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23255590438

    秦、晉和其它諸侯國比,地域偏西、北,地理條件欠佳,崛起應該和兩國所處的地域、氣候有關,立國之初由於土地相對貧瘠、氣候條件差,同時受草原部落的長期襲擾,必須自主圖強、不斷進取,才能保證不被亡國。同時,長年與草原部落、鄰國的衝突、戰爭,注重軍事實力的發展和壯大,促進了國家實力增強,齊、楚地理、氣候條件優越,吃穿不愁,注重文化、娛樂、藝術的享受,安於現狀,沒有開拓進取的動力!

  • 2 # 墨疙瘩reader

    個人淺見:

    新的大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處於邊疆區。

    在周王朝統治區域的邊緣,諸侯數量有限,第一各國有足夠的土地以供擴張,這是內地諸侯不具備的優勢,比如鄭國,魯國,宋國這些中等強國稍微一擴充套件就遇到周王室以及各路諸侯的阻礙。而秦國楚國等滅了十幾個小國時,可能周王都沒啥感覺,其他大國也不會說什麼。

    其次就是人口,當時華夏世界內最重要的財富之一就是人口,沒有足夠的人口就無法創造更多的財富。想要增加人口,要麼吸引移民,要麼自己多生。但是春秋戰國時期,人口流動也得有人口才行。內地各國就那麼多人,不跑到這裡,就跑到那裡。而秦,齊,楚國等可以吸納消滅的小國的人口,可以接收征服的非華夏族人口,比如西戎,巴,蜀,蠻,萊夷等。

    有了人口和土地,國家的崛起就容易多了。

    這其中晉國又有所不同,晉國更多的是依靠與周天子的特殊關係,消滅了許多內地諸侯,比如霍,耿,魏,虢,虞等小國。另外晉國北邊狄人,也不斷與狄人交通,獲取財富增加力量,比如晉文公出奔時就是前往狄人的國家,後來也征服了許多狄人國家。

    綜上,可以說春秋戰國時期,國家強大的必要一點就是諸侯最初崛起時要位於邊疆區。

    以戰國七雄為例,齊。楚。燕。韓。趙。魏。秦。其中秦,齊,楚,燕都是發源於邊疆區。而韓趙魏三國則來自晉國的分裂。其餘,魯,鄭,宋,衛等國由於條件所限,註定無法成為大國。

    即便是隻能稱雄一時,也必須滿足位於邊疆區這個條件,比如春秋五霸中的吳國和越國,也是在東南邊疆,周圍沒有強大的鄰居和中央政府,發展起來容易多了。

  • 3 # 米南德王問道

    整個春秋戰國時代,大部分正在崛起的強國,都是居於周朝封建體系的外圍而不是內圈。這既是當年西周封建制度的設計結果,也是東亞地緣格局所註定的體現。

    西周作為從關中入侵中原的征服者,需要面臨如何管理大量殷商遺留人口問題。這其中有大量的平民階層,也有不少還具有勢力的殷商貴族。前者被西周封建制度的眾多諸侯統治管理,後者則以效忠的方式加入了西周封建體系。

    但西周在搞封建時也留了心眼。除了楚國這樣的同盟地頭蛇外,與西周王族有重要關係的諸侯往往被封建在整個體系的外圈。而殷商舊貴族或關係不重要的諸侯,被冊封在內圈。這就讓諸如宋國這樣的前朝遺老們,在未來的壯大擴張中,隨時要面對四周的潛在敵人。他們本身也處於舊的交通線附近,非常容易受到攻擊。那些在外圈的諸侯國,不僅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還能夠起到包圍和監視作用。這個影響一直到戰國時代結束,都在發揮作用。

    之後,我們就應該看到地緣格局對於四方各國的影響。他們當中最弱的就是齊國,究其原因也是因為位置太過東方。雖然可以依靠壟斷經濟和海鹽等資源,建立第一個非周天子領導的話語體系。但終究後勁不足。地緣條件也限制了他們同西方和北方的外部世界,進行比較頻繁的接觸和交流。這也是齊國後來長期不振的一個基本外部因素。在最後的滅亡中,他們的抵抗也是最輕微的。

