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蟄龍動山

    長勺(shuo)之戰,發生於公元前684年,是齊桓公爭霸鬥爭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魯齊長期鬥爭中魯國的一次罕見的勝利。它對齊桓公調整完善自己的爭霸戰略方針具有一定的影響。而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對於你說的“長勺之戰魯國真的就靠一鼓作氣贏了齊師”這問題,其實是有歷史依據的。據《左傳·莊公十年》裡有對曹劌論戰做有記載:“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既然我們能在《左傳》文獻中能找到依據,由此可見“一鼓作氣”對於魯國打敗齊國是用積極作用的。從戰場戰略角度來說,一鼓作氣更多的是利用人的心理對對方消極反應的充分利用。從鼓舞士氣方面來說,曹劌的作戰方案的的確確起了作用,有點“田忌賽馬”的味道,用己方高漲鬥志對敵方厭戰心理。這樣的戰役還不能打贏嗎?謝謝。

  • 2 # SHEIKEI

    這個是真的,不過嚴格來講,曹劌靠的不是“一鼓作氣”贏得,而是“靠不守規則”。

    古代諸侯國之間打仗也是按規則來的。比如說退避三舍,你往後退我也不趁你拔營手忙腳亂之時偷襲你,還有著名的襄公之仁,宋襄公非要等楚華人上了岸列好陣營才跟人打,現在看來這是頑固不化,不過在古人看來遵守這種戰場規則是很重要的,畢竟關乎臉面。

    所以齊國也是一樣,一通鼓之後看魯國沒有反應也不打,二通鼓之後看魯國不動還不打,等到花兒都謝了,魯國那邊一通鼓才響,這個時候齊國軍隊士氣已經洩了。

    正是因為齊國守規則而魯國不守規則才導致魯國可以一鼓作氣打敗齊國,至於號稱周禮盡魯的魯國這次為啥不守規矩了呢?因為守規矩那是貴族之間的事,這次魯國的主將曹劌是草根出身,絲毫不在意貴族那些繁文縟節。

  • 3 # 欲雲談史論今

    長勺之戰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場極為出名的戰役,這場戰役有兩點足以讓它被後人銘記:其一,是平民曹劌登堂入室,指揮魯國戰勝前來入侵的齊國軍隊;其二,是曹劌在戰後總結經驗時,說出了“一鼓作氣”這樣令人耳熟能詳的成語,讓後人更容易記住這場戰役。

    然而,魯國此次獲得大勝,真是因為“一鼓作氣,二鼓而衰,三鼓而竭”嗎?

    要知道,前一年在齊國君位爭奪之戰中,魯國護送公子糾回國的大軍,在齊地乾時剛遭遇了一場大敗戰,魯莊公甚至丟掉了自己戰車。乾時大敗後,在齊國大軍威脅之下,魯人被迫依照齊人要求,殺死了公子糾、送回了管仲,可以說又遭遇了一次國恥!

    因此,當公元前684年齊師再度前來討伐魯國時,魯國上下其實都心有餘悸,誰沒有必勝把握。可是,原本是普通士人的曹劌卻主動站了出來,毛遂自薦並參與指揮了這場戰役,並最終獲得了一場大勝。

    可是,人們往往關注於曹劌的精彩表現,卻忽略了這場大勝背後,齊、魯兩國當時形勢的對比。

    從魯桓公時期開始,齊國就始終壓制著魯國——這其中,文姜的功勞不小。公元前694年,齊襄公與文姜聯手殺死了魯桓公,齊國從此操控了魯國國政。在母親文姜的壓力下,年幼的魯莊公被迫長期配合舅舅齊襄公,為齊國利益服務。所以,在魯莊公執政時期似乎齊、魯兩國高下已分,魯國國力遠遠弱於齊國。可實際上,此時魯國綜合國力並不落後齊國太多,不過因魯莊公太過年幼,無力反抗母親而已。

    齊襄公吞併了紀國、殺魯桓公、殺鄭君子亹(wěi)、強送衛惠公回國,看似風光無比,可實際上已經為齊國四處樹敵,難以為繼了。公元前686年,因為齊襄公的亂政,公孫無知聯合大臣作亂殺死了他,自立為君。可次年,公孫無知又被大夫雍廩殺死。國際上齊國四周皆敵,在國內齊國社會又矛盾重重——這就是齊國的真實狀況。

    公元前685年夏,齊桓公搶先一步回到齊國,被立為國君;同年8月,齊桓公立刻率齊人在乾時打敗了魯國護送公子糾的軍隊。乾時之戰齊國之所以能獲勝,從各方資料分析,是因為魯國大軍沒有防備,並非因齊軍本身的強大實力。公元前684年1月,因為齊桓公對魯人支援公子糾不滿,再次派兵來討伐魯國,才引發了長勺之戰。也就是說,長勺之戰發生於齊桓公回國剛半年多以後。

    短短半年多時間,齊桓公就能讓齊國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顯然不現實。

    所以,在長勺之戰前,管仲與鮑叔牙等人都竭力反對發起這場戰爭。這也意味著,齊軍內部人心不齊,戰鬥意志本身就不強。

    在長勺之戰前,魯國形勢與齊國相比,其實也好不了多少。

    曹劌出山前,他鄉里計程車人都勸他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足見底層士人雖然在鄉遂制度下有參政的權利,可出於對魯國公室的失望,士人們的參政熱情並不高。失去了底層士人的鼎力支援,這場戰鬥魯國其實也沒有佔據絕對上風。

    然而,曹劌卻毅然出山了,去見了魯莊公。

    作為底層士人,曹劌之所以能問政於魯莊公,就是鄉遂制度下士人有“詢國危”、“詢國遷”、“詢立君”的政治權利。而且這種問政,一般是在華人大會上當著眾多士人面公開進行的。

    眾目睽睽之下,曹劌問魯莊公:“何以戰?”

    魯莊公的答案是否能讓眾人心服,就決定了魯國底層士人們對他的支援程度。魯莊公第一次回答必將衣食與眾人分享,結果被曹劌給否決;第二次回答祭祀時必誠信,也被曹劌否決;最後一次答堅持秉公辦案,終於得到了曹劌的認可!

    在這次問政過程中,魯莊公作為國君,雖然多次被曹劌否定,但他卻始終謙卑如一。這種謙以待下的態度,已經贏得了眾多底層士人的心!他最後的答案說要儘量秉公辦案,實際上正是普通魯人長久以來的政治訴求。態度謙恭,在政治上又向魯國底層作出了讓步,魯人還能不支援魯莊公嗎?

    因此,在曹劌問政之後,魯國上上下下迅速形成了萬眾一心的局面。魯人萬眾一心,齊人卻戰鬥意志薄弱,長勺之戰中誰能最終取勝不已是一目瞭然了嗎?

    長勺之戰,雖然史料重點凸顯了曹劌這個底層士人,但在這背後卻別有洞天。魯國公室在面對強大外來壓力時,在政治上主動向底層平民作出了讓步,從而贏得了廣大士人的忠心擁護。因此,魯國才能形成團結一心、一致對外的局面,一舉而戰勝了內部意見不統一、戰鬥意志薄弱的齊國軍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唯物主義催生了科學,還是唯心主義催生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