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3
回覆列表
  • 1 # 宿州全免惠

    在日本,幾乎大部分的人,無論是男是女,都會有隨身攜帶手賬的習慣。每當有新計劃的時候,就會飛快的拿出手賬迅速記下來,所有日程的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很多人甚至把半年以後的事情都記錄在手賬上了。日語裡的“手賬”,在日本的《大辭源》定義是:“手賬是經常帶在身邊,記載心想、要做、怕忘的各種事情的小型記事本”。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然而日本人把這種“記事簿”冠以“手賬”的雅稱,給發揚光大至極致,形成了一種日本特有的文化。 美好的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每天留一些跟自己獨處的時間,回顧一天中發生在生活裡的那些“小確幸”,將它們寫出來,永遠保留下來,是對自己生活的交代,你會發現夢想正在一點點成為現實。

  • 2 # 生活小站超

    本文節選自《知日・手賬最高》特集我們常常談到日本的手賬文化,這種來自日本的文化,已經稱為很多人日常的時間管理手段與生活方式。日本對於手賬使用的熱衷,從何時開始,又是怎樣發展的?想要了解其來龍去脈,《知日》與手賬專家館神龍彥進行了對談。20 世紀50 年代,由日本能率協會管理中心設計、發售的「能率手賬」,在手賬歷史發展中,應該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此之後,手賬的使用經歷了多個熱潮。20 世紀70 年代,可以說是整個手賬業在日本嶄露頭角的時代,這一階段,大家並沒有集中討論如何靈活使用手賬,當時的主流資訊更加集中在「 手賬都有哪些種類」這個問題上。80 年代後半期,隨著義大利Filo fax 手賬在日本登陸,活頁系統手賬( システム手帳) 進入了鼎盛期,這段時間,面向商務人士發行的雜誌經常會做一些活頁系統手賬的特集,其他雜誌也紛紛在附錄中贈送備用的手賬頁。當時整個手賬市場的品牌遠比今天豐富,除了處於中心位置的文具製造商以外,不少專門研究手賬的書刊也陸續登場。隨時代不同,開口設計的區別2004 年到現在,又是一個新的手賬發展高峰期。使用文具的習慣為眾人熱捧,就連以實現生活目標為指向,層出不窮的「手賬活用建議」也風靡於世。在這些背景影響下,手賬在文具業中佔據了一席之地,成為提高生活效率、協助自我成長和完善、完成既定目標的工具。而且不僅手賬本身為人關注,就連配套的筆、標籤紙等也被捲入進來,將它們相互搭配的使用習慣,經過各種改善,為人們所採用,網路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討論社群。interview 館神龍彥「實體手賬並不會被替代,而是會和數碼裝置一起共存下去。」館神龍彥,手賬評論家,作家,曾就職於株式會社ASCII,多年來一直關注手賬文化,並作為文具製造商的諮詢顧問。知日 談到手賬,有人會覺得,它的基本用途和筆記本、備忘錄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卻使用了「手賬」這樣一個詞語,以獨立於其他產品。您覺得手賬的獨立之處在於什麼地方呢?館神 其實在過去,小開本的筆記本和備忘錄也都被稱作手賬,就是現在也有不少人依舊在使用「手賬」一詞來稱呼這些工具。不過我認為,手賬所指的應該是,擁有日期標識,能夠用來記錄程序的工具。關於「手賬」一詞的來源,有很多種不同說法,很難認定哪一個是最權威的。從字面上來看,應該還是指尺寸停留在手掌大小,可以記事這個含義上。現在,日本的手賬已經發展出了獨立文化與產業,可以說進化到了可以自成一體的程度。PILOT 株式會社推出的計劃備忘手賬,1973 年的版面設計沿用至今。知日 常常看到日本街上不少人拿著手賬準備隨時記事,每年也有各種針對如何挑選手賬的文章、特集出爐。那麼,現在使用手賬的是怎樣的群體呢?館神 如今在日本的手賬使用人群分佈很廣,從學生到退休的老人,可以說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層。