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皇漢武

    諸葛亮未出茅廬就已知天下事,以超凡的智慧提前預測到未來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不得不說諸葛亮的能力是很強的。但可惜,諸葛亮最終投奔了最弱的蜀漢陣營,諸葛亮雖有逆天改命之才,卻也回天乏術,最終,弱小的蜀漢還是最先滅亡。所以,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設想,假如諸葛亮加入曹操陣營,那麼歷史又會怎樣演進呢?

    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是絕不可能加入曹操陣營的,很多人會認為是因曹營人才濟濟,諸葛亮難以充分發揮,又或者諸葛亮心存漢室,不願投效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

    這或許算是其中一個因素,但實際上,諸葛亮之所以不願意投靠曹操,根源在於曹操是諸葛亮的仇人。

    首先,諸葛亮並不一定心存漢室,因為諸葛亮心中的漢是劉備的季漢,而非東漢延續下來的漢朝。有一件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公元229年的孫權稱帝事件,孫權稱帝與曹丕篡漢稱帝性質是一樣的,因為在漢臣心中,天子只能姓劉。所以,當孫權稱帝的訊息傳來時,蜀漢很多大臣都建議與東吳斷絕關係,甚至出兵討伐,但諸葛亮卻力排眾議,繼續與東吳修好。

    可見,在諸葛亮心中,並無死忠漢祚的愚忠,他在處理這一問題上顯得更為靈活和變通,知道東吳是蜀漢的盟友,他要保的是蜀漢的江山,為之奮鬥統一的也是蜀漢。

    接下來再來說說諸葛亮和曹操的仇恨。

    按說諸葛亮躬耕南陽,與曹操似乎沒有什麼交集,但實際上,早在諸葛亮14歲那年,就與曹操產生了交集。那麼這一年發生了什麼呢?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原本是兗州泰山郡丞,但可惜在諸葛亮6歲時去世,使得原本生活安逸的諸葛亮一下失去了生活支柱。好在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特意趕來琅琊照顧諸葛兄弟,讓他們能夠衣食無憂。

    但這種境況很快被曹操打破。公元193年,曹操的父親曹嵩在北上途中被徐州牧陶謙派兵擊殺於琅邪,曹操震怒之餘發兵攻打徐州。不過年輕時候的曹操明顯火氣過旺,居然下達了沿路屠城的命令。

    就這樣,曹軍經過的琅邪、東海、睢陵、夏丘等地,屍橫遍野,史載曹軍“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泅水”,琅琊、下慮、睢陵等地“雞犬亦盡”。

    而當時14歲的諸葛亮正生活在琅琊,他親眼見到了曹軍的兇殘,安逸的生活也被打破,先後流落南昌、襄陽、南陽。不僅如此,諸葛原本是琅琊大姓,而在這次屠城行動中,諸葛亮的宗族成員可能也有不少人命喪曹軍之手。

    所以,後來諸葛瑾在回憶這段過往時,曾經這樣說道“瑾與殷模等遭本州傾覆,生類殄盡,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可見當時的慘況。

    也正因年少時的這段經歷,讓諸葛亮對曹操產生了仇恨,這也就就解釋了為什麼與荊州牧劉表有親戚關係的諸葛亮,寧可躬耕等待弱小的劉備,也不願與劉表產生瓜葛。因為諸葛亮很清楚劉表的能力,其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被曹操吞併,而劉備則不然,他的志向絕不會是成為曹操麾下的一個州牧,唯有劉備,才會與曹操對抗到底。

  • 2 # 知常容

    如果你是按照三國演義裡面來說的話,那麼諸葛亮的確是給劉備帶來了好運,但如果按歷史來說,幫劉備打下天下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幫劉備守住天下的是諸葛亮。

    諸葛亮出山之後,主要的任務是說服了東吳,然後負責劉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的荊南管理工作。

    劉備入川帶的是龐統,黃忠和魏延,幫助劉備拿下蜀中的主要力量是法正和張松,當然龐統出力也不少,諸葛亮的功勞跟這三位相比,他還是少了好多。

    拿下漢中靠的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但是法正很早就死了,龐統被箭射死,託孤的時候是託給了諸葛亮。

