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義老師扯歷史

    多爾袞是個悲劇人物,年紀尚小時一直被父汗看好卻喪父,母阿巴亥殉葬,雖然是正白旗旗主,但因年幼毫無爭位可能性。

    等到皇太極駕崩時,多爾袞已經戰功卓著並擁有兩白旗的力量,勳貴中有大批力量擁護多爾袞即位,但同時也有很多力量擁護皇太極的後人,八旗分化為兩派對立。這時的滿清已經漢化,皇太極已經稱帝,不再是能者居之的部落氏推舉大汗了,且封建王朝主流的繼承方式是父子相承,兄終弟及的少,多爾袞無奈折中擁護皇太極九子,小孩福臨即位,成為清世祖章皇帝,滿清入關第一帝。

    多爾袞對滿清入關一統中原有決定性的作用,位極人臣,大權在握成為皇父攝政王,卻一直未坐上龍椅成為真正的天子。去世後短暫被追封為帝,即被開墳鞭屍去除一切封號,直到一百多後的乾隆皇帝才給予平反,肯定多爾袞歷史功勳,恢復名譽與親王待遇。

    多爾袞的一生三次與帝位有最近距離的機會,卻都無緣帝位,再傑出也只能輔佐皇太極一脈子孫,演繹了很多故事和佳話,也留下了殘暴和冷血。

  • 2 # 小宇的宇宙

    首先說說太子劉據,太子劉據無疑是個悲劇人士,但是他從來都沒有覬覦過皇位,其起兵反抗,更多的是出於自衛,是外部因素使然。

    太子劉據是個溫厚謙良,待人以德,為民請命的好太子,深得民心。然而,漢武帝是個殺伐決斷又從善如流皇帝,所以身邊不僅有一些獨斷專行的酷吏,也有恭順謹慎的賢臣,但是晚年的武帝卻慢慢年老昏聵,身邊也漸漸雲集了一些阿諛奉承的小人。賢臣多依附於太子,但是酷吏和小人卻經常在漢武帝跟前詆譭太子,害怕太子即位後對他們不利。

    但是,起初漢武帝還是明察秋毫的,並不信這些小人的構陷,直到一個極品小人的出現,他就是江充,這人以告發王公大臣的醜聞起家,頗得武帝賞識,認為他是一個敢於說真話的人。有一次,劉據的家臣駕駛馬車在皇帝專用的道路上疾行,江充沒收馬車,並告訴漢武帝。漢武帝更加高興了,認為做臣子就應該這樣。但是江充卻與劉據嫌隙大了,而且江充狠辣的風格卻與劉據相矛盾,這更讓他擔心。

    後來一個叫做朱安世的人誣告了太子的外家公孫賀一家,說其兒子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通姦,並用木人詛咒漢武帝。漢武帝大怒,殺了公孫賀父子,連帶株連的還有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至此太子的外戚勢力被連根拔起,在朝中保護傘也就倒了。

    這下可給了江充專心構陷太子的好機會,他先說是宮中有人以木偶巫蠱來詛咒漢武帝,漢武帝這時候已經比較昏庸了,便信以為真,讓江充全職調查,江充先假模假洋的從一些不重要的宮女的房間開始調查,把整個皇宮挖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收穫。最後查到了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身上,在太子房間搜出了木偶,太子百口莫辯,想找漢武帝澄清,卻為江充阻攔,,而少傅石德讓太子劉據先下手為強,除掉江充,六神無主的劉據便依計而行。

    劉據得到了皇后衛子夫的支援,拿起府庫的兵器,率眾跟江充等人在長安城展開激戰,最終手刃了江充。但是協助江充破案的章贛卻逃了出來,去報告漢武帝,說太子反叛。漢武帝仍是信任太子的,認為江充在陷害他,便派人去找太子問個清楚,沒想到這個使節太過膽小,怕殺紅了眼的太子連他也殺了,到外面溜了一圈就回去了,報告說太子確實反叛。漢武帝信以為真,十分憤怒,便派劉屈氂前往討伐。劉屈氂到了之後,便說太子手上的符節是假的,由此太子手下士卒開始猶豫不決,不知該為誰賣命。劉屈氂又從附近州縣調兵前來增援,最後雙方兵力太過懸殊,劉據兵敗出逃,跑到一戶農夫的家裡,後面追兵到了,農夫一家為保太子都被官兵殺死,走投無路的太子唯有橫劍自刎,已死明志。