在過去,手賬主要被商務人士、上班族用來記錄工作要點,而現在,它的用途已經不僅限於此,除了記錄生活瑣事以外,還有貼上照片、演唱會門票等非常生活化的用法,使用人群也變得廣泛很多。日本文具店中的手賬專櫃,擺放有各色手賬與使用參考書。知日 究竟日本人為什麼會如此熱衷於使用手賬呢?究竟是自然養成的習慣,還是說是受到了外來的影響?館神 幾次手賬熱潮應該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0 世紀90 年代,隨著終身僱傭制度的消亡,手賬不再僅用於工作記事,而是轉變為上班族們用來記錄、實踐自己未來目標的重要工具,這是那個年代最受矚目的用法,之後才發展出生活記事這樣的用途。不管偏向於哪一種習慣,大家其實都是參考了書籍、雜誌,再自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向,這個過程可以說完全是自願的,沒有受到外部的強制壓力。手賬經歷這幾次熱潮以後,現在已經完全化為日常,融入平日生活中去了。2003 年,QUARTER PRODUCT 推出的面向手賬深度使用者的產品,在手賬中可以放置各種電子裝置,可以視作實體手賬和數碼產品並用的一種方式。知日 現在在中國也有不少人開始關注和使用手賬了。在網路留言板和社交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討論品牌、用法,甚至有DIY的介紹,對此您是怎麼看的?館神 對於中國的情況,我瞭解不多,不過猜想應該是生活方式變化,才會有這樣的趨勢出現吧。如果大家開始追求單位時間內的生產性,也就是效率上的提高,那麼的確會出現你所說的情況。畢竟手賬是用來讓時間視覺化的有效工具。知日 除了您剛剛提到的商務、生活用的手賬以外,我們還注意到日本也有諸如縣民手賬、母子健康手賬這樣的特殊手賬。館神 是的,具體從何時發展起來無法斷言,但母子手賬應該早在二戰結束時就已經出現。而縣民手賬則是在昭和四十年代左右開始發展起來的。母子手賬知日 能不能介紹一下館神先生您的手賬使用經歷呢?館神 我是從2004 年開始研究手賬文化的,以出版《活用系統手賬新入門!》為契機。我自己在選擇手賬時,主要看能不能實現多種使用目的,給我足夠的空間進行改造。現在我所用的手賬是插頁式的,在各頁記錄的過程中,我將內容分為了「構思」「 備忘」「課題」等不同主題,完成一項就剪下來,上傳到Evernote 雲服務上去。館神龍彥使用的手賬知日 看來您在使用實體手賬的同時,也有采用Evernote這樣的數碼工具。那麼您覺得這兩者的區別在哪裡?未來實體手賬是會繼續進化,還是會慢慢被數碼裝置取代呢?館神  就我而言,Evernote 只是臨時儲存資訊的場所。把需要的東西記錄進去,再利用標籤、關鍵字進行檢索,最後挑選出與特定主題相關的資訊串起來,作為參考。這是實現新構思的一個方法。當然,我在Evernote 也有儲存駕照、保險證等資料的掃描副本。其實,手賬是用於管理預定事項、To Do 事項的工具,編寫紀要和備忘也都要靠它,在這一方面,Evernote 並不擅長。當然,Evernote 本身擁有提醒、共享的機能,可以被視為手賬進行使用。其所依靠的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對於記錄手賬來說,也相當適合。甚至根據記錄時書寫精細度的不同,使用OCR(光學字元識別)技術也可以提高數碼裝置上文字的識別準確率。不過相比之下,手賬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比如書寫速度更快,可以一覽全部內容,意外脫手也不會有破損的危險,記錄用的筆具也可以自由選擇。這些方面,我想數碼裝置恐怕很難迅速實現。至於手賬今後的進化方向,我想應該會隨著使用目的的擴充套件,而出現越來越多的種類吧。實體手賬並不會被替代,而是會和數碼裝置一起共存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37億年的宇宙,是如何測得930億光年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