    所以諸葛亮在劉備活的時候,更多的就像劉邦的蕭何,不是劉邦的韓信

  • 3 # 搬不動的小強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是一段傳世佳話,曹操那是亂世奸雄,怎麼配擁有諸葛亮這樣的謀士呢……

    當然,這都是三國演義裡說的。其實呢,個人覺得,曹操不一定看不上諸葛亮,但是諸葛亮是肯定看不上曹操的。

    話說諸葛亮出山之前,那是做足了文章,從司馬徽、徐庶,為孔明出山做足了鋪墊。而諸葛亮隱居的隆中,位於南陽、襄陽之間,要說曹操沒有留意到諸葛亮,應該也不對。畢竟當時做官還是要地方舉薦,而曹丕不是還有九品中正制的……

    另外,曹操歷史上也算是個求才若渴的君主,比如他折騰冢虎司馬懿,簡直就是逼著司馬懿當官,而他征戰過程中,也有倒履相迎許攸、逼降徐庶的案例……即便當時隆中不在曹操勢力範圍,如果曹操想要徵招他,應該沒啥難度。

    但事實是,曹操對諸葛亮就像是不聞不問一樣,不光曹操,主政荊州的劉表、佔據東吳的孫權,以及割據西川、漢中的劉璋、張魯,對於諸葛亮這麼大名氣,也是沒啥反應……

    個人理解,一方面,上述的幾家勢力,都已經過了打天下的階段,實力分割塵埃落定,帳下都有自己相當穩定的謀士班底了,比如曹操,從郭嘉賈詡到荀悠荀彧,孫權那裡則是張昭魯肅,劉璋那裡也有法正張松……這樣的格局中,即便諸葛亮名氣和實力再強,但也沒法進入創業團隊了,是拿不到原始股的。更何況,這樣強悍的“空降兵”,與自己培養的幹部之間,關係怎麼擺平?都是大問題。

    另外還得考慮曹操的實際需求,他這會兒需要的是在某一方面很強的專才,比如外交、行政、軍事等等,但卻不見得需要諸葛亮這樣啥都能幹、卻不一定都能幹得好的全才。

    劉備則不一樣,直到寄居新野,劉備既無穩定地盤、也沒有固定成型的軍政班底,算是處在幾輪融資未果、生死攸關的創業關鍵階段……正需要諸葛亮這樣的明星人物加入創業團隊,無論是各種投融資資源,還是自帶流量的人氣,都是不錯的加分項。

    所以,是劉備需要諸葛亮,曹操卻不一定需要孔明。

    換到另一邊,從諸葛亮的角度來說,劉備這個平臺也遠比曹操那裡的好。雖然曹操兵強馬壯,但是留給孔明發揮的空間太小了,上有郭嘉二荀,身旁還有司馬……諸葛亮要上升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難度可也太大了。

    劉備這裡全然不同,雖然武有關張趙,但謀士一直是劉皇叔的短板,就靠著孫乾穈竺這類貨色撐場面,諸葛亮去了就是頭牌軍師,這待遇,到哪裡去找……

    所以劉備與諸葛亮的結合,簡直就是天作之和。

    更深層次,劉備三顧茅廬,也是在與荊州本地計程車族勢力在媾和。在得到了司馬徽徐庶等一堆當地名士的支援後,諸葛亮浸浸然成為荊州本地豪強勢力的代言人,其實也是如此,他娶的是當地名士黃某的女兒,而這個黃某,也是當時荊州刺史劉表的連襟……所以根子上的關係要複雜得多。

    而蔡瑁張允獻荊州給曹操,更像是荊州豪強的投機,別管劉備還是曹操,誰最後得了荊州,居中得利最大的還是荊州士族。

    從三國蜀漢的政治生態看,劉備三顧茅廬的餘波一直影響到三國歸晉,整個蜀漢官僚體系中,荊州幫一直是勢力最強的一個,法正、李嚴為首的益州幫,以及劉備最早的徐州幫,統統要靠邊站。

    綜合來考慮下,對諸葛亮來說,還有比投劉備更好的選擇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區塊鏈技術會為金融領域帶來創新嗎?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