    縱觀整個過程,太子劉據起兵都是迫不得已為了自保,而非利慾薰心,爭奪皇位,而整個事件過程中,也沒有另一個皇子乘虛而入,想跟他搶太子位置。只是因小人構陷,龍命換狗命,也是夠冤。

    再談談扶蘇,扶蘇自己就是太子,但是他其實沒有為保全自己皇位做太多努力,一直在為皇位奮鬥的是胡亥,說他是爭奪皇位的犧牲品倒不為過。

    秦始皇死前,寫下遺詔讓被他貶去戍邊的扶蘇回來即位。但是親信趙高認為,自己乖張的行事風格與仁愛的扶蘇格格不入,相反,胡亥就是個巨嬰,較好控制,更好保住自己榮華富貴,所以便篡改遺詔,讓胡亥即位。但是,這事要成,還得一個人點頭同意才行,那就是丞相李斯,於是便帶著胡亥找到李斯,李斯本來很猶豫,認為不應該辜負秦始皇的知遇之恩和託孤的遺願。深諳的人心的趙高對他說:“您和蒙恬素來有嫌隙,但是跟著蒙恬戍邊的扶蘇公子是跟您親近還是跟蒙恬親近呢,您的功勞跟他相比呢”,李斯當即心領神會,為保榮華富貴,撕下偽善的面目,當即和趙高,胡亥一起矯詔。並讓使者帶著去找扶蘇,扶蘇接到詔書後,嚎啕大哭,馬上自尋短見。素知秦始皇為人的蒙恬,對他說:“這件事有蹊蹺,況且我們率領三十萬將士守邊,怎麼能說死就死呢”。但是,扶蘇卻說:“父親要兒子死亡,兒子哪能不死”,使者又催促得急,便“慷慨”赴死了。

    扶蘇這個事說他冤也冤,但是也只能說活該,隨便一紙詔書便信了,沒有明辨是非和分清事情主次的能力。雖有仁德,但不會帝王之術,即便即位,必定不會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也只能噹噹守成之君。

    最後再來看看多爾袞,說這貨是犧牲品真的是差之遠矣了,這貨生前,確實有參與皇位爭奪,但是沒成功,但是作為攝政王,雖然沒有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足足過足了皇帝癮,最後從馬上顛下來,治療無效身亡,有史學家推測是因為其私生活淫靡無比,導致身體素質下降,跟皇位爭奪沒半毛錢關係。

    在多爾袞年少時期,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軍事才能,因此深受皇太極賞識。青壯年時期,又履立戰功,在滿清八旗中積累了極高的威望。等到皇太極駕崩後嗎,清朝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出現了麻煩,因為皇太極沒立太子。而此刻最有機會成為皇帝是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更麻煩的是他們背後的支援勢力勢均力敵,其形勢如下:

    多爾袞: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正藍旗,正黃旗(部分)

    豪格:正黃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紅旗,鑲藍旗

    最後實在是爭執不下,大家一合計,得了,為大家之間的和氣,也為了剛剛在中原站穩的清廷,咱們立一個第三人當皇帝吧,這人就是年僅6歲的福林,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順治帝,於是順治就白白撿了大便宜登基了。順治帝登基後,多爾袞就成了攝政王,得勢之後,因為豪格還是不太服他,所以他就開始了對豪格的反攻倒算,豪格不久就下大獄了,再不久就死了。多爾袞最後還當上了所謂的“皇父攝政王”,如果官員在奏張中喊錯他的名號,就會被治罪。而且他去上早朝的時候,走的門也跟其他親王不一樣,以顯示其身份顯赫。最後,又嫌辦公不方便,竟把皇帝的璽印搬到自己的辦公場所。在其死後,順治帝還追封他為“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再過幾年,順治帝受不了被他欺壓的窩囊氣,把他挖出來鞭屍,歷數其罪行,可人都死了還有什麼可冤的呢,況且最後乾隆不是還為他平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跑步才不會感覺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