    楚國是一個絕對強於齊國的存在。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地方勢力有很大的空間與權力,也因為他們其實一直控制著一條聯通外部世界的南方渠道。這條通道可以從巴蜀沿著長江,進入江淮流域。也可以是從孟加拉-緬甸方向,透過百越和夜郎的地區,進入內地。楚國曆史上派兵控制滇國,或者嘗試與西北的義渠人聯盟,就是透過這條路線。這一方面需要楚華人保持自己的開拓精神,也讓楚國有了一條和外部文明交流的渠道。

    比楚國更厲害的是晉華人。他們所處的地域,非常方便的從陰山-鄂爾多斯方向,同外部世界有了非常密切的聯絡。在早期,這種優勢或許並不顯著。但等到三家分晉,尤其是趙國崛起後,這種技術與軍事上的便利,就在趙華人身上體現出來。趙國也因此成為了最後一個有實力對抗秦國的諸侯。在春秋時代,晉國則一直擋住秦人向東發展的趨勢。這不僅意味著晉國在國家實力上的雄厚,也意味著他們軍隊的戰鬥力強大。

    最後,才是最為強大的秦華人。他們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自身不可能過的非常安逸。除了向東的對手, 還要不少諸如義渠這樣不屬於周禮體制下的“蠻族對手”。所以,秦國在建立之初就處於一個最為殘酷的競爭環境內。但這種環境,恰恰是當年周人崛起時所處的環境。也是最後逼著周王室動遷的原因。

    作為回報,秦華人不僅在軍事水平上不會衰退,還有了最為密集的對外交流。大量來自外部文明的商品、器物甚至人才,都可以為秦國所用。這種積累在幾百年內,促成了秦國崛起的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最後促成了秦國對六國的攻滅。

  • 4 # 天少—

    周室的統治,是借各地封建諸侯與禮治的力量,所以周室中樞堅強,紀綱穩固,各地諸侯奉命惟謹,中原因此呈現盛治的景象。但隨時間的推移,內在的精神團結逐漸鬆弛,中原自周室的長期統治,又因鐵器的逐漸採用,人口自然膨脹,造成土地不夠分,於是發生互相兼併爭奪土地的事情。在周初有封國一千二百多,到春秋初期,見於記載的只剩一百六十餘國,可見兼併的激烈程度。其中被滅國的大都是原始氏族所封的國家,至於周室的宗親封國還沒人敢動。及至犬戎顛覆西周,中樞王綱從此不振,王室已無力控制地方諸侯,原始封建統治能力已完全失控。當時距周室開國已經過去三百多年了,諸侯貴族的子孫相傳也已經有十次之多了,其後嗣對於祖先開國時的戰鬥團結精神早已遺忘,所以雖然同是宗親骨肉,也已經自相功殺,有如仇敵,這就是封建統治崩潰以後的情形。

    所以自入春秋時代以來,這種兼併之風,愈演愈烈,已經沒有一片寧靜的土地了。 諸侯每日處在這種爭奪兼併的混亂狀態中,重中之重是先求自存,自存必須自強,自強必須內修軍力,外並弱小。就如近世學者梁啟超所說"無兼併則無霸政"。等到兼併至相當程度,弱小國家盡為大國所囊括,而碩果僅存的,不過是幾個大國而已。下面列舉一下各國兼併的數量:齊滅十四國、宋滅十國、魯滅十三國、衛滅八國、莒魯瓜分四國、鄭滅六國、晉滅二十五國、秦滅十四國、楚滅六十餘國、吳滅六國、越滅兩國。

    其中楚國滅國最多,因楚國為蠻夷之國,夙有侵凌中原的野心,其以滅小國坐大,是為中原民族的最大威脅。 中原諸侯中,以齊晉秦三國滅小國較多,因此這三國土地較廣,為日後領導中原諸侯打下基礎。又因這三國各佔據中原的北東西一角,據山河之險,《史記·司馬遷序十二諸侯年表》曰:"晉阻三河,齊負東海,秦因雍州之固,迭興為霸王。"足見大國之興,地形的便利也是十分有幫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苟,譬字的介紹?