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侃侃書生世界
-
2 # 惡魔艦隊群
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由於人才流失等原因,其造船工業受到重創,水面艦艇生產能力嚴重下降,唯有核潛艇工業得以基本儲存,而且目前還保持良好的狀態,目前不僅可以建造潛艇,而且可以研發新產品,目前俄軍打造首款第五代核潛艇欲領先全球。
俄羅斯新一代潛艇的研發工作正在逐步公開,新一代的“哈士奇”級核潛艇浮出水面,這是2016年時才提出的專案,已列入俄羅斯《2018-2025年國家武備計劃》之中,首艦預計於2030年之前正式服役。也許有人尚在 關注其名字:哈士奇,一種我們所熟知的寵物狗,在俄羅斯眼中卻不是寵物的意思。
“哈士奇”級核潛艇排水量約6000噸,俄軍方首次將“聯合打擊”的構想融入進“哈士奇”級核潛艇的設計研發之中,賦予它執行多樣式任務的能力,“哈士奇”級核潛艇效能如何,與俄羅斯現有潛艇相比會有哪些升級呢?
不僅是單獨的系統,潛艇上根據功能劃分的艙室,甚至潛艇的所有部件,都可以製成通用模組。他解釋說:“假設,它可以分為三部分:通用的艏端、通用的艉端,而中間部分可以根據不同的戰鬥載荷需要進行變形或替換。作為劃時代的核潛艇,當然也要裝備與之相配的先進武器,根據俄媒透露“哈斯基”核潛艇將配備“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這種導彈飛行速度達6馬赫,射程為400千米,足矣突破美軍的反導系統,是全世界最具殺傷力的巡航導彈之一。如果計劃順利執行,那麼“哈斯基”核潛艇會成為全世界首艘裝備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潛艇。此外該艦將採用新型的輕質多層複合材料,這種材料耐腐蝕性極好,不僅挺高了隱身效果同時還降低了維護成本。
-
3 # 狼煙火燎
俄羅斯新一代攻擊核潛艇漸漸浮出水面,這款武器最早在2014年就有所傳聞,2016年時俄羅斯正式公佈,不過他的名字讓華人“嘿嘿一笑”,因為俄羅斯為了取名“HUSKY Class”,正好“HUSKY”正好是“哈士奇”的名字,也就是傳說中的“二哈”!這就和某外國導彈在展示的時候一個縮寫“SB”一樣,華人一看也是“嘿嘿”笑了!其實這個名字姿勢巧合,俄羅斯的雪橇犬也是這個翻譯,在俄羅斯看來這是吃苦耐勞的意思,各國文化不一樣差別可是很大的!
俄方的構想圖
哈士奇核潛艇已經列入俄羅斯《2018-2025年國家武備計劃》之中,首艦估計也將在2025年前服役,用來替換現在的服役中的亞森級或鯊魚級,也許華人很在意這個名字:哈士奇,但在俄羅斯眼中他卻是新一代的新一代航母殺手!
沒錯,這是俄羅斯的下一代攻擊核潛艇,主要任務就是用來對付美國航母的,至於他的效能,俄羅斯只是公佈了一些簡單的資料,目前沒有更多的資訊了。按俄羅斯的說法這款核潛艇將極大提高靜音效果,大大降低了被發現的可能性,對於潛艇來說靜音就是戰鬥力,是所有潛艇追求的第一效能,自己能更好的活下去就是敵人的噩夢!
第二就是安裝20幾個通用垂直髮射裝置,能夠裝備最新的反艦導彈:鋯石高超音速導彈,也應該能裝備口徑這種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打擊能力方面應該是比較強的吧!
至於其他效能目前好像還沒有,有人也許認為俄羅斯在吹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軍工行業確實下降了不少,但是在核潛艇技術上可從來沒有懈怠過,一直都保持著比較高的水準,雖然在規模上再也無法保持蘇聯時期200多艘的規模,但在質量上可沒有退步。目前俄羅斯擁有約45艘核潛艇的規模左右,美國也不敢說保持可以壓制俄軍潛艇能力。
如今再研發新一代核潛艇,實力上肯定是比較強悍的。幾十年的歷史積累,以及一直不放棄的態度,讓俄羅斯在核潛艇技術領域仍然保持高水平,相信新一代的“哈士奇”核潛艇實力會比亞森級更強悍,更難纏了,美俄的水下競爭有添新對手了!
