合,在當時這個理由簡直太好找了,糧餉就是大問題,大明並非無法剿滅努爾哈赤,最根本原因,朝廷沒錢,沒錢就沒軍餉,沒軍餉士兵便不想作戰。

    3,壓制同僚,五年復遼的方略提出後,得到了崇禎的大力支援,其中很有意思的是,崇禎收回了王之臣,滿桂的尚方寶劍,轉而賜予袁崇煥,又賞賜了蟒袍玉帶。

    滿桂可謂是一名悍將,但也肯定是袁崇煥的政治敵人,崇禎二年,皇太極傾全國之兵攻擊北京,袁崇煥帶著一萬五千,大明最精銳的部隊關寧鐵騎,一路尾隨,滿桂率兵五千進京城保衛,一日二十戰,不支,袁崇煥的表現卻是不戰不救,而且還放了冷箭,打算射殺滿桂。

    切不說冷箭之說是否真實,就單說兩者關係,肯定存在重大的分歧,然而袁崇煥平遼方略在提出後的一段時間裡,對打擊同僚勢力起到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4,有些自負,自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以來,戰必勝,攻必克,所向披靡,然而他卻敗給了袁崇煥,兵敗身死,這大大提升了袁崇煥信心,後金也不是不可能被擊敗的,而且剛剛登基的皇太極是否能像乃父一樣,還未可知。

    不僅如此,大明雖然身處內憂外患當中,後金也好不到哪裡去,西有林丹汗虎視眈眈,東有北韓尚未征服,南有大明伺機而動,海上還有個毛文龍作為牽制。在內皇太極剛登基,遼東便出現饑荒,之前被抓獲的漢民與奴隸也相繼逃亡,這使得後金政權不得不暫時選擇與大明議和。

    這雖然是政治策略,但也說明了後金的窘迫,袁崇煥的五年平遼,如果執行的順利也不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袁崇煥對此也並非毫無信心。

    總之,袁崇煥起初的確存在失言問題,也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欺騙了崇禎帝,但卻給了她一個希望,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家底氣還是有一些的,否則在之前就不可能有寧遠大捷了。

  • 4 # 楊大眼看歷史

    這個事情的原文,是來自明史記載,是這麼說的:

    七月,崇煥入都,先奏陳兵事,帝召見平臺,慰勞甚至,諮以方略。對曰:“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願假以便宜,計五年,全遼可復。”帝曰:“復遼,朕不吝封侯賞。卿努力解天下倒懸,卿子孫亦受其福。”崇煥頓首謝。帝退少憩,給事中許譽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煥言:“聖心焦勞,聊以是相慰耳。”

    白話就是,崇禎問袁崇煥遼東咋辦,袁崇煥說,陛下要是支援我,我5年把遼東都收復了。下來後,另一個大臣許譽卿問袁崇煥有啥子辦法,袁崇煥說,皇帝有點焦慮,我安慰安慰他。

    這要是放到朱元璋父子那裡,當時就把袁崇煥剁了。也就不會等到崇禎三年了。很明顯袁崇煥就是在吹牛。但也不能說袁崇煥的方略沒用,其實也是有用的,比如組建關寧鐵騎、聯合蒙古北韓等,但終究是隻是要守,而不是攻。大明朝那個時候內憂外患也沒有能力收復遼東。

    所以總體看袁崇煥就是在吹牛,可惜崇禎太年輕,真信了,還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撤誰就撤誰。結果袁崇煥擅殺毛文龍、還帶著皇太極在北京城下轉圈圈。崇禎那種性格怎麼受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時候受到的侮辱卻是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