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ein7

    同樣是學習西方,也要看學習了西方的什麼。

    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組成了兩個考察團,一個去英國一個去德國,考察半年之久。回國後認真總結了考察成果,制訂了詳細的改革計劃。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考察團不僅僅考察的時間長,而且門類齊全,從基礎建設到工業體系,教育醫療,金融股票甚至音樂藝術等等,屬於充分學習了西方社會的方方面面。隨後由日本天皇親自表率,整個國家的政府機構完全按照西方體系變革,變革的領域深入社會經濟的細枝末節,徹底打破封建領主體系成為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這其中當然也經歷很多波折,例如遭遇西方傾銷產品、黃金外流、金融危機等等,但是總體上建立起了完善的工業和經濟體系。

    反觀清朝,雖然從1860年開始逐步融入世界體系,但是真正看到西方優勢的人寥寥無幾,一方面是傳統的自大心理對西方的漠視,一方面是尾大不掉的官僚體系對外來刺激的遲鈍反應。統治者不願意親自觀看西方的進步,所有的資訊傳遞僅僅依靠官僚體系層層上報,為了“取悅聖上”,往往在彙報中極盡汙衊西方社會,唯天朝上國自居。使從統治層面開始就對改革不屑一顧,即使經歷多次戰爭失敗,統治階級也可以自我安慰,無非賠點錢而已,也沒有被搶去江山。洋務運動更多隻是把西方的武器當做一種炫耀資本,洋槍隊、洋炮隊都不過是鎮壓農民起義的工具。直到甲午戰爭之前,中國社會對西方都有一種自我優越感。

  • 2 # 天河水43507343

    統治階層的不作為,對內政策苛刻,對外委曲求全,民無信仰,錢能通神,唯錢是命,帶來全民腐敗,正所謂的裡外都爛透了,你拿什麼和日本打呢!日本一直窺視中國這片廣袤土地,一個島國,缺乏各種資源,一個民族,為了整體種族生存空間,他能不拼嗎?!記得有部電影《投名狀》,好像有句臺詞,就是主角在窮鄉僻壤招募來的鄉勇,在打仗的時候,喊出的口號:“殺人,搶錢搶糧搶媳婦兒”(適用於各種侵略者)。很實用吧?日本教育灌輸的理念就是這麼直白,只是沒有口號罷了!而且要記住的是,能喊出這樣口號而又付出行動的,不會有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去做這樣的事。必須是打出去,去侵略搶奪,內戰外戰皆是如此。歷史長河中,同樣如此,動物也如此這樣去做。這就是滿清為什麼打不過日本的基本原因。

  • 3 # 萊茵河的小舟

    因為一個是真學習,全國擰成一股繩,富民強兵,而另一個是假學習,精髓學不到,皮毛也沒學好,所以到了戰場,必然打不過人家

  • 4 # 小小劉gaga

    中國主要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日本則是政治體制科學技術和治國治軍方法一起學,所以即便當時滿清擁有亞洲最強的軍力和最大的戰艦,政治家的腐敗和慈禧一言堂的不合理性以及軍隊各層指揮官落後的作戰理念也註定中國不是全盤西方化的日本的對手

  • 5 # 金兔歷史

    雖然同樣都是19世紀60年代開始學習西方,甚至清廷的洋務運動要比日本的明治維新早幾年,但學的東西不同,自然效果不同。

    洋務運動學什麼?

