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拐點

    “刺馬案”之所以成為奇案。是因為兩江總督算是當時清朝除了直隸總督外最高的地方大員。同時也是南中國最高地位最高的官員。而馬新貽被刺殺後,清廷震怒下令嚴查。最後卻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最後不了了之。至於說他能和曾國藩平起平坐,差遠了。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是因為他受不了京官的兢兢業業。當兩江總督是屈尊降貴退居二線養老。當時的曾國藩可以說在南中國是一呼百應。而馬新貽則是慈禧為了防範湘軍破格提拔安插的釘子。

    其實刺馬案的結果很清楚。他只是清廷與湘軍之間妥協的結果。

    當是時,湘軍攻破天京,太平天國滅亡。清朝最大的不穩定因素變為了十幾萬湘軍的安置問題。

    湘軍不是軍隊,不在清廷的軍隊序列之內。而是屬於地方團練也就是地方民兵組織。說難聽就是曾國藩的私兵。

    此時就到了鳥盡弓藏的時候。十幾萬的湘軍便在裁撤之列。曾國藩這個人恪守臣節,謙恭自守,自然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可是保不齊其手下將領有裹挾的意思。事實也確實如此,湘軍元老胡林翼還有後起之秀左宗堂都詢問過自立一事,甚至還搞出來了勸進事實。所以當時的慈禧最怕湘軍成為第二個太平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馬新貽成為了兩江總督。作為慈禧安排的爪牙到了地方他只能處處與湘軍為難。再加上遇到湘軍退下來軍官必然是桀驁不馴。刺馬案便發生了。

    我覺得慈禧確實是政治老手,馬新貽的委派未嘗不是一次試探。這叫作投石問路。刺馬案發生後,慈禧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湘軍要的是兩江之地作為他們的養老之所,慈禧同意了。最終刺馬案不了了之。這是因為雙方心照不宣達成了協議,馬新貽成為了政治博弈的犧牲品。也正是因為看出了這點一生克己奉公的曾國藩才默許了“刺馬案”的發生。

  • 2 # 四川達州人

    馬新貽不過是一個試驗品,慈禧派去江南從事秘密任務的,屬於突擊提拔。怎麼可能與曾國藩平起平坐?

    兩江總督看起來風光無限,天下第二總督。但是兩江總督實際管轄區只江寧及蘇北,江蘇最富裕的蘇州揚州屬江蘇巡撫實際控制。從軍隊上說,兩江總督也就是對三省綠營體系的理論管轄權,對三省民政的監督權力,實際也就控制那麼多地盤。

    當時,江北提督屬兩江總督管轄,本身有一個總督直屬隊的督標。但江蘇巡撫、布政使、按察使等均駐蘇州,江南提督兼江南水師提督則駐上海,安徽江西巡撫在和平時期也不受總督令,都沒兩江總督什麼事。

    剿滅太平天國後,湘軍這樣的強大武力成為了清政府的心頭大患,寧願解散也不願意湘軍去鎮壓捻軍。曾國藩本人不想造反,所以強令湘軍解散,作為交換,大量湘軍軍官因功擔任江南軍政官員。

    慈禧依舊不放心。派遣馬新怡去兩江,秘密監視湘軍將領,二是查訪太平天國聖庫財物。這當然遭到湘軍將領們的反擊,曾國藩也是默許的(曾家當然拿了聖庫財物的大頭)。很顯然的事情,總督大人竟然能夠被一個刺客剛好遭遇到,身邊還沒啥衛士,當不是巧合。

    慈禧發現這案子沒辦法查。湘軍將領直接派死士以私仇藉口殺人,還把馬新怡描繪成十惡不赦的大壞蛋,慈禧只能結案了。慈禧雖然沒有找到財物,卻看明白了,湘軍將領只想在江南養老過日子,政治上完全放心了。

