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西藥沒有副作用嗎?
1
回覆列表
  • 1 # 藥事健康

    中藥對藥物毒性的認識源遠流長。中藥的“毒”有俠義和廣義之分。俠義指的是藥物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性質。有毒的藥物,大多性質強烈,易損傷人體,常用治療量範圍小,安全性低。廣義的“毒”包括藥物的偏性,以祛病邪,調節臟腑功能。也包括藥物的總稱。古人用中藥是不存在毒副作用的概念的。近現代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提升以及中藥新用增多,對中藥不良反應事件重新開始認識和重視。有研究統計,在上報的2788例中藥不良反應中,中藥注射劑佔多數,以全身毒性反應和I型變態反應為主。20世紀90年代開始,含馬兜鈴酸中草藥引起的腎功能損害時間在國內外頻發。如多名患者服用含關木通的龍膽瀉肝丸導致腎衰竭。在歐洲,一些服用廣防己製劑的患者出現腎損害。中醫藥要開拓新藥市場,一定要重視中藥的不良反應研究。

    當然,儘管中藥存在安全性問題,但不應誇大中藥不良反應的危害性。中藥不良反應,特別是嚴重不良反應的數量遠低於化學藥品。

    無論是說明書制訂規範,還是新藥申報要求,西藥均需要進行不良反應、特殊人群等方面的嚴格試驗方能透過。因此,在西藥的說明書中會明確藥物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但中藥,尤其是沿用經方或在臨床上長期證明有效的協定處方,在西藥審批方面是不做要求的,所以我們在中成藥或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中看不到相應資訊。而中藥的使用是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如果醫生應用不當或患者自行服用,很有可能導致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毒副作用表現,而又在相應說明書上查不到,這樣就會給人一種錯覺,即中藥毒副作用大且不可控,因此越是沒有明文寫在說明書上的,越容易被強調。

    因此在這裡特別指出,中藥的使用,無論是傳統飲片還是新型製劑,均應在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應用。

  • 2 # 雲中雀26

    其實很多人忽視中藥的毒副作用,就是些中醫師也不知道。比如何首烏的肝毒性,土三七的肝毒性,附子的毒性,馬兜鈴的腎毒性盲目加大藥量,更是導致中毒的原因。你去大醫院的腎病科,肝病科,這樣的病人真的有。

  • 3 # 錫恕84000

    中藥如果沒有偏性就沒有中醫存在了,好多人不懂醫道人云亦云地大談中藥毒附作用,大有欲取諦中醫中藥之勢,君不知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引下服用,且中病即止,從未有讓患者終身服用之理,生附子大毒,但正是中醫辨證亡陽起死回生之大藥,那些詆譭中醫中藥之人,必將會受來生或現世遭遇疾病不能受中醫中藥普惠的因緣果報

  • 4 # 洛陽秀才007

    西醫講的很清楚,有什麼用呢?拿高血壓老說。血壓為什麼高?簡單答案血管硬化,血管營養不良了,血液粘稠了等。升高血壓是人體發出健康警告了,西醫怎麼辦?擴張血管,利尿,調節植物神經。哪一樣是解決根本問題呢?你這個明白孩子怎麼老是辦糊塗事兒?擴張血管,利尿,調節神經的結果是血壓降了。胃病來了,肝病來了,腎病來了。西醫永遠不會缺病號啊,這是不是買一送三?送四?

    清理血液血管垃圾,營養血管才是王道。你說呢?

  • 5 # 大愚若智大智若愚

    西醫是分科而治,科學這個詞就來源於西方對世界的認識,西醫思維也是西方科學思維在醫學上的體現。西醫把人體分為各部分,精細研究,可以到細胞核的層級,西醫也講究臨床驗證資料支援。不可否認其作用和貢獻。而西醫的缺陷也是眾所周知的,就不細說。而中醫出發點就不一樣,中醫把人體作為一個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整體系統來看待,而不是分為各部分,所以才有經絡,寒熱,虛實,表裡這些用於辯症的術語。西醫講究對症下藥,關注點在症,或者病,兵來將擋,消滅病菌病毒,消炎,退燒,就是例子,也因此而容易頭疼醫頭。而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關注點不在症,也不在病,而在於產生症或者病的原因,也就是寒熱虛實表裡等。就是從更高層級上去治療,最簡單的例子,西醫打蒼蠅,而中醫卻專注於清理垃圾,屋裡垃圾沒了,蒼蠅自然就沒了。所以一般西醫思維的人很難理解中醫,覺得玄乎,迷信。就是思維模式不同,也就是哲學思想不同的結果,爭來爭去,看不到根本問題,沒啥意思。

    中藥不是精準對細胞去治的,而是治療病因,人體環境,也就是改變人體運用系統,中藥講究配伍,透過各種不同藥性的搭配,達到改善人體系統執行狀態的作用,西醫所謂的毒副作用,在中醫上不一定是毒副作用,比如咳嗽痰多,西醫認為是病,要治,而中醫認為是身體排除肺裡寒氣或者熱邪的表現,至於是寒是熱是另一個話題。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夏天吃冰棒,冬天喝熱湯,熱和冷到底誰是"毒",只要對症,鍥機,用到適用處,用到該用時,硃砂(有毒)也能治病。不是嗎?至於標示在包裝上,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中醫是辨證施治,也就是一人一方,同樣的方子,不同的人吃了會有不同的效果(你所說的毒副作用),人體體質大體分三類,寒性,熱性,正常體質,再細分那就是世界上沒有相同的樹葉了,同一個藥方,偏寒體質的人吃了可能腹瀉,正常體質或者稍微偏涼性或者偏溫性體質的吃了可能很舒服沒啥副作用,而熱性體質吃了可能便秘,那你要寫副作用是腹瀉?還是便秘,或者寫可能腹瀉,也可能便秘?明白問題所在了嗎?至於中成藥配方標準化,固定化,那就是社會醫療制度和大量需求的問題,而不是中醫本身的問題,屬於社會規則引起的問題。

    再說西醫,西醫治療精確到細胞,而在細胞層級上來說,不同個體之間並沒有多大差異,同樣的藥,對你的細胞和對我的細胞來說作用一樣,副作用當然是一樣的,中醫治的不是病,不是細胞,而是病因,環境,細胞相同所以西醫可以標準化,副作用同樣可以標準化;中醫治病因,治的是人體系統,細胞雖然相同,但是組成整體,成為一個系統執行時這個系統便有強有弱,即體質,所以才有一人一方只說,所以才有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那麼就不難理解副作用在不同體質的人身上也是不同的。

    總是強調中藥毒副作用的人,要麼是外行,並且思維相對固話,難以理解中醫的思維體系,要麼是西醫利益的代表,想方設法抹黑中醫。

  • 6 # 郗金民新號

    中醫,最強調辨症施治,合理配方,對症下藥。如;病人虛不受補,你非要用人參大補。可知: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庸醫,胡治,亂治,胡亂用藥,必然會造成不良後果。不是中藥有毒副作用,而是你必須懂得辨症、正確、合理、配方用藥才行。西藥是化學藥品,毒性更為嚴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14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家長各種討厭,各種軟硬溝通都試過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