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人顧流芳

    首先鵝肉不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肉品。其次鵝的抗病能力較強,生產中使用藥物少,鵝以草為主食,配合飼料的使用量較少,鵝肉中藥物和化學新增劑的殘留很少,比較符合現大眾市場的綠色消費需求標準。

    不過,在部分農村地區,由於各種因素有不少的養鵝戶,在飼養過程中常常遇到雛鵝成活率低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了生產效益。怎樣提高雛鵝成活率就成了養殖戶所密切關注的問題。

    雛鵝的主要傳染病鵝的抗病力相對較強,常見病比較少。但是有3種病對雛鵝的危害是比較大的:小鵝瘟、鵝副黏病毒病和新型病毒性腸炎。這3種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危害雛鵝為主的傳染病,一旦雛鵝發生後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常常導致常常小鵝生病,這也是引起雛鵝死亡的最關鍵因素。

    種鵝的產蛋期有較長時間處於氣溫比較低的季節,因此雛鵝的養育期處於外界溫度偏低的時候。由於雛鵝絨毛的保溫能力差,容易受涼而發病,這就為雛鵝的養殖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其直接或間接造成的雛鵝死亡佔有一定的比例。

    在大群飼養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在雛鵝群內出現一些弱小的個體,如果不及時進行合理的處理則它們很容易死亡或傷殘。

    總結:有關於養鵝的過程中,要提高雛鵝的成活率不僅要做好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而且要注意鵝苗的選擇。要求雛鵝在正常的時間內出殼,出殼過早或過晚的鵝苗其質量都不可靠。

  • 2 # 宜春強微陳富平

    (一)肉仔鴨生產的特點

    1.生長特別迅速,飼料報酬高 肉用仔鴨的早期生長速度是所有家禽中最快的一種。8周齡體重可達3.2~3.5千克,甚至6~7周齡即可上市出售。一般飼養至8周齡上市,全程耗料比為1:3左右,飼養7周齡上市,全程耗料比降到 1:2.6~2.7。因此,肉用仔鴨的生產要儘量利用早期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的特點,在最佳屠宰日齡出售。

    2.體重大、出肉多、肉質好 大型肉鴨的上市體重一般在3千克以上,比麻鴨上市體重高出1/3~1/2,尤其是胸肌特別豐厚。因此,出肉率高。據測定8周齡上市的大型肉用仔鴨的胸腿肉可達600克以上,佔全淨膛屠體重的25%以上,胸肌可達350克以上。這種肉鴨肌間脂肪含量多,所以特別細嫩可口。

    3.生產週期短,可全年批次生產 肉用仔鴨由於早期生長特別快,飼養期為6~8周,因此,資金週轉很快,對集約化的經營十分有利。由於大型肉用仔鴨是舍飼飼養,加以配套系的母系的產蛋量甚高,無季節性的限制。

    4.採用全進全出制,建立產銷加工聯合體 肉用仔鴨的生產採用分批全進全出的生產流程,根據市場的需要,在最適屠宰日齡批量出售,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此,必需建立屠宰、冷藏、加工和銷售網路,以保證全進全出制的順利實施。超過最適屠宰日齡不能出售,以致不能實施全進全出制,則會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肉用仔鴨的飼養管理方式

    肉用仔鴨大多采用全舍飼,即鴨群的飼養過程始終在舍內。這種管理方式要求日糧的營養成分必須完善。該方式又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地面平養 水泥或磚鋪地面撒上墊料即可。若出現潮溼、板結,則區域性更換厚墊料。一般隨鴨群的進出全部更換墊料,可節省清圈的勞動量。這種方式因鴨糞發酵,寒冷季節有利於舍內增溫。採用這種方式舍內必須通風良好,否則墊料潮溼、空氣汙濁、氨濃度上升,易誘發各種疾病。這種管理方式的缺點是需要大量墊料,舍內塵埃多,細菌也多等等。各種肉用仔鴨均可用這種飼養管理方式。

    2.網上平養 在地面以上60釐米左右鋪設金屬網或竹條、木柵條。這種飼養方式糞便可由空隙中漏下去,省去日常清圈的工序,防止或減少由糞便傳播疾病的機會,而且飼養密度比較大。