  • 3 # 號角催人紅旗飄

    太平天國覆滅後指揮剿捻未能收關的曾國藩進京覲見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被調任直隸總督赴保定赴任。兩江除了原有綠營編制外,還保留了曾的嫡系長江水師數萬精銳分成五鎮駐防長江覆蓋數百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湘軍老兵並沒有回原籍,混跡於江寧蘇州市井間!慈禧挑選了和湘軍沒有淵源的馬新怡接任江督。而後馬新怡在閱兵校場被張文祥刺死,朝廷派處理天津教案身背罵名的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會同刑部尚書鄭敦謹,江寧將軍魁玉,漕運總督張之萬會審張文祥揪出真兇主使。張文祥並不驚恐屢屢狡辯,最後定下無人主使是替義兄曹二虎向馬新怡報奪妻索命的仇!掩蓋了馬新怡信了基督教到洋人教堂洗了禮!這讓滿洲王爺貴族很不放心讓江寧將軍魁玉伺機決斷。掩蓋了馬新怡上任後不露聲色的調查湘軍內部哥老會組織擴張和破南京後太平天國巨大財富不翼而飛的真相!老而彌堅的曾國藩最後選定了張文祥私怨刺殺總督的結論!半年後上海戲園子上演了新戲:張文祥刺馬!所以平起平坐不說了,曾侯爺都不會親自給馬總督致悼詞的,派袁世凱的嗣父袁保慶代表給馬家送了一副輓聯200兩奠儀!爾後兩江總督由由很多湘軍將領擔任,如左宗棠,曾國荃,和圖二劉坤一!

  • 4 # 葭明通半瓶歷史

    歷史上有一類案件,不能說,說不透,說不明白,怎麼說也沒人信。

    每一個人都在哪裡“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每一個人都在哪裡“信”自己想象的“事實”。

    “刺馬案”就是其中一個。

    因為全社會缺乏資訊共識,社會輿論沸騰。

    辦案人說什麼,也沒有人信,就是當事人站出來說出“真相”也沒人信。

    就是這樣弔詭,所謂“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自然是,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你管我們信不信呢。

    一件刑事案到了如此地步,不成“奇案”倒是奇怪了。

    下面回到“刺馬案”,我們找出幾個誰也不會“不相信”的事實,請讀者君子自己評判:

    1 殺手張汶祥公開場合刺死的受害者馬新貽,不是密室偷,不是荒野無處追殺。2 殺手張汶祥和受害者馬新貽是老相識,老朋友,是曾經一起打拼的合夥人。不是職業刺客刺殺公共人物。3 受害者馬新貽和殺手張汶祥的二嫂之間有“反世俗道德”情感問題。4 受害者馬新貽位高權重,身系巨大利益

    好了,以上幾點刺殺、朋友、女人、巨大權勢、海量利益交纏在一起,沒有再比這好的戲劇材料了吧!

    現在說法,此案自帶流量呀!

    一個社會常識:凡是關注度巨大的社會熱點,關注者們關注的其實是關注者們的期許會得到什麼反饋,他們並不關注社會熱點本身。打個比方,如果是一個大清官員呢,關注“刺馬案”,自然關注“官員人身安全問題”,就會希望在此案中找出安保漏洞,希望不要再發生此種悲劇。如果是慈禧太后呢,她關注“刺馬案”首先要問,“誰在搞什麼?怎麼刺殺也用上了呀!朝廷法度何在?查!徹查!誰那麼大膽這樣殺人!”慈禧關注的是誰那麼大膽子挑戰朝廷法度。如果是吃瓜群眾呢?“呵呵,貪官唄!拿人錢不辦事。啥?結拜兄弟?啥?勾引二嫂?嘖嘖嘖,當官的全衣冠禽獸來的”。還是吃瓜群眾“啥?海盜餘孽?騙鬼來,以命相搏,肯定為情來“。

    至於馬新貽是不是和曾國藩平起平坐,從朝廷制度上來說,他們確實是千真萬確的平起平坐。

    但是,丁偉代替李雲龍做了新一團團長,李雲龍去縫衣服去了,請問,在新一團丁偉和李雲龍可以平起平坐嗎?

    也許正是因為馬新貽太認為自己可以和曾國藩平起平坐了,所以他的保衛工作才出了紕漏呢!一個軍國大員,身邊武裝衛士,生活工作人員幾十上百,說被一個殺手輕輕鬆鬆走到身邊,一刀殺了。

    真說不過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股總虧錢又不捨得收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