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盜帥夜留香YE
-
2 # 丶青騅
回答可能有點長,我儘量多分段,讓大家閱讀起來舒服一點。
因為我什麼都略懂一點,就不深入分析了,儘量按說故事的方式來。不傳播知識,只為有趣。
首先是秦國體制的問題。
秦國在戰國時期實行的是二十級軍功爵位制。這個制度非常厲害的,極大的激發了當時秦國士兵的戰鬥力。首級首級就是這麼來的,斬一首,升一級。多斬首,快升級。你想想看,當時一說起打仗,秦國計程車兵是嗷嗷叫的,這就是快速晉升的通道,就是脫離貧窮的捷徑。殺人就能當官,這在當時來說絕對是最好的政策了。
但是當戰爭結束,統治開始的時候,這種制度簡直就是災難式的。
因為官員都是殺才,他們的晉升是砍頭砍出來的,能指望他們管理好地方麼?簡單粗暴才是他們的熟悉的方式。有這種地方官幫助秦王管理,可以說是秦國加速滅亡的主要加速器。
其次是六國舊民問題。
很多人說,秦國滅亡很大程度是因為秦國的徭役嚴重,民不聊生。
筆者恰恰以為,徭役不足才是秦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秦國要大興徭役?因為無法管理六國舊民啊,誰能知道他們之中有沒有誰心懷舊國,企圖復辟。而且當時農民和士兵只是帶不帶兵器的區別,這些六國舊民如何管理?
簡單,徭役唄。被統一管理,集中勞動,把六國舊民中的壯勞力都看管起來,這樣不就不怕你造反了麼?可惜徭役的徵調量還是不夠,因為時代的侷限性,沒有把徭役的黑手伸向貴族階級。
這就是做事沒有做絕最後留下來的禍根。六國民心未附,又沒有痛下黑手趕盡殺絕,導致這些遺留的六國貴族,最後都成了反秦的主要力量。
再次是嚴刑峻法問題。
秦國是七國中最吃苦,最草根的國家,但是確是最精銳的戰爭機器。就是因為嚴刑峻法。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全國上下一條心,能夠保證令行禁止。相較於其他六國,可能就是正規軍和烏合之眾的區別了。但是這種嚴刑峻法不是隻用於軍事,而是貫穿在整個秦體制中的。
但是在統治時期,這種巨大的傾斜並沒有停止,因為還要開疆擴土。這和七國爭霸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七國時期,仗是在眼皮子底下打的,老百姓願意贊助戰爭,因為贏了,還能當百姓,輸了,就變成流民了。但是開疆擴土不一樣,遠在天邊的戰鬥,憑什麼要消耗我們來之不易的資源呢?
而且這種嚴刑峻法,對六國舊民更甚。道理很簡單,執行者是上文說道的那些殺才官員。前兩年還在和六國各部刀鋒相向,今年輪到我管你,之前弄死我兄弟的賬還沒算,那我不往死里弄你?所以六國民怨滔天是實實在在的。
最後就是秦王野心問題。
秦王的野心,能力,手腕,不管有再多的人黑,筆者都認為,秦王才是一代天驕。一個野心永遠沒有辦法被滿足的君王,一個目標在天盡頭的君王,一個企圖畢其功於一役的君王。如果秦王能夠順利實現他的理想,我估計,現在全球只有中華民族在了。
可惜,當時的環境沒有給他機會。
一般的君主,統一後,就應該榮華富貴,歌舞昇平了。但是秦王北出塞外,南下嶺南,開疆擴土,真的是氣吞萬里。
實在是可惜,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不能夠滿足秦王龐大的野心,沒有讓秦王看到沙海的那邊有什麼,十萬大山的後面有什麼。
但是秦王真的是沒有時間了,求長生不得,開疆擴土也不得。最後只得含恨而終。
秦王在的時候,威名尚在;秦王一去,六國爭相復辟,秦國精銳盡在邊塞,六國舊民殺吏奪城,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回覆列表
賈誼在《過秦論》中曾言道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要知道,秦國最開始只不過是一個邊陲小國,根本不被那些中原大國放在眼裡。
從秦孝公重用商鞅開始,秦國開始走向強大,秦國在六代國君的共同努力下,終於給秦始皇留下了一個強大的秦國。
秦始皇即位以來,兵鋒所指,山東六國無不披靡。
就此天下一統,春秋以來數百年的動盪天下,終於變成了一個大秦帝國。
但如此強盛的國家 ,為何短短十餘年間,就走向了滅亡,在我看來,不過以下幾點原因。
而支撐著這些秦軍士兵如此奮不顧身的信念,就是秦國的軍功授爵制。
爵位分二十等,殺敵一首,你就是公士,得到是實實在在的財富。你在秦國參軍打仗,不光是為大王賣命,也是為自己打拼財富。、
因此秦軍在這種獎勵制度的刺激下,越大越強,最終無敵於天下。
但這種制度打天下可以,坐天下的時候,可就講求的是平衡發展,需要全國各行各業一起使勁。
但秦國卻偏偏以耕戰體系為綱,上升途徑還只有打戰、種田兩種,
可天下太平之後,哪裡還有仗打,為了晉升,這些曾經戰無不勝計程車兵,都搶著種地去了,久疏戰陣,自然就為日後的滅亡埋下伏筆。
奸臣禍國這有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就很清楚。
秦國的動亂,就是從秦始皇死後開始。秦始皇活著的時候,彈壓一切,沒有人敢動。但秦始皇一死,朝政大權就牢牢掌握在了趙高的手中,就連曾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李斯,都被趙高弄死了,秦國朝堂上還有誰能與趙高掰手腕?
而趙高不過一介閹人,不學無術,除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哪裡會治理國家,自然就朝綱敗壞,百姓遭殃。
百姓苦秦已久天下苦秦久矣!
一句話,就道出了天下人的心聲。
秦國雖然統一天下,但暴政之下,百姓苦不堪言。稍有不慎,便會有性命之憂。
後來無論是陳涉吳廣的大澤鄉起義,還是高祖劉邦的斬白蛇起義,都是因為秦國的律法嚴苛,只要有一點點過錯,不過緣由,格殺勿論。
螻蟻尚且偷生,人們為了活命,自然就要站起來反抗秦國的暴政。
不然也不會陳涉大澤鄉振臂一呼,天下豪傑景從!
六國殘餘力量秦軍雖然橫掃六國,但根本殺光六國所有人,因此六國中有很多心向故國之人,就暫避秦軍鋒芒,暗地裡繼續力量,等待合適的時機,給秦國致命的一擊。
並且秦始皇當年對待六國投降的國君非常殘忍,不是流放,就是虐待,就連絲毫沒有抵抗就舉國投降的齊王建,也被秦始皇活活餓死,這就造成了六國百姓心中對秦國極為怨恨。
尤其是齊國百姓。
齊王建雖然軟弱無能,坐視其他五國被滅。
但齊王建確確實實四十年不動刀兵,在這亂世之中,給了齊國百姓四十年安穩富庶的日子。
結果這樣的好日子,被秦人這麼無情的終結了。並且對百姓這麼好的大王,卻被秦人活活的餓死了,你說秦人能不痛恨秦國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