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74163422217

    熟悉歷史的讀者會發現,唐朝以前的皇帝,大多叫“某某帝”,比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而唐朝以後的皇帝,大多叫“某某祖”或“某某宗”,比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武宗等。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以唐朝為節點,發生這樣的改變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知識點是,“某某帝”是諡號,而“某某祖”或“某某宗”是廟號。所謂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世給予的評價性文字,比如,劉徹的諡號是孝武皇帝,稱漢武帝。 所謂廟號,則是皇帝死後在太廟供奉時所用的尊號,比如,朱元璋的廟號是太祖,稱明太祖。

    唐朝以前,通常用諡號稱呼皇帝,原因有二。

    其一,諡號作為對歷史人物的蓋棺定論,有美諡、平諡、惡諡之分,從一個人的諡號裡,就可以大致瞭解他一生的功過是非,這更便於後人瞭解歷史。比如,“文”是典型的美諡,隋文帝就是好皇帝,“煬”是典型的惡諡,隋煬帝就是壞皇帝。

    其二,隋朝以前,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自然也就不能用廟號代指皇帝。以西漢為例,開國皇帝劉邦的諡號是高皇帝,廟號太祖,所以我們可以稱他為漢高帝或漢太祖,至於我們通常說的漢高祖,其實是不正確的,只是因為司馬遷在《史記》如此稱呼,所以後來才約定俗成,習慣性將劉邦稱作漢高祖。第二任皇帝劉盈,諡號孝惠皇帝,沒有廟號,所以只能稱之為漢惠帝。也就是說,只有功勳特別卓著的皇帝才有資格加廟號,比如漢文帝開創盛世廟號太宗,漢武帝開疆拓土廟號世宗,而夾在中間的漢景帝,雖然也是一位不錯的君主,卻因沒有特別突出的歷史功績,所以死後並無廟號。

    到了唐朝,歷史被改變,傳統被打破。

    其實,在唐初的文獻中,一直是稱李世民為文皇帝(諡號)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在唐朝以前,皇帝死後,諡號都非常簡約,比如劉邦的高皇帝、李世民的文皇帝,再比如漢文帝的孝文皇帝、漢武帝的孝武皇帝。但李治死後,武則天偏偏給丈夫定了個特別浮誇的諡號,叫“天皇大帝”,後世總不能稱李治為“唐天皇大帝”吧,這有點太標新立異了,所以就借其廟號,稱他為唐太宗。

    武則天開了個壞頭,自此以後,歷朝歷代的皇帝諡號都走向了繁瑣與浮誇,並且都是極盡鼓吹的美諡,比如,李世民的諡號由文皇帝改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後面朝代則越演愈烈,比如明朝朱元璋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共計23個字,清朝努爾哈赤更誇張,他的諡號是“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足足27個字,創歷史之最。

    武則天之後,隨著皇帝諡號字數不斷膨脹,且後世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廟號便逐漸取代諡號,成為對皇帝的專用代稱,“某某祖”、“某某宗”應運而生。

    明清兩朝的情況又有了新變化。

    明朝和清朝雖然也用廟號稱呼皇帝,比如明成祖朱棣,清高宗弘曆等,但與此同時,更常用的則是年號,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萬曆皇帝,清朝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這是因為,明清兩朝實行的是一個皇帝一個年號(明英宗經歷過復辟除外,清朝是從入關後算起),用年號代指皇帝非常便捷。

    但是,明朝以前,一個皇帝通常有多個年號,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有年號14個,而武則天執政21年,有年號17個,僅這兩口子的用過的年號就超過了明清兩朝的總和。所以,對於明清以前的皇帝,我們無法用年號作為其代稱。

    綜上,漢隋皇帝多稱諡號,唐宋皇帝多稱廟號,明清皇帝多稱年號,都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加攻和攻速的老夫子厲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