回覆列表
俄羅斯第五代核潛艇被命名為“Husky class”,音譯為哈斯基級,而“Husky”就是“哈士奇”。與哈士奇在華人心中普遍的“二哈”形象不同,哈士奇實際上是西伯利亞雪橇犬的英文音譯簡稱。在俄羅斯,哈士奇是吃苦耐勞的代名詞,“哈士奇”級核潛艇的設計理念也暗合這一品質。俄羅斯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的論證,2016年設計工作已經鋪開,但近期曝光的諸多細節卻讓人發現,這款核潛艇最搞笑的不是它的名稱,而是它的效能。首艇將在2020年建成服役,未來將用於取代第4代的“雅森”級核潛艇。但與傳統的俄式攻擊型核潛艇不同,“哈士奇”級將採用西方的單艇體結構,排水量由“雅森”級的12000噸降低至6000噸。武器方面,“哈士奇”級可能裝備約20個多用途垂直髮射管,能發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多種彈藥,將裝備無人潛航器和超高音速導彈。在後冷戰時代,潛艇結構西化在俄羅斯早已不是什麼新潮流,最新的“拉達”級常規潛艇就採用了西化的但艇體結構。但“哈士奇”級裝備多用途垂直髮射單元的做法卻讓人疑惑。俄媒報道顯示,每個垂直髮射單元能容納4枚戰術導彈,如果這些戰術導彈指的就是潛射巡航導彈的話,那麼這些垂直髮射單元將遠小於傳統的彈道導彈發射井(容彈7枚),如果選擇搭載彈道導彈,將只能搭載直徑較小的中短程彈道導彈或新型的反艦彈道導彈。
對於“哈士奇”級6000噸級的排水量而言,搭載射程2000-3000千米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威脅岸上目標還算說得過去。但如果是搭載反艦彈道導彈就很難說得通了。俄羅斯在公佈了空射型“匕首”反艦彈道導彈,這款空射版“伊斯坎德爾”導彈據稱能搭載高超音速彈頭,具有2000千米的射程。但只要回顧一下蘇聯P-27K反艦彈道導彈的發展歷程與失敗原因就會發現,這種艇載反艦彈道導彈方案,即使在理論上也是難以成立的。 液態金屬反應堆即為705型核潛艇獲得了“水下殲擊機”的稱號,也是其致命傷。至於俄羅斯為“哈士奇”選擇液態金屬反應堆更讓人費解,此前蘇聯僅在705型核潛艇上採用過液態金屬反應堆,該型潛艇憑藉超過40節的水下航速獲得了“水下殲擊機”的綽號。但液態金屬反應堆的安全性很低,即使在非戰備環境下反應堆也不能關機,一旦關機充當冷卻劑的液態金屬(鉛)就會凝固,再次啟動的過程極其繁瑣、危險。705型核潛艇正是因為該級的K64號潛艇發生了不可逆的冷卻劑凝固事故,全部同型潛艇被淘汰。 儘管獲得更多資源保障,但“哈士奇”級核潛艇的命運或許與俄未來航母方案類似。
從705級首最後1艘K-493號潛艇拆除到現在也已過去了28年。俄羅斯沒有像中國那樣,在新一代核潛艇上選擇更強大、更均衡的高溫氣冷反應堆,而是從冷戰垃圾堆裡選擇了整體落後、單項突出的液態金屬反應堆,這本身就是在新技術難有突破的情況下,被迫選擇的倒退。
儘管普京已決定在未來10年暫緩航母發展為核潛艇提供資源,但“哈士奇”級核潛艇最終很可能像“風暴”級航母一樣,淪為一個蒼白的理論方案。 早在2013年,俄羅斯就確定由紅寶石設計局與孔雀石設計局一起研發“哈士奇”級核潛艇,這在俄羅斯的核潛艇研發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但強扭的瓜不甜,將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設計單位進行強行整合,最終結果很難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