    網材採用鐵絲編織網時,網眼孔徑:0~3周齡為10毫米×10毫米,4周齡以上為15毫米×15毫米。網下每隔30釐米設一條較粗的金屬架,以防網凹陷,網狀結構最好是組裝式的,以便裝卸時易於起落。網面下可採用機械清糞裝置,也可用人工清理。採用竹條或柵條時,竹條或柵條寬2.5釐米,間距1.5釐米。這種方式要保證地面平整,網眼整齊,無刺及銳邊。實際應用時,可根據鴨舍寬度和長度分成小欄。飼養雛鴨時,網壁高30釐米,每欄容150~200只雛鴨。食槽和水槽設在網內兩側或網外走道上。飼養仔鴨時每個小欄壁高45~50釐米,其他與飼養雛鴨相同。應用這種結構必須注意飲水結構不能漏水,以免鴨糞發酵。這種飼養方式可飼養大型肉用仔鴨,0~3周齡的其他肉鴨也可採用。

    3.籠養 目前在中國,籠養方式多用於養鴨的育雛階段,並正在大力推廣之中。改平養育雛為籠養,在保證通風的情況下,可提高飼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飼養60~65只。若分兩層,則每平方米可養120~130只。籠養可減少禽舍和裝置的投資,減少清理工作,還可採用半機械化裝置,減輕勞動強度,飼養員一次可養雛鴨1400只,而平養只能養800只。籠養鴨不用墊料,既免去墊草開支,又使舍內灰塵少,糞便純。同時籠養雛鴨完全處於人工控制下,受外界應激小,可有效防止一些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加之又是小群飼養,環境特殊,通風充分,飼糧營養完善,採食均勻。因此,籠養鴨生長髮育迅速、整齊,比一般放牧和平養生長快,成活率高。比如北京鴨2周齡可達250克,比平養體重高35.4%,成活率高達96%以上。籠養育雛一般採用人工加溫,因此舍上部空間溫度高,較平養節省燃料;且育雛密度加大,雛鴨散發的體溫蓄積也多。一般可節省燃料80%。

    目前不少養殖場多采用單層籠養,但也有采用兩層重疊式或半階梯式籠養。選用哪一種型別,應該配合建築方式,並考慮飼養密度、除糞和通風換氣裝置三者的關係而定。

    中國籠養育雛的佈局採用中間兩排或南北各一排,兩邊或當中留通道。籠子可用金屬或竹木製成,長2米,寬0.8~1米,高20~25釐米。底板採用竹條或鐵絲網,網眼1.5平方釐米。兩層疊層式,上層底板離地面120釐米,下層底板離地面60釐米,上下兩層間設一層糞板。單層式的底板離地面1米,糞便直接落到地面。食槽置於籠外,另一邊設長流水。

  • 3 # 鄉朗老三

    養殖我也養過,所以一定不要掉以輕心,養殖是非常需要耐心和耐力的,稍微不注意就會損失慘重,天氣原因一定要注意溫度的控制。鵝苗的個體較小,而且絨毛稀薄,其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對於低溫和外界溫度驟變的適應能力非常弱,鵝苗在天氣冷了和氣溫驟降的差距喜歡擁擠扎堆,扎入堆裡面的鵝苗會由於窒息而亡,人如果在那裡可以把它們疏散開,但是人走後鵝群重新紮堆、從而導致窒息和發燒最後死亡,要想養殖好就一定要有耐心。一般在養殖鵝苗的時候,溫度要適宜均衡,0-7天的鵝苗溫度在28℃,而隨後隨著其日齡的增加每週下降2℃,但是晝夜溫差不能超過2℃。千萬要注意溼度的控制。當然,在養殖鵝苗的時候,一定也要注意控制好溼度。 避免飢餓與缺水。在養殖鵝苗的時候,要注意給鵝苗充足的食物和水,避免飢餓與缺水的現象發生。要注意及早供給清潔適溫的飲水比喂料更重要,而且一旦開始飲水,就不能無故中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幾歲的年輕人適合用什麼牌子的斜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