    單說是學“器物”確實有些不妥,畢竟其中有往歐美派遣過留學生,也有如廣方言館等機構翻譯西方書籍,但終究沒能觸及到體制方面的變革。

    體制有多重要,日本開展的明治維新,在很多領域都不如清廷,唯獨它建立起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是清廷所沒有的,正是這一點的差異,才導致清廷甲午海戰的失敗。

    清廷的體制既混亂又腐敗,從官員體制上看,自古文官主和,武官主戰,但在甲午海戰中,以翁同龢為代表的文官群體,不懂戰卻論戰,強行干涉前方戰事,此乃兵家大忌。

    從軍事體制上看,當時北洋水師的駐紮地在劉公島,據說,當時劉公島上,有多達數十家煙館和妓院,北洋海軍的艦艇,竟拿來當晾衣杆使用,這樣的北洋艦隊,有何戰鬥力?更別論時任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竟是一個不懂海軍的淮軍將領。

    清廷體制最腐敗的體現還是在“南洋水師”見死不救、作壁上觀,當時李鴻章請求南洋水師北上支援,豈料兩江總督劉坤一以“東南各省為財富重地,需刻刻提防倭人”為由,拒絕北上。

    之後南洋大臣張之洞又以戰艦北調只能“徒供一擊”為由,再次給予拒絕。

    反觀日本,上下一心,這也難怪甲午海戰會敗得那麼慘。雖同學西方,方向不同,結果自然存在差異,而這個差異,直接導致了清廷甲午的慘敗。

  • 6 # 圍爐趣談

    晚清時期,中日之間爆發的甲午戰爭,以中國軍隊一敗再敗,最後以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收場。有人問了,為什麼同樣向西方學習的兩個國家,而且中國還是龐大的帝國,怎麼就打不贏彈丸島國的小日本暱?下面咱們就從兩國分別是怎樣為救國圖存而實施維新變法方面分析一二。

    首先,組織領導能力有明顯差距。 日本明治天皇是日本維新變法的強有力領導者,在位45年期間,大力推進脫亞入歐的改革開放政策,日本的社會、經濟、軍事飛速發展,日本由封建幕府制度轉型為資產階級憲政的國體,一個嶄新的日本開啟了冨強之路。

    而中國的光緒皇帝,並非國家權力的實際控制者,他之所以支援維新變法,更多是對慈禧專權的不滿,根本目的是實現自己“君權至上”的夢想,對資產階級憲政並沒有深入瞭解和研究,作為中國這個大國向西轉的領路人他卻是很勉強。

    二是國內共識和民眾參與性不同。 日本民族較大清孑民更有凝聚力、有很強的團體意識,這和其深受“和文化”影響宻切。比較容易達成共識。而反觀清廷因變革觸碰既得利益者阻力重重。日本明治維新卻沒引發國家分裂和大規模內戰。 日本不僅是在科學技術方面向西方學習,而且在政治制度也模仿歐美的治理模式,推動文明開化的囯民教育。

    而大清從控制軍政實權的大多數王公貴族,到軍隊將領和只會做八股文章計程車子文人,結成反對變法同盟,極力維護封建體制。而作為底層的廣大民眾來說,對變法更是知之甚少,更別提參與其中。

    三是所處的國際環境有所不同。 明治維新時期,當時的國際環境有利於日本國內改革。自公元1854年2月,美國將軍佩裡率艦隊抵達日本後不到十年間,西方列強先後爆發內戰,比如美國的南北戰爭,沙俄的兩次戰爭,歐洲的普法戰爭,給日本帶來了難得發展機遇期。

    而中國呢?自鴉片戰爭以來,飽受列強欺凌,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囯內動亂不堪,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及陝甘回亂等等,囯內外環境始終處於多事之秋狀態,行政管理能力受到嚴重影響,滿清政權在風雨飄搖中勉強維持,改革變法的力量薄弱不堪。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維新過於急功近利。 在短命的百日維新中,維新派並沒有把握和處理所面臨的問題和機遇,以為實施霹靂手段,就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在103天的短暫時間內,就向全國頒佈了300多道涉及到各個領域的變法諭旨,沒有認真考慮社會方方面面的承受能力,最後演變成了自拉自唱的獨角戲,中看不中吃的“夾生飯”,這和日本是自上而下全社會參與的明治維新是有本質區別的。

    雖然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但在喚醒民眾方面仍具有思想啟蒙的作用,為資產階級革命埋下了伏筆,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專制制度,是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的具有進步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學習什